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而剛才看的人也絕對是個美少年,如玉石雕琢一般的面龐,頭帶綸巾,目光深邃,似乎能看穿一切,又充滿了儒者之風,當然不是孔融門客那種“儒”法,但仔細看又有武士之姿。
原來,兩個人此時正在坐上用圍棋子在排演陣法。程玉看了這兩個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年輕人,就產生了親近之心,正想進去和他們說說話。卻突然聽到有家人叫自己和太史慈進去見孔融,只好先等回來再說了。
沒想到今天這麼晚了,孔融還會叫自己進內室商談,一般即使白天孔融也不太帶他們進內室的,畢竟是個比較私秘的地方嗎,不知道是什麼十二萬分緊急的情況,竟然今天破例了。
等兩個人一進入內室,孔融就把手下所有使喚的人都趕了出去。又關好了門窗才和兩個人說:“兩位賢弟,今天愚兄把你們叫來確實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想聽聽兩位兄弟的意見。今天有一位故人之子來我這裡,要向小兄借一些兵馬來為父報仇,也許賢弟聽說過他的父親,就是當年勇冠江南的孫文台,當初他在徐州舉兵的時候我就曾見過他,後來討伐董卓的時候又曾經並肩作戰。而且這次他還說有一件重要的東西,要作為抵押……”然後又刻意的壓低了聲音說:“恐怕就是那個傳說中的東西了。”……
一會兒,內室里又只剩下孔融一個人了,兩個兄弟並沒有給他什麼意見,也不知道怎麼了,二弟總是順著三弟的意思說,說這麼重要的事情只有自己做主才好,無論自己怎麼認為,他們都會支持自己。
但他們說的也許有道理,這種事情是要自己的意見最保准。按理來說,借兵並不是不和情理,而且那個寶貝又可以當成抵押,雖然自己沒有野心,可是能還給朝廷也是不錯的選擇,搞不好還能再給自己升上幾級。
但匹夫無罪懷璧其責啊,孫堅當年要不是因為這個會那麼早死嗎?這東西在自己手上就算自己沒有想造反的想法,但也讓自己成了眾矢之的,況且要是為孫家復仇的話,自己只有損失而沒有什麼利益。
第三章 江南佳鳳 第五節:借兵
這時,客房中的兩人——孫策和周瑜還在研究兵法,他們已經用圍棋在這裡演練了三天的兵法了,這兩天似乎孔融消失了,不管答不答應也要告訴自己一聲啊,他卻不知道昨天孔融剛為他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自己空有一身武略,卻一直要棲身在仇人的身邊,雖然有周瑜這個文武雙全的朋友在自己身邊,但自己也不能以此為藉口不學無術,所以自從父親死了以後,自己一直在學習兵書戰策,可是和周瑜相比,也許是性格的原因吧,見解常常會大相逕庭。
此時的孫策如此想,卻說自從孫堅死於江夏,孫策一直在想復仇的方法,但是在袁術帳下幾年了也沒有想出什麼好主意,最近周瑜給自己出了個建議,讓他在一家諸侯手中借兵,先趁江南混亂打下一片根據地,等羽翼豐滿了之後再出兵荊州,為父報仇。而且如果形勢比較有利的話,甚至可以出兵中原,打出一片自己的天下,只是有一點不甘心向自己的仇人借兵,畢竟父親的死和袁術是有很大關係的,把玉璽給這種人實在是不甘心。
由於有這種原因考慮,所以今天才來孔融這裡碰運氣,畢竟孔融和自己的父親有一點交情,自己對他也沒有什麼惡感。
突然有個家人來叫自己兩個人:“孔大人叫兩位去議事廳相見。”兩人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自己的事情終於要有一個結果了,不過也不知道為什麼,孔融這麼簡單的事情還要想三天,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有那麼麻煩嗎?
等他們兩個來到議事廳,卻發現除了孔融以外,在主位上還做了兩個年輕人,看這兩個人的年紀都不比自己大多少,一身武將打扮,神采奕奕,面目英俊,孫策雖然是第一次看到這兩個人,但卻感覺到十分投緣。
卻有一點讓他感到奇怪,好象對面兩個人里,是年紀小的比較能做主,不由對這個人多看了幾眼,感覺上他的臉上似乎總有一種若有若無的笑容,讓人感到容易親近,但仔細觀察,有似乎和自己有著一些相似之處,也許是那種讓人不敢輕視的霸氣吧。
孔融見到兩個人走了進來,連忙起身介紹道:“兩位賢侄這幾日休息的可好嗎?我先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孫文台將軍的長子伯符,這位是他周公瑾。”
其實,他早就已經告訴兩個人的身份了,程玉只要一看就可以對的上號了,有霸王之氣的自然應該就是孫策,而身為儒將的就一定非周瑜莫屬了。
這邊孔融又開始介紹自己的兩個兄弟:“這是我的二弟,東萊都尉太史慈,這是我的三弟東萊太守程玉。
按理說孫策是孔融的後輩,見到孔融應該先行禮,但不知為什麼,今天的孔融竟然沒有等孫策行禮就先說上話了,搞的孫策也是一頭霧水。但他介紹完了,這禮就必須要行了。
於是雙手一揖說:“小侄孫策見過孔世伯,見過兩位世叔。”一年來程玉的“職稱”也是沒少增加,除了原來的“太守”“將軍”“大人”等等,今天又加了世叔一個頭銜,但是由於孫策和自己的年齡接近,聽起來有點彆扭。
趕忙還禮說:“伯符不用拘禮,你我年齒相當,直接叫我的名字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