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
“民以食為天”,而民心,又是皇帝的“天”,所以劉常滿才非常關心這兩種作物。當然。能吃到可口的烤紅薯和香甜的玉米棒子,那不過是副產品罷了。
“常滿,你說這紅薯你也沒有見過,你為何知道得這麼細緻?”正思考時,二伯的話飄了過來。
“呵呵,這都是他們送這紅薯和苞米地人告訴我的,不過那時候一太忙,忘了告訴你了!”劉常滿笑道。
“常滿。既然你對這紅薯已有成算,我看不如這樣,趁著現在還是春天,我把咱新豐的父老們都發動起來,把這驪山一帶,都種上紅薯,你看怎麼樣?”劉仲問道。
“好!不過那苞米怎麼辦?地都用完了?”劉常滿笑著問道。
“那還不容易?你那御林苑裡空著的地方多呢,辟一塊出來,專門種這苞米不就得了?不過常滿,二叔可有個要求!”劉仲說道。
“二伯有什麼要求。只管說!”劉常滿笑著答應。
“我知道,你發詔的的時候,這紅薯的名稱,是田候瓜,所以嘛,這苞米的名稱。得叫新豐米!替咱新豐地父老們,也揚揚名!”劉仲笑道。
“放心吧二伯,這個容易得緊!對了,我想起來了,這紅薯呢,還有一個種法呢。”
“象你現在這個時候種的紅薯,名叫春紅薯,一般都種在坡田谷地。別的莊稼沒法種的地方;不過還有一種種法呢,就是在收麥之後,在麥茬田裡起隴,種在麥田裡。那種種法叫夏紅薯,雖說沒有這春紅薯好吃,不過畢竟省了一季時間,你到麥收之後呢,也再試試。直接從紅薯秧了剪了秧子插上就行了!”劉常滿說道。
“是嗎?不過我看這紅薯,雖說產量大點,可吃下去之後,肚子裡容易發酸,怕也不能常吃吧?算不得什麼好糧食吧!”劉仲說道。去年秋天他試吃紅薯,可沒少泛胃酸。
“哈哈,二叔,這你就不知道了,這紅薯的吃法可多了!要是怕泛酸,到時候苞米種出來了,就和苞米一起煮,就好多了!而且這紅薯還能作粉條、粉面,能烤著吃,蒸著吃,能曬成干,還能釀酒呢!”劉常滿笑道,不想不知道,一想起來,這高澱粉的紅薯,用處還真不少呢。
“好,我的皇上侄兒!雖說你二伯不會當國王,更不會當皇帝,但聽你對準備給老百姓吃的東西這麼上心,二伯就放心了!咱劉家這天下,說不定因為你推廣這紅薯苞米,要多坐上幾百年也說不定呢!”劉仲笑道。
“呵呵,二伯這話我愛聽!不過那紅薯倘若凍了、發黑了,就絕對不能吃了,這點二伯也得記住,可別到時候把你給撂倒嘍!”劉常滿笑著和二伯一起,走下了驪山。
漢十六年元旦,皇帝突然宣布,今天御賜群臣“新谷宴”。
眾臣都不知道這“新谷宴”到底是何名目,不過君王賜,不敢辭,大家都端坐御殿,等著上菜。
菜端上來後,群臣才知道,今天這“新谷宴”,根本就是田候瓜和新豐米宴,一道接一道的香酥丸子,八寶牛肉釀,松仁玉米,清蒸佛手,獅子滾繡球,二龍戲珠等名目,其實都是紅薯和玉米作為主料做成的。
最後上了兩道湯,一道便是從此之後,每逢年景不好時,民間天天必喝地紅薯玉米湯;另外一道卻是味道清淡的嫩玉米粒湯。
在大冬天也能嘗到味道鮮嫩的鮮玉米粒,讓群臣嘖嘖稱奇。其實這不過是在夏天玉米粒尚嫩之時,將玉米棒子摘下,煮熟後曬乾,再將曬乾的熟玉米粒掰下放於罈子中保存,等冬天拿出來煮湯,別有一番新鮮滋味。
“今天這道新谷宴,眾愛卿覺得滋味如何呀?”賜宴結束,大皇帝發話問道。
“稟皇上,味道鮮美不可方物!不知皇上賜臣等宴席,有何用意?”召平率先奏道。
“這兩物,乃是海外之糧,我意欲推廣於天下,眾愛卿以為如何?”
“皇上聖明!”
一波波的呼聲,在此後的幾年中,從未央宮開始,一直傳遍了整個大漢國。
第五卷 盛世 第四章 科考
------------------------
粗的解決了百姓的吃飯問題後,劉常滿將自己的眼光了另外一個問題上,那就是人才制度問題。
這是一個極端重要的問題,任何一個上位者,都對人才制度關心備至。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皇帝也吧,郡守也罷,都不可能靠自己一個人來管理整個國家,整個地區,他們必須依靠各種各樣的人才,來協助自己。
可是,並沒有人的臉上寫著“人才”兩個字,自古以來,發現、作養、使用人才,都是每個統治者最為重要的課題,一言興國,一念喪邦,也無不與人才息息相關。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當皇帝之前,哪怕是一直做著太子,但人才卻多半是自己阿爹給提供的,劉常滿當時沒有感覺到,實際上,心裡卻一直按照劉邦給予的指點,在使用人才。
可如今劉邦死了,呂后在這方面沒什麼能耐,這世上,再也沒有人可以隨心所欲的指點自己之後,劉常滿這才真正發現了一個完善的人才制度的重要性。
開國的時候,劉邦手裡的老兄弟們,多數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又一起在戰爭中出生入死,所以很容易的就知根斷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