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張金亮看著一直返工的狗蛋也怪可憐的,就順便告訴了狗蛋一個小訣竅,那就是萬一整塊版上有哪個字刻錯了或者刻的不好,可以直接把他挖掉。再用膠水補上一個字。
實際上張金亮的選擇是正確的,活字印刷一直到近代才在中國普及。其原因是各種各樣的。第一個字庫的準備時間太長。元初地王禎在任宣州旌德縣尹時(1295),令木匠?)而工畢,”王禎用這批木活字在縣尹任上試印了《旌德縣誌》,“約計六萬餘字,不一月而百部齊成,一如刊板。王禎利用了地方政府的財政力量,製成一批木活字,印出了書,又寫出了《造活字印書法》。事先雕造一套活字,用了兩年地時間;而印一百部縣誌,不到一個月。清代翟金生為了復活泥活字技術,竭盡全家資財,費時三十年(當然,這漫長的時間裡有對泥活字製備技術地重新摸索),才完成了印前工序準備。當代的孫壽齡先生和尹鐵虎先生,為了再現泥活字的製備技術,也分別花費了三年和兩年的時間。即使不把工藝摸索所花費的時間算入活字製備的“正式”時間,印刷作坊或者個體印刷者要製備出一副印刷活字,也要很大的工作量、很多時間。至於清•;雍正的武英殿銅活字、乾隆地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那是皇室動用了國家的財政力量並徵調全國地能工巧匠,普通的民間作坊不可能與之相提並論。
另外活字印刷中的排版,檢字,排序,歸位等工作對工人的要求非常高,而不能象狗蛋他們的木工廠一樣,一個不認識字的老木匠都可以製版。再說活字也不容易排版整齊,很容易凸凹不平,還容易鬆動。
就是到了近代,鉛活字印刷業中為了版面平整,也經常採用活字排版,而後翻紙型,再倒出整體鉛版,來保證的。並且現代也沒有人願意再把排過版後的活字分揀歸位,而是直接送入熔爐,重新鑄字。
張金亮這次準備發行的糧票其實就是一種代用貨幣,採用這種代幣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中國古代除了銅錢作為貨幣以外,還使用糧食,布匹,絹,絲等物品作為代幣。但是這些東西體積龐大攜帶不方便,計量也不準確,無法體現其真實價值,很容易讓生產者吃虧上當。
現在銅錢大幅度貶值,已經失去了作為交易基準單位的價值,而在山寨作為交易基準的就是糧食。平常山民之間的交易,山寨政府的稅收都非常的不方便。隨著山寨的發展和經濟活動的日益活躍,改變這種狀況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依照大糧倉現有的糧食儲備,小範圍的發行以糧食為基準的代用貨幣是比較現實的,這樣可以促進山寨內部的商品流通,增加山寨的稅收,當然流通越多,張金亮收的各項專利費也會越多的。
但是這種代幣有一個先天不足,它在山寨這種小地方發行是非常適合的,但是範圍再大點,就無法體現其真實價值了。因為各地的糧食品種,產量都各不相同。運輸成本也不同,再用貨幣和糧食掛鉤就不是很合適。但是通過這次發行糧票,可以為以後發行貴金屬本位的紙質貨幣打下堅實的信用基礎,積攢大量的實際操作經驗。
再正式發行這種代幣之前,大糧倉和山寨的政府,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宣傳活動,並指出,以後水管會收稅和收水費都不在收糧食,而只收糧票,統一到大糧倉結算。
為了配合這次發行代幣,統一混亂不堪的各種計量單位,避免發生糾紛,並使各種計量單位之間能夠換算,張金亮經過和學生們研究,並通過議會批准,開始在山寨強制推
准尺為基礎,新的標準計量單位。
標準尺已經在山寨使用了接近兩年的時間,其實用性遠遠超過以前混亂不清的各種尺度。成為了山寨居民解決長度糾紛的唯一依據,它的使用,也為這次標準計量單位的推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以前使用的漢制,晉制計量單位和新的標準計量單位將並行使用,但一切文書,文件,以及官司糾紛,都以新的標準計量單位為基礎。
新的計量單位以尺為基礎,10尺為一丈,千尺為一里(的漢制里遠近差的不是很多約合300。)1尺等於10,一10分。(外面的尺1尺大約.之間)
面積基礎單位為:平方標準尺,
重量/權衡(當時還沒有質量)法)基礎單位確定為:標準石,1標準石為1立方尺冰點的水於27KG,基本上和山外使用的漢石重量差不多),1石等於10等於百兩(約等於270/兩,山外一漢石等4等於120等於1920。等於4608銖,每銖約等0.58,而晉的權衡很混亂,留到今天的權衡實物有一斤等於393.348克217克.258.克234不等,所以這個時候,外面到是流行漢制斤。1漢斤大約等於220克),等於千銖(27克:這個單位)千石為一屯。(一個糧倉,大約可以裝27噸糧食)
地積單位為:標準畝,1標準畝等於100方標準丈(合900平方米,而現在外面地畝有大畝小畝之分,大畝大約合500~560方米。)
容積基礎單位為:標準斛,1等於1立方尺。1等於10,1斗等於10升(大約合270ml和外面的1升合220ml相差不大。)
角度單位為:度,一圓周為360,對應360天。
為了推行這次計量單位改制,山寨又成立了標準計量局,專門負責推廣使用新式的標準計量單位。對因此而產生的糾紛,作出行業判定,讓現在暫時擁有審判權的議會進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