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4頁

    天啟一愣,果然有人要追調回毛文龍的事兒了,但他已經胸有成竹了,仍是不慌不忙地聽著大臣們的話。

    首輔葉向高說話了:“調毛文龍是老夫提的,萬歲要建京師講武堂,缺少人才,是老夫推薦的毛總兵,可副總兵孔有德還留在皮島,努酋不也是沒考慮皮島的因素嗎?”

    次輔沈潅說:“孔有德的分量能和毛文龍相比嗎?無端調回毛文龍就是想把京師置於賊兵之手,誰提的也是罪該當誅!”

    天啟煩躁地一擺手:“行了,讓毛文龍回京的是朕,我大明武備不足,需要尚武強兵,朕決定興辦講武堂,要一位坐在講武堂的武官,請問,你們誰是這快材料?是你沈大人行啊,還是張大人可以啊?大明這麼多年重文輕武,缺少將帥之才,不培養行嗎?朕也是沒辦法,只好調他回京,那孔有德也是調回之列的,他到現在還在皮島沒動,努酋怎麼也不怕他呀?朕要問,是誰在朝堂上一再保舉孔有德的?是誰力主讓孔有德當東江鎮副總兵的?怎麼到現在他就什麼也不是了?你們不思己過,反胡攀亂咬,所為何事?你們是不是想推卸責任啊?”

    幾個人當時就悶住了,半天沒人再說話了,天啟接著說:“薊鎮總兵趙率教現在哪裡?”  

    “他現在還在薊鎮,遼東總兵祖大壽也在遵化,他是去為遼東軍隊去提弓箭的,因為要的數量大,到現在還沒走”兵部職方司主事孫傳庭說。

    遵化是大明的煉鐵基地,大明北線軍隊的槍刀和箭矢都是那裡供應。

    天啟心裡一喜,這可是意外的好消息。皇太極在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也就是崇禎二年)進犯京都,當時薊鎮總兵是草包朱國彥,而坐鎮遵化的是副總兵朱來同,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帶兵馳援,行三天三夜抵薊州鎮大明屯軍地三屯營,朱國彥拒不放趙率教帶軍進營,逼得趙率教的疲憊之師在遵化城外與拿真和蒙古聯軍決戰,趙率教中流箭身亡,全軍戰死,朱來同棄城逃跑,把遵化扔給了皇太極。

    只要把遵化軍隊的指揮權交給祖大壽,他在那裡抗住努酋的兩天的進攻,我就可以調熊廷弼大軍回師入關,保衛北京!

    但沒等他高興起來,雪梅就匆匆進來遞給天啟一份遼東邸報:“孔有德拒不回調,在皮島開始布防,極可能已與努酋訂了攻守同盟!”

    他大吃一驚,本來讓皮島牽制努酋的,現在成了牽制熊廷弼大軍的力量,熊廷弼大軍還能進關嗎?

    第一卷 秣馬厲兵 第三十一章 點破迷津  

    天啟強制自己:“鎮靜!一定要鎮靜!”

    他看看眾大臣,沉穩地說:“眾愛卿看看,誰有什麼良策可退敵呀?”

    他的話音剛落,葉閣老先出班道:“努酋每年春秋兩季犯邊,原已為常,但沒敢越長城進逼京師,此次犯邊,不同以往,應該調勤王之師,拱衛京都。通州、遵化、薊鎮乃京北的重鎮,呈三足鼎立之勢,萬歲應馬上派一能臣督理兵馬進駐通州,以控馭東陲確保京師安全。”

    天啟道:“葉閣老以為誰可擔綱此任?”

    葉向高看了一眼兵部尚書張鶴鳴,不無譏諷地說:“軍國大事,當然是兵部的第一要務,萬歲養兵千日,兵部當有安排才是!”

    張鶴鳴被逼進了死胡同,只好說:“臣願帶十萬天兵扼守通州,熊廷弼縱敵入關,罪在當誅,但大敵當前,不宜換將,可讓其帶罪立功,放棄關外諸地,回師京都,拱衛京師!”

    孫承宗立刻出班奏到:“不可!努酋雖然帶兵進犯京師,但決不敢傾舉國之師貿然遠進,我們有遼東重師虎視遼瀋,他不可能不顧遼瀋!兵行詭道,兵貴神速,他們不直接鴉雀無聲來襲北京,卻在那裡大搶大殺,分明是想鎮嚇我們。如果我們撤回遼東之師,正好陷進努酋擠我大明軍隊出遼西之計!臣以為,既不可放棄遼東,也不應退守通州,臣請赴三屯營,在那裡既可狙敵西奔,又可遏敵南下,此乃萬全之策也!”  

    天啟微微一愣,但立刻恍然大悟:後金這時八旗每旗才一個固山,一個固山七千五百人,八個固山,也才六萬人,熊廷弼的大軍布在遼西,他得拿出重兵屯牛莊,準備攻廣寧;還要分兵守遼瀋,守赫圖阿拉,守東江鎮,守在科爾沁眼皮底下的開原、昌圖,七抽八拽,他哪還有五萬鐵騎?最多也就是一萬女真軍隊,他的軍隊才一萬,他決不會帶著比他還多的軍隊出征,他怕半路上被蒙古兵給吃了!而且說是從內喀爾喀借的兵,內喀爾喀自己能有多少兵,能那麼慷慨借給他三萬?大概只有三千吧?把一萬三千人吹成是八萬軍馬,為什麼?想讓朕調熊廷弼軍隊回師保衛自己?好給他進攻廣寧、錦州創造方便!對,應該就是這個目的!他這次越過長城,不是奔北京來的,是嚇唬朕來的,是讓朕把遼西讓給他!

    好聰明的孫承宗!他暗暗感謝孫承宗為他點破了迷津!

    他點頭道:“孫愛卿言之有理,努酋現在決不敢傾師南犯,他大喊大叫,大殺大搶,目的就是嚇唬朕,讓朕把關外之兵調回!朕估計他來的騎兵,最多有兩萬人,極大的可能是一萬三千人。張愛卿,你身為大明的軍事主官,看不破敵人的假象,忘記守土有責,而輕言放棄,你還是稱職的兵部尚書嗎?遼東一失,將敵直接放到京師,國門安能拱衛?朕決定,調京師三大營隨朕親赴三屯營,既可挫敗韃虜進犯通州、逼近京師的企圖,也可防敵南下進占香河、武清,包抄京師南翼的目的。”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