第18頁
裡面記錄他聽過好幾位有名哲學家思想家的言論,包括狄德羅、萊辛等等。那些對於現在人來說屬於耳熟能詳,甚至稍微覺得有點幼稚的言論,讓康柏看了覺得的非常好笑。但小約克卻對於這樣的言論非常在意,至少有關他的炮兵課評論加起來也不到三頁,有關這些言論的評論,卻絕對不少於三十頁。當然,作為一個浪漫的“詩人”,他描述最多的還是他對這個國家,這個城市,這些偉人,還有那些跟他有曖昧關係的美人的讚美之辭。
毫無疑問,這些內容中關於人物交往的描寫,對康柏並沒任何實質好處,僅僅讓他將來見到那些人的時候,不至於對方自報了姓名,還說不出所以然。
幾本日記讀下來,同樣也讓康柏對現在的社會人文環境有了非常深的了解,至少他覺得,只要多讀幾遍這些該死的日記本,他就會被小約克那怪異的腔調同化。特別是他發現,如果閱讀的時候特別投入,腦子裡隱隱約約就能出現一些人和物的印象,好像是原來那個小約克的記憶。這讓康柏內心非常掙扎,既想得到小約克的部分有利記憶,又怕得到記憶的同時,把自己原來的記憶同化了,然後整個人變成了小約克。
看看裡面小約克在法國巴黎時候的表現,就知道他是一個非常聰明,但沉迷於享樂、非常放蕩的貴族青年,才能根本沒法和自己這個接受過博士生教育的現代人相比。小約克多的,僅僅是他對這個社會的了解,他對周圍人物的了解,他對以前所作事情的了解。
最後,康柏抑制住了誘惑,狠狠的把日記本合上。
無論怎麼樣他都不可能相信,沒有小約克的記憶,以他這個接受過二十一世紀完整高等教育的人,會適應不了這個還非常野蠻落後的社會。就算很多超前的東西他造不出來,很多先進的概念不清楚,至少也還知道發展那個方向才是正確的,至少節省了大量本來會被浪費的時間,這就足夠讓自己在這個社會存活,甚至牢牢壓制住和自己敵對的人。
那些記憶,不要也罷。
好在日記本裡面還有一些比較零碎卻非常有用的,偶爾提到的有關科技和學術方面的內容,雖然很多只是幾個詞,幾句話,卻也讓康柏知道哪些東西已經存在了,自己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或者僱人造出來,不存在技術斷層。偶爾提到的幾個學術型人物,讓康柏不得不感慨,十八世紀的確是偉人們頻繁出現的年代。
“……可憐的拉各朗日教授,我的朋友,他的數學講的非常不錯,不過我更喜歡他的哲學,但等今天交流完畢,終於還是要走了。聽說他現在任職的都林皇家炮兵學院,對於他得到法國的懸賞獎金並不在意,而柏林人卻已經向他伸出了橄欖枝,真希望他不要去那個死板的國家。我們的法國朋友雖然也知道他解決了科學院懸賞徵答的數學難題,卻並沒有挽留他在法國工作。”
康柏想不到小約克竟然認識拉各朗日,這位可是18世紀後半葉19世紀初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也是18世紀科學的象徵,曾被拿破崙稱為“數學科學上高聳的金字塔”。康柏還記得他年僅十幾歲,就已經當了教授,絕對是一位真正的天才級人物。可惜歐洲離這兒實在太遠,要不然康柏甚至想馬上親自出馬,去請他來為自己工作。
“……今天由拉瓦錫院士講解火藥的作用發生原理……不久前普里斯特利先生向拉瓦錫院士介紹了自己的實驗:氧化汞加熱時,可得到脫燃素氣,這種氣體使蠟燭燃燒得更明亮,還能幫助呼吸。拉瓦錫院士重複了普里斯特利先生的實驗,得到了相同的結果。但拉瓦錫院士並不相信燃素說,所以他認為這種氣體是一種元素,對火藥應用的理解,有非常大的幫助……”
拉瓦錫也在,這位化學家堪稱現代化學的奠基人。估計小約克筆記中說的那種元素,應該就是氧氣了。拉瓦錫的著名功勳之一,就是確定並命名了氧氣。如果能得到這位化學家的加盟,康柏堅信,他可以讓現在軍隊的戰鬥力,至少翻上一倍。
剩下最後一本是小約克的學習筆記,讓康柏看的非常懊惱,因為他是用法文寫的。裡面的幾個數學公式非常簡單,一看就理解了,但那法文,康柏就著一本法語詞典看了三遍,也只能理解裡面的三分之二。
康柏在原來的世界讀的是旅遊管理專業,也學過點法文。不過那時候是第二外語,屬於選修課程,總共就一本教程,加起來不過一百多小時的課。如果不是後來在美國做旅行團接待的時候,出於工作需要,又惡補過一陣,說不定連三分之一都沒法理解。加上到了現在,還存在著古今語法差異,就連自己比較正規的英式英語,也被管家認為是非常美國化的英語,讓他好不懊惱。估計現在自己的法語水平,也就是能和人聊幾句天氣,讚美一下食物,想要研究那專業的炮兵課程,還得再學上那麼幾年。
第十三節 馬夫和他女兒
“咕嚕咕嚕”的車輪滾動聲,清徹響起在匹茲堡要塞外的鄉間小道上,要塞門口一個警戒的衛兵,立刻極目向聲音響起處眺望。
在夕陽的餘輝下,一輛飾有貴族徽章的、豪華廂式四輪馬車,正在快速的向要塞馳來。
“下午好!小約克先生!”衛兵殷勤的幫康柏抬開木製的障礙柵欄,“要是再晚上幾分鐘,我們就要關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