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72頁

    劉常滿這話,已經深思熟慮了好久,韓信功勞極大,裂土封王是應該的。而如今天下,除齊地之外,也唯有西魏之地共有三郡,才能酬謝韓信之功,使他滿意。

    “多謝太子!”韓信拜伏於地道。西魏之地雖然沒有齊國廣大,卻是天下最為膏腴的土地之一,僅次於秦之關中,韓信當然極為高興。

    然而十幾天後,劉常滿拜上漢王,請封韓信為西魏王的表文,竟然罕見的被駁了回來。只見劉邦在上面批註道:“大將軍韓信功大,西魏之地,豈足王之!今封韓信為楚王,王故楚之地,此令!”

    看了老爹的批示,劉常滿和陳涓對視而笑。漢王身邊有張良、陳平在,謀劃的水平比起劉常滿等人來,果然又上一個檔次。

    原本考慮把韓信封為西魏王,最關鍵的原因,是因為劉邦已經奪得的地盤裡,趙地有趙王張耳,韓地有韓王信,燕地有燕王臧荼,齊秦之地又不可能封給韓信,那剩下的地盤,唯有西魏和梁地。

    不過彭越兵馬雖少,但功勞也是極大,雖然暫時還不足以封王,但這梁地還得給他留著,沒理由在這個時候打擊他的進取心是不是?因此劉常滿這上表阿爹,讓他晉封韓信為西魏王,也就是原來魏豹的那個位置。  

    然而劉常滿和陳涓的苦心孤詣,在劉邦和張良陳平面前,實在太小兒科了。

    劉邦的回覆中,不但確認了韓信的大功,並且也封他為王了,但卻封的是楚地!楚地是什麼地方?那是項羽的地盤,意思很明確,小子,老老實實的給老子打工吧,什麼時候把項羽滅了,你才能真正得到分給你的地!

    但韓信被封王這件事情,還是極大的鼓舞了諸將的信心。韓大將軍的功勞,人人知道,如今他受封三郡,身為楚王,那按大家的功勞,封個候爵還是滿可以的嘛!彭越更是心急如焚,當即帶領自己兵馬,前往梁地繼續抗楚。

    陳涓所以為劉常滿劃策,讓他奏請劉邦封韓信為西魏王,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是因為戰國七雄的格局,在人們的頭腦之中,實在是太根深蒂固了。

    如今魏豹已死,韓信又獲封為楚王,彭越自然就成了魏國實權最大的人物。裂土封王,成為一方諸候,這乃是諸將最高的追求,彭越自然也不例外。就算自己不想要吧,也得為子孫後代打算是不是?因此彭越告別劉常滿後,一反游擊常態,帶兵橫掃梁地不說,更駐兵於外黃、睢陽各地,打定了主意要和項羽當面幹上一場。

    漢四年三月,整合了齊、九江、梁三國的劉常滿,帶著大軍三十萬,朝彭城壓了過去。龍且已死,項聲、周殷兩人根本不是韓信的對手,稍作抵抗,就退回彭城,死守不出。  

    彭城之內,尚有五六萬人,正當韓信準備將其掃平之時,黥布對劉常滿說道,自己和守彭城的楚大司馬周殷一直甚好,願意和隨何一起,前去勸降周殷。

    果然黥布一去,周殷當即和隨何定約,叛楚歸漢。項聲聞訊前來質問時,被周殷呵令親兵,將他拿下,然後周殷帶著彭城人馬,全部投降了劉常滿。唯有東郡長項它、東海郡長季心,帶著項氏宗族逃到了魯地,劉常滿卻沒理他。

    項羽回到廣武后,又將成皋奪了回來,占了敖倉,斷了劉邦在廣武的糧道。然而還沒高興幾天,就傳來急報,說彭越又一次收回梁地,斷了楚國糧道。

    項羽怒氣勃發,當即讓大司馬曹咎守成皋,約定十五天為期,自己率精騎回擊彭越,定要將他擊殺,絕了後患。

    然而彭越雖然干不過項羽,但有了劉常滿、韓信大軍作為後盾,卻步步為營,不肯就撤,項羽攻了七八天,尚未擊破睢陽,卻聽說曹咎中了陳平之計,出城攻敵,結果被劉邦斬殺了!

    連年征戰之後,龍且、項聲等又各各大敗,項羽手裡直屬的,僅有二十幾萬人馬。走的時候,考慮到曹咎才幹不足,因此項羽留給他了十二萬人馬,讓他謹守成皋,慎勿出戰。

    然而曹咎此人好廉愛名,被劉邦派人侮辱了五六天後終於暴怒如狂,率軍出戰,結果卻正好掉入劉邦設好的圈套內,兵敗身亡。  

    成皋守軍破後,項羽的人馬在數量,已經處於絕對劣勢,且不說劉常滿手裡的三十多萬大軍,單說劉邦此時手中,就有快二十萬人。項羽聽說成皋已破,知道滎陽的鐘離昧孤軍難以支持,當即棄了彭越,回攻滎陽。

    漢軍全是被項羽殺怕了的,正圍攻滎陽的漢軍見項羽率軍歸來,一個個拚命逃竄。因為怕被項羽騎兵追上,漢軍全都走山間小道逃跑,項羽不戰而勝,解了滎陽之圍。

    劉邦封韓信為楚王,調劉常滿大軍前來圍攻項羽的消息,是被嚴密封鎖了的,就連黥布招降周殷的事情,也因道路被彭越隔絕,項羽全不知曉。

    如今死了龍且、曹咎之後,項羽實力大降,一直咄咄逼人的項羽,不得不決定和劉邦講和,停止戰爭。

    第三卷 楚河漢界 第四十二章 對陣(下)

    ------------------------

    邦早就打累了,再說上父親妻子都在項羽手中,當即和條件。漢四年三月,楚漢雙方在陽立下和約,以鴻溝為界,平分天下。

    漢四年三月二十五,項羽歸還劉邦父親劉太公和妻子呂雉,岳父呂公以及其他留為人質的家小,雙方拔軍而起,各回楚漢。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7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