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5頁

    一席話只把田豐聽的汗透夾背,手中顫抖,酒樽鐺的一聲,墜於地上。嘴唇哆嗦著,喃喃的,反覆自語“如此,將之奈何”田豐本雖對漢室現況不滿,預感到將有變亂而起,卻哪裡想到如此之遠,後果竟至如此可怕。一時之間,腦中如兩軍混戰,人叫馬嘶,亂成一團。兩眼無神,漫無焦距的瞄著,看到柳飛,猛然站起。伸手扯住柳飛衣袖,嘶聲道“谷主高才,必有計以保我華夏,望谷主教之”說罷,跪下身去,就要磕頭。

    柳飛急忙拉住,道“先生休慌,且先起身,容飛說之”田豐涕淚橫流,勉強起身坐下,只是拿眼看著柳飛。

    柳飛無奈,俯身將酒樽撿起,為他布上酒。這才緩緩道“此時亂像已顯,非是能旦夕可解之事。然事無絕對,若到時能有英雄崛起,揮雷霆之劍,以霹靂手段,統一六合,整合八荒。以忠義事君主,內修仁政,輕賦稅、興工商、練軍備。重視農事,鼓勵蠶桑。外則以霹靂手段行鐵血之事鎮之。則亦不失為中興之機也。更或宗室如有人能行此事,則更是大善。”

    田豐聽罷這才鎮定。低頭沉思片刻,毅然站起,正了正衣冠,端端正正向柳飛跪倒。道“谷主大才,若能挺身而為天下擔負,豐也不才,願奉谷主為主公,牽馬贅蹬,萬死不辭”旁邊顏良、文丑亦跪倒,大聲唱和。  

    柳飛不禁一陣頭大,慌忙站起,道“你們這是作甚,都快快起來。且聽我慢慢道來”三人對望一眼,滿面迷惑,只得起身。

    柳飛看了看三人,搖頭苦笑道“非是我拿喬,實在是無心做這王霸之事,且我本不為此世中人,終有一日會離開。若事未成,而我卻要離開,豈不是拿天下蒼生玩笑?此事斷不可為”

    田豐聞聽,大失所望,嗒然若喪,默默不語。顏良、文丑二人亦僵立當場,不知如何說才好。

    柳飛見狀又道“爾等也不必喪氣。我雖不為王霸之事,但對現今天下英雄稍有了解,為你等選一明主佐之。我亦在能力允許範圍內出些力氣也就是了。且旁人做來也未必就比我差了,你等又何必如此”

    田豐聽聞,如魂魄回體。急急問道“明主何在”柳飛微微一笑,道“天機不可泄漏。該出現時自會出現。只是如今卻是需要未雨綢繆,早做準備以應來日之事”

    田豐問道“計將安出”

    柳飛微笑,道出一番話來。

    正是:盡吐錦繡展韜略,指點江山做三分。  

    第十一章:論勢(二)

    正文 第十一章:論勢(二)

    卻說半山亭中,田豐問計。

    柳飛心中篤定,緩緩說道“吾自北海一路而來,多見田地荒廢,流民者眾。此非只天災,亦為人禍也。更兼各地多發疫病,各州官府非但不放糧施粥,備藥解病,反而圈民閉戶,以避時疫。諸多百姓有家不能回,只得落草,使得各地小股盜賊蜂擁而起。而其間,卻有許多道士散符施水,聚眾傳教以取人心。故,吾料他日起事者,必為這太平道”

    田豐點頭,甚為贊同。曰“吾亦多見這些道士鬼祟,每每空言惑眾,語含挑撥”

    柳飛點頭,接著說道“此亂初起時,必將聲勢浩大。若朝廷能選賢任能,放手施為,平定此亂,實易事爾。然十常侍把持朝政,不願外戚掌權,定會從中掣肘。屆時,戰事延綿,陛下本是個急躁的性子,為早日平息亂事,必將付權於地方,如此,則各州郡徵兵自討之勢已成,若有英雄人物必會乘勢而起。吾料民亂雖不持久,然亂息之日,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必然大為減弱。而以目前觀之,民亂之地主要現於冀、青、幽、並諸州。故北方之地,將是往後幾年,戰亂集中之地。”  

    田豐頷首。

    柳飛又道“吾觀自古至今,華夏統一,多為自北而南。實為北地苦寒,民風彪悍,多出良將悍卒。若有王霸之心者,必將盡力以奪之。然北地州郡密集,諸侯勢力交錯糾結,若要將之整合,非果敢之君不能為也。若想將之儘快培育成爭霸天下的資本,又必以霹靂雷霆之威,使血腥手段,歷諸多戰事,方能做到。如此,雖能得久戰之兵,然對行此事之君主來說,卻容易被人詬病,動必稱其殘暴。此其一也。其二,待的一統北地,如何面對大漢朝廷?反身以侍之?元皓非為智短之人,當知絕無此種可能。蓋因,能行如此血腥手段者,必為鷹視狼顧,心懷野望之輩。那麼,面對朝廷的對策便只有兩條路:一、直接無視。到時,再攛掇一二傻鳥搞個漢室已頹,自己稱帝的把戲,將視線轉移即可。二、直接將皇帝掌控起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待到利用完畢,逼迫漢室禪讓,便可水到渠成。但不論哪條路,均將背上個謀逆的名號。自古得天下者,莫不珍惜羽毛,怎也要搞個以正誅邪的名義,否則,將對己方之號召力大有損毀。綜上所述而得,於此時,以北地而得天下,必以霸道。反之,若以王道爭天下,必不會在北地出頭。”

    田豐嘆服。問曰“以公之見,若行王道,當如何行事?”

    柳飛伸手取酒,泯了一口。接著道“天下如棋局,若以王道爭天下,當捨棄北地而就大江之南。於北地烽煙之際布局於南方。北地亂起之日,當兜旋其中,不以奪地占城為目的,而是細細訪查,搜尋賢臣良將以為己用,另遣人至南方,廣積錢糧,暗招兵馬。以恩德結於百姓,以金珠利益交好氏族,搜尋賢才以充自身。一日有變,行政變之法以奪權。屆時,外以大將臨江扼淮,塞其險要,舟行大江以巡天險。內有世家大族擁護,良臣賢才輔之左右,百姓既得恩惠,焉能不簞食壺漿以迎王乎。吳揚之地,多水網而富產出,地質軟而不利騎兵跋扈。今時之戰,若無騎兵突陣陷營,如何可得勝耶?且其地三面環水,若定都於此,則成偏居一隅之勢,無爭天下之力矣。故其地可為錢米之倉,用為援也。使一上將鎮之,仔細經營即可。荊州富庶,交通便利。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也。荊州之西,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民殷國富,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若跨有荊、益、揚三州之地,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據長江之險,內修政理,屯兵積糧,以練士卒。多派密探於北地,尋隙詆息,或間之,或騷擾。一旦有變,則分三路以伐之。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一將率吳揚之兵進合肥,王自領益州之眾以出秦川,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屆時,以外王內聖之道以治天下,施仁政,輕賦稅、興工商、練軍備。重視農事,鼓勵蠶桑,國愈富而民愈強。如此,外族安敢正眼覷吾華夏哉。”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