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25頁

    就在這樣的緊張氣氛中,過了三天,龐統終於回來了,一見到程玉對他說:“稟主公,幸不辱使命。”程玉已經不在乎他去說服許攸有沒有什麼效果,只要龐統能回來就是最好的,為龐統接風洗塵,並大大的嘉獎了他一番,此時的龐統還沒有什麼太大的奢求,只要能博主公歡心,就很高興了,對程玉的誇獎自是非常受用。

    汝南的陳登也很快就接到了程玉的書信,看到程玉在裡面說到的險惡形勢,一天都沒有停留就帶著給曹操的書信前往許都。

    曹操一聽說陳登又來了,就請他到自己的相府休息,等他一看到程玉的書信,趕忙將還在許昌的幾個智囊都叫到了自己的府中。等信件在眾人手中傳閱了一遍後,荀彧說:“丞相,如果按照他書信上面的說法,此時到是我們消滅袁紹勢力的大好時機。但程玉並非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他也有很大的野心,如果我們能夠平定并州對他而言並沒有什麼太實在的好處,按照目前在前線的形勢,他只要再熬幾個月,袁紹軍中必然會有什麼變故,到時候他也可以一舉擊敗袁紹並舉兵北上,而今他給我們寫這樣的信,恐怕是有什麼陰謀,或者是他那裡發生了什麼變故。”

    滿寵也附和說:“主公,恐怕是他那裡發生變故的可能性比較大,據我們的眼線說,徐州等地現在的盤查十分嚴格,行商客旅大多被阻止出境,應該是程玉那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他想刻意的隱瞞下來。”  

    賈詡在一邊獻計說:“主公,我看現在的形勢,我們不如乾脆兩路出兵,一路略定汝南,另一路直取徐州,如此恐怕等程玉從青州脫身出來的時候,徐州等地恐怕早就落入主公的手中。”

    雖然賈詡的計策一向這樣的注重實利,但是效果一向都是不錯,對這個建議曹操自是十分動心。荀彧忙勸阻:“丞相不可啊,程玉乃是朝廷任命的官員,如果沒有一個正當的理由就去攻擊地方的官吏,恐怕會給諸侯留下話柄。況且,現在程玉是我們在周邊唯一一個盟友,如果就這樣輕易的翻臉,以後還會有人能與我們合作嗎?”

    曹操一聽也覺得大有道理,又問大家:“那麼難道我們就真的進兵河北嗎?”

    郭嘉想了半晌最後一個才說話:“我看我們不如這樣,先在并州邊界虛張聲勢,如果徐州軍果然與冀州軍開戰的話,我們就沿太行山北上收取并州之地;如果對方有什麼陰謀的話,我軍也不會陷於困境。”

    曹操想了一想,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此也算是一條中庸之道,就派人請陳登過來,對他說:“元龍先生,程將軍說的事情我們已經考慮過了,這個忙一定會幫的,請你回去轉告他,讓他靜待佳音。”  

    雖然陳登知道曹操這話里的水分一定不少,但總算是一個肯定的回答,於是也向曹操表示了謝意。

    果然沒有多久,在前線的程玉收到了消息,曹操在黃河沿岸的地盤上,頻繁的調動兵力,而與冀州接壤的地區,也有烏丸即將南下的消息在流傳,看來這些消息袁紹也應該收到了。正巧徐州送來了鄭玄的書信,薛綜特意從徐州趕來請命作為出使袁紹的使者。

    程玉看到時機基本上已經成熟,何況舌戰群儒的時候薛綜也出場了,應該比較善辯吧,於是也就同意了薛綜的請求。等他到達袁紹軍營地的時候,正是袁紹頭痛萬分的時候,程玉能收到的消息他作為河北的統治者自然要更先知道了,聽說徐州有使者前來,他有點不耐煩的對稟報的兵卒說:“不要管他,說我不見。”

    第十二章 袁曹爭鋒 第二節:談和

    呵呵,不知道有沒有擅長美術的啊,我也想要一個封面玩玩,可我的美術功底太差,慘不忍睹,有人幫我畫封面,我可以讓他給主母命名,哈哈,雖然是主母,可惜出場次數暴少,我都不知道,女人在三國里到底能幹些什麼啊,雖然我不是什麼大男人主義,但三國本來就是和尚戲啊

    ============================================================  

    一邊的許攸早就受了程玉的金珠,此時自是要應該替程玉說說話的,於是上前對袁紹說:“主公,古語有云‘兩國相爭,不辱來使’,既然程玉派人來,多少應該見上一見,也沒有什麼壞處。”

    袁紹雖然此時煩悶,但聽許攸的意見似乎也不無道理,就讓士兵將外面的使者帶進來。薛綜見到袁紹躬身一禮說:“在下沛縣薛綜,現為安東將軍程大人帳下從事。”

    聽了這個名字,袁紹的心中還是有點暗暗心驚的,他自幼就開始結交天下名士,手下的眾屬官都是一時名士,所以對天下的人物還是很了解的,聽說程玉將薛綜這樣的人都收到了帳下,感覺自己還是小看他了,難怪自己手下的兵馬會遭到慘敗。他對並非自己手下的名士還是很尊敬的,對薛綜微微一笑說:“不知道敬文前來是為了什麼事情啊?”

    薛綜對對方能一下子叫出自己的字號來,也是十分自豪,從懷中取出鄭玄的信來,雙手奉到袁紹的面前:“我受康成公之命,帶書信一封前來,要交至袁大將軍麾下。”

    聽說是鄭玄寄來的書信,袁紹可一點也不敢怠慢,恭恭敬敬的雙手接過,然後輕輕展開,仔細的看了一下,下面的薛綜解說道:“我家將軍不過是為了收回屬地,並非有心與將軍為敵,故此大將軍到來的時候,一直不敢掠大將軍的鋒銳,只待康成公為兩家排解,如今希望能與大將軍兩家講和,各守其境。”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2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