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頁
朱允炆忍不住插嘴道:“……大寧府在朵顏三衛手裡,他們都是蒙古人。”
蕭凡豪邁的一拍胸脯:“一年之內,臣有把握叫脫魯忽察爾恭恭敬敬的雙手捧著將大寧府還給咱們……”
朱允炆:“……”
“……北平曾是前元的大都,曾經的燕王府便是大都皇宮,遷都北平的話,不必大興土木再造皇宮,國庫的負擔會降到最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北平地處邊境,時常與蒙古韃子交戰,大明立國以來一直布置重兵,而兵權是個很敏感的東西,交給誰都不放心,若是將國都定在北平,便可以由天子直接掌握兵權,不使兵權旁落,這對朝廷和天子也是大有好處……”
“陛下,遷都關係著大明的國運龍脈,臣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提出來的,因為這件事只有我們這一代才能做得到,到我們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他們便沒有這種魄力去做了,甚至於我們這一代,臣也只能在陛下春秋鼎盛,年富力強之時提出來,說句實話,臣擔心陛下將來老了,失了進取開拓之心,凡事畏首畏尾,遷都之事永遠都只是一個永遠都決定不下來的空話,所以,臣只能在現在提出來。”
……
君臣二人在文華殿內商議了幾個時辰,這幾個時辰里,蕭凡將遷都的利害說得清清楚楚,隨著一個個的字節跳動,一件關係著大明未來數百年國運的大事漸漸現出雛形。
良久,朱允炆長長舒了一口氣,臉上雖然帶著深思之色,卻比剛才輕快了許多。
不得不承認,朱允炆被蕭凡說服了。
除了那些客觀存在的經濟和軍事需要,最打動朱允炆的,還是“居安思危”四個字。
是的,他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後人裡面會不會出那麼幾個昏君暴君庸君,毫無疑問,將他們放在相對危險的地方,無疑比放在溫室里細細呵護要強上許多,一個人只有經歷了磨難,才能不糊塗。
遷都,就是把他的後代從溫室中移出來,移到陽光和風雨並存的地方,讓子孫們受著陽光普照的同時,也接受雨急風驟的鍛鍊,這樣才能使他們強壯而睿智,不至於丟了洪武皇帝辛苦打下來的大明江山。
長嘆一口氣,朱允炆笑道:“蕭侍讀,為什麼你總是站在有道理的一面呢?”
蕭凡也笑了:“因為我一直都是講道理的,遷都是為了我大明社稷,並非一己之私。”
朱允炆遲疑道:“遷都北平,可北平離蒙古太近了……”
蕭凡豪邁一拍胸脯:“只要國都定在北平,有充足的糧草和兵員供應,臣保證,五年內,將蒙古的草原大漠納入我大明的版圖!”
朱允炆眼睛一亮:“此話當真?你真能征服蒙古?”
“臣願立軍令狀!”
朱允炆欣喜之情乍現即逝,苦著臉道:“就算朕答應遷都也沒用,朝中那些老頑固可不是省油的燈,這事若然提出,在他們眼裡便是大逆不道,他們真會跟你拼命的……”
蕭凡繼續豪邁的拍胸脯:“只要陛下答應,那些老頑固便包在臣身上,臣有把握讓他們答應!”
“你打算如何說服他們?”
“陛下,臣沒打算說服,但臣能保證讓他們屈服!”
第七卷 一醉輕王侯 第315章 滿堂倒彩
說服與屈服,兩個詞最後的結果都一樣,但過程絕對不同,前者溫和,後者多少帶了幾分強迫的手段。
蕭凡是個懶人,也是個聰明人,從古至今,聰明人好像都是很懶惰的。
關於遷都,蕭凡只在意朱允炆的態度,只要朱允炆對遷都沒意見,其他的都是浮雲,他懶得跟那些頑固古板的大臣們擺事實講道理了,雅士對著一群牛彈琴,牛聽不聽得懂是一回事,多蠢的雅士才能幹得出這種事?
出了皇宮回府,蕭凡吩咐侍衛遞名帖,請茹瑺,郁新,解縉,齊泰等奸黨成員過府一敘。
遷都一事,開始正式付諸於行動。
茹瑺等人來得很快,英國公正式遞帖邀請,眾人紛紛嗅到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他們很清楚這位奸黨首領惹事的能力,近日朝堂無事,天下太平,不甘寂寞的國公爺又出什麼么蛾子了?
蕭府花廳內,眾奸黨齊聚一堂,笑容滿面的互相寒暄閒聊,這兩年奸黨在朝中呼風喚雨,長勢喜人,新皇登基更讓他們掌握了越來越多的話語權,當然,油水也越撈越多,權力和財富的增長,讓這些人深深感覺到,原來當奸臣真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業。
誘人的利益讓他們愈發堅定了一條道走到黑的決心。
蕭凡走進花廳的時候,便看到眼前一幕熱火朝天的景象,一群人坐沒坐相,口沫橫飛的討論著哪家青樓姑娘的胸大,昨天我那敗家娘們兒又買了什麼價值千金的碧玉花簪,前天跟某翰林學士對詩,我寫了“山下一群鵝”的千古名句等等……
蕭凡笑容不改,心中卻哀嘆不已。
為什麼每次跟他們在一起,總是一副烏煙瘴氣的景象?風景怡人的花廳被他們這一鬧,搞得跟黑社會開的賭場似的,那叫一個妖氣衝天,群魔亂舞……
見蕭凡進來,眾人立馬端正態度,紛紛站起身,恭敬的朝蕭凡拱手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