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34頁

    “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對坦克有這樣的重視。”郭松齡發表了他自己的看發,“就我所知,任何先進的武器和作戰理論,在剛一面世的時候,總是會遭到反對和不屑的冷遇。”

    “這倒是。”林雲頗為贊同的點了點頭,“你這麼一說,倒還提醒我了。我一直在想,你這個總監察部現在還是在用一條腿走路啊。或者說,只關注了國內的形勢,我想你該把目光也放到那些落魄的外國發明家身上。至少,讓他們知道,還有那麼一個國家對他們的奇思秒想有著很濃厚的興趣。”林雲想了想,又加了一句:“這一點別和情報機關搞混淆了。”

    當林雲到達南京以後,他仍然是先視察了位於郊外的“南京中央陸軍學校。”該校作為一個培養陸軍中下級軍官的軍校來說,在全國是屬於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同時也是最有名氣的一所。和位於北京的中央陸軍學院的宗旨不同,這座學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陸軍中的中下級軍官。在林雲看來,代表著未來軍隊中的重中之重。畢竟,戰爭不是少數高級軍官的事,更不是一拍腦袋就做決定的事。

    在南京休息了一晚上之後,林雲就趕到了上海,在這裡,他將出席與德國戴姆勒汽車公司合資企業的開工儀式。很多年以後,德國戴姆勒汽車公司的總部里,還懸掛著當時林雲與該公司創始人戴姆勒先生握手的照片。  

    可是只有很少人知道,一個人數很少的小組,也留在了上海,幾個月後,軍械局第四處就以這幾人為骨幹,成立起來。他們的一切工作成果,直接向林雲匯報。這個處,就是飛機研製最早的機構。

    第十三章 君子之交

    年的國慶節前夕,一個德國軍事外交使團秘密的來到中就有時任德國國防軍參謀部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史里芬伯爵。如果讀者有幸能找到他關於這次出訪中國而留下的回憶錄的話,那麼下面的這一段文字也許是不必要的。但是考慮到這份回憶錄並不怎麼受到大眾的矚目而湮沒於一大堆亂糟糟的文件中之中,還是摘錄出其中的部分以供參考,也許就更能容易的理解為什麼戰爭並不總是將軍們決勝的舞台了。

    “在這裡,我驚訝的看到了與我所知道的那個東方大陸不同的事情。這些事情不可能出現在我所讀過的任何書籍上,這裡不再是依靠出賣茶葉瓷器而過活、在閃亮的絲綢包裹下的柔順的東方帝國。你也看不到在歐洲報紙上那些滑稽可笑的,拖著長長的鞭子的前帝國士兵了。取代他們的是高大威武、身穿筆挺軍裝的人們。從他們的表情上,你看不到畏縮和遲疑,只有具有堅定決心的軍人才會在任何時候都保有軍人的風度,在這一點上,我甚至要讚美他們了。”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或者說,懷著對古老東方文明的強烈好奇,我率領著這個軍事使團乘坐重裝甲巡洋艦‘格奈澤瑙號’和‘沙恩霍斯特號’來到了中國。這個新生的共和國建立在腐朽的、令人窒息的龐大廢墟之上,然而這個國家地最高領導者顯示出了其決心。以及為了他所希望達到的目標不惜採取的強硬手段,使得這艘滿載著歷史光榮和文明的古老大船,煥發出一種令人驚訝的活力,象破開陳冰一般頑強的駛向充滿光明地未來。”

    “我和我的代表團受到了級別很高的招待。從總理到總統,都對於我們的來訪表示高興,更另我驚訝的。是總統先生在接見我時的一番交談,他顯示出驚人的戰略性眼光,對於中德兩國的歷史也有一番極為不尋常地比較。”

    “總統先生談到,中國和德國,在歷史上有著驚人的相似,充滿了征服與反征服的抗爭史。‘新的友誼將照耀著兩個國家,並已經產生符合兩國利益的良好開端,我相信。隨著我們之間的互相深入的了解,你將會發現這種友誼越來越牢不可破,並將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堅定的、同時也是偉大的行為。’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以至於我在以後為帝國服務的每個重要關頭,都會回想起這句話。”

    “同時,我還驚訝的發現,總統先生對於克勞塞維茨,這位偉大的軍事家及其著作也頗有研究,他甚至經常引用《戰爭論》中的某個片段為自己的論點提供依據。然而作為克勞塞維茨地信徒,我也不得不為了某些總統先生指出的所謂謬誤而為之爭辯。比如。總統先生曾這樣說過,自從克勞塞維茨的時代起,由於文明已超出農業時代而進入到工業時代,戰爭作為一種政治工具,已經是徹底改變性質了。照他的觀點來看,戰爭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消極工具。而不再是以往那樣的積極工具了。對此,我當然表示不能認同,雖然這樣的反對是通過婉轉的外交辭令所表達的。”

    “然而,總統先生對我這樣說道:你正在應付地是一種全新的設想,這時去談論過去,有什麼意義呢?此刻要考慮的是,在一百年前許多國家是什麼樣的,今天又是什麼樣了。在鐵路、電報、輪船等等尚未發明之前地那些日子裡。每個國家至少是一個協調的、自給自足的統一體……所有這些都在變化……各國之間的相互依賴性每年都在加強,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條件……因此,戰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剝奪與之交戰的產品國的一切獲利機會。……”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3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