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這個念頭剛剛在腦子裡一閃而過,黑岡帶刀便立即作出了撤出戰鬥的決定:“雙車退四、左滿舵!”不過,一切都為時已晚,艦體龐大笨拙、且航速只有8節的“筑波號”,此時妄想撤離戰場又談何容易!
雙方的距離已經接近至五百米左右,“地”字艇上的兩門哈乞開斯五管速射炮也開始向“筑波號”射擊。與此同時,“地”字艇還在不斷地變換方向,尋找發射魚雷的合適角度。為了躲開支那快艇的魚雷攻擊,“筑波號”也只得跟著不斷轉向躲避。然而,面對著艦體靈巧輕盈、航速高達25節的“地字號”魚雷艇,“筑波號”巡洋艦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始終都無法脫離魚雷的攻擊範圍。而在另一側,“宙字號”魚雷艇也正在迅速地迫近“筑波號”。
其實,不要說是“筑波號”這種老朽的巡洋艦對此局面無能為力,就算是日本其他的主力巡洋艦在此,恐怕也是凶多吉少。薩鎮冰和黃鐘瑛率領的這支魚雷艇隊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戰鬥力的魚雷艇部隊。德國埃呂屏什好造船廠和伏爾堅造船廠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造船廠,六艘魚雷艇都擁有當時艦船最快的航速,而刷次考夫工廠生產的黑頭魚雷更以其可靠耐用而著稱世界。
魚雷交付使用後,根據周天宇設計和安排,軍工部門又專門對魚雷進行了改進。不但在魚雷上安裝了控制魚雷定向直航的陀螺儀,大大提高了魚雷的命中精度,而且還加裝了熱動力裝置,提高了魚雷的運行速度。因此,這支部隊是當時世界各國海軍中唯一一支裝備了航速最快、威力最大、具有定向裝置魚雷的快艇隊。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是,魚雷艇自身武器單一,魚雷雖然經過改進,但射程仍屬偏短,必須儘量逼近敵艦才能取得有效的戰績。
作為旅大特區的第一支海軍部隊,馮華對其寄予了極殷切的希望。除了任命有著豐富海軍經驗的薩鎮冰和黃鐘瑛擔任這支艦隊的正副司令外,艇上的各級指揮官則全是原北洋水師中富有實際經驗的軍官和以葉祖珪任校長的“旅大水師學堂”的首期畢業生。另外,對於艇上的士兵,也是按照英國海軍章程,選擇敢死之士,注重培養士兵的心理素質、提高士兵的技戰術水平。在經過了五個來月的艱苦訓練後,這支魚雷艇部隊已經絕非昔日的北洋水師可比了。
“地字號”魚雷艇離“筑波號”更近了,但黃鐘瑛卻仍遲遲沒有下達發射魚雷的命令。他還在耐心地等著,一來是等候“宙字號”也進入攻擊範圍,二來是要尋找一個更好的時機,務求一擊必中。
儘管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魚雷艇,但即便是FU級的“天字號”和“地字號”也不過在標定的兩枚魚雷外,另有兩枚備用魚雷;而“元字號”等四艘魚雷艇由於噸位較小,則只有一枚備用雷。因此,還有更重要任務在身的黃鐘瑛對魚雷的發射,絕對不敢掉以輕心。
決戰的時刻終於來到了。同樣以無比的靈巧穿過“筑波號”火力攔截網的“宙字號”魚雷艇也進入了魚雷的攻擊範圍。在黃鐘瑛的指揮下,兩艘魚雷艇左右展開,實施兩舷夾擊。但黑岡帶刀畢竟也不是吃素的,“筑波號”適時調轉了方向,兩艇未能形成夾擊之勢,使得魚雷艇的第一波攻擊流產。不過,這一次的避讓只是讓已經確定的結果來得稍遲了一些。同時划過一個輕盈的弧線後,“地字號”和“宙字號”再次對因為轉向而慢下來的“筑波號”展開了夾擊。
剛剛進入魚雷高速發射的三百米距離的攻擊位置,兩艘魚雷艇便一前一後各發射了一枚魚雷。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躲開了“宙字號”發射的魚雷後,“筑波號”再也來不及避讓來自15度提前角的“地字號”魚雷的攻擊,魚雷如同死神的戰斧,準確擊中了艦體的中間部位。由於魚雷巨大的爆炸力恰巧引爆了“筑波號”上的預備彈藥庫,隨之而來的是又一陣更加劇烈的爆炸。僅僅三分鐘後,船體已經被炸成兩截的“筑波號”巡洋艦與艦上的黑岡帶刀和其餘251名鬼子一起,帶著濃煙烈焰迅速沉沒在台灣海峽之中。
第二部怒海潮生第七十章血染澎湖灣
大海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昏黑,令人望而生畏。洶湧的海浪在與船的不斷撞擊中,發出一陣又一陣或如萬馬奔騰、或如森林呼嘯的轟然之聲。此刻,如果不是寥廓的天穹上還有一彎高高斜掛的新月和無數發散著清冷光輝的星星,真怕是讓人難以分辨得清楚哪裡是水、哪裡是天。
又是一個小山似的浪頭咆哮著撲將過來,四下飛濺的浪花將始終與嚮導老陳共同挺立在船頭的孫寶義再次澆了個透心涼。
“這位軍爺,船頭風高浪大,您還是退下去歇息一會兒吧!”抹了一把臉上又咸又澀的海水,這個身體極為結實、大約四十來歲的樸實漢子對著臉色微微有些發白的孫寶義建議道。
“啊,不用了,這點兒風浪我還經受得住!老陳,這裡離澎湖還有多遠?風浪一直都是這麼大嗎?”
“不算太遠了,後半夜鐵定能到。過了這道黑水溝,風浪就會稍微小一點兒。也幸虧是現在這個時候橫渡台灣海峽,否則等東北季風起來了,再想這麼走可就不成了!”回答完孫寶義的問題,心中一直充滿好奇的老陳又忍不住“嘖嘖”贊道:“軍爺,你手底下這幫弟兄還真行。像這麼大的風浪,如果不是我們這樣慣在海上討生活的人,根本就經受不住,即便沒被嚇趴下,也大都會吐個一塌糊塗。可這些弟兄即便在剛才那麼危險的時候,也愣是沒有一個人面露懼色、隨便亂動。真不知道,你這兵是怎麼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