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79頁

    杜偉跪地磕了三個頭,泣聲道:“‘影三’保證完成任務。”

    羅靈風嘆聲道:“下去吧!孫海在等你,在海上航行的時候,千萬注意要多和孫海交流,學習他的經驗和技巧。”

    杜偉道:“公子保重,等我的好消息。”

    羅靈風見杜偉遠去的背影,灌了一大口酒,心中默念道:“保重!‘影三’。”

    其實,羅靈風並不希望杜偉去冒這個險,可是扶桑是司馬懿的一個突破口,無論如何都必須派人去。

    然而,杜偉是最佳的人選

    第一、他忠心。無論是誰都不可能從他的口中套出一件私密。即便是死.他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第二、他水性好,悟性高,學的快。在羅靈風出征回來的時候,就讓他去跟孫海、秦愷等人學習築船技術。這兩個月的時間,他已經學會了建造輕型海船,雖然不象“騰飛巨艦”那麼威武.但也能載五十餘人過海。

    第三、他個子矮,和短小的扶桑人有幾分相象,只要刻意裝扮一下,相信可以跟扶桑人有八分的相似。  

    第四、他聰慧伶俐,反應敏捷,口舌如花。他還有一項活命的本領。他這本領,人人皆有,與生俱來。只不過有的人不敢做,不屑做,不會做,不能做,但他會做。無論是再卑鄙,在下流的招式他都無所碩忌。

    第五、他年輕,語言天賦極高,這一點最重要。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語言是他們最大的障礙,若語言不通,什麼事情也幹不了。羅靈風沒有野心,他在暗處的力量只是為了自保。因此,可以相信的人並不多。他手下的人幾乎各個都有三十歲以上。人到了三十,要想從新學一門語言,可以說是難上加難。眾所周知,幼兒的語言天賦最好,但羅靈風總不能讓一個幼兒去扶桑調查。而在羅靈風的親信里。杜偉是年齡最小的,經驗也是很豐富的.接受語言的能力自然也是最好的。

    基於上述幾點,羅靈風不能不派杜偉前去。

    羅靈風揉了揉有些發漲的頭.高聲道:“王劍.你過來一下!”

    在三樓偏房,研究資料的王劍走了出來,“公子,有事嗎?”

    “把所有江東的資料給我拿來。”已輕處理好了扶桑,羅靈風利馬向賈詡告之的另一條線索查下去。  

    江東也是劉備軍關注的主要的一點,因此,資料特別的多.羅靈風整整花了兩個時辰才將它們看完。

    這些資料大多都是戰報,江東孫權的倒施逆行已經使得江東天怒人怨,四大家族那豐厚的資產已經成了孫權剝削的對象。

    長江北岸的關羽軍開始做暫時性的撤退。

    看完了這些,羅靈風腦中只有四個字:

    “江東亡了!”

    3-340下卷 第340章 兩條線索 下

    江東亡了,對羅靈風來說的一件好事,有了江東,也就等於又多了一個寶藏,一個糧倉。南征的大軍雖然暫時撤退,但他相信過不了多久,這路大軍就會一鼓作氣的攻破建業,完全占領江東六郡。

    然而,羅靈風還有一點疑慮,不知道為什麼孫權在夷州的大軍至今沒有任何動靜,根據資料來看,孫權好來並不打算動用那一隊奇兵。

    “也許孫權是想讓他們在關鍵的時候發揮奇效吧!”羅靈風暗自得意的想道:“這一招奇兵確實很妙,倘若不是因為事先發現了這一點,我們的軍隊也許真的會中抬,但是現在這奇兵也只有掉入陷階的份。”  

    也許是司馬懿藏的太好了,羅靈風並沒有在資料中找到任何關於司馬懿的痕跡,不過,不明顯的蛛絲馬跡還是有一點的。孫權的心腹華歆和李德都有嫌疑。華歆已經由賈詡確認,知道他是曹操的間諜,李德卻神秘異常,據說孫權對他非常的信任,此人的才華謀略也有過人之處。根據種種跡象表明,李德很可能就是說服孫權謀反的主謀。然而.歷史上並沒有李德這人物,確實值得懷疑。

    想來想去還是特別注意一下為好。

    於是,就吩咐道:“王劍,回頭讓孫老二去一躺江東,如果有可能務必將李德的一切拾我探清楚,就算是他娘也不放過,要多少人手讓他自行安排!”

    王劍“撲哧”的一聲,笑了出來,道:“就讓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去吧,他們經常和老二合作,配合的非常跌契。”

    “好。就讓他們去!……順便讓堂下的夥計抄幾個小菜上來!連續幹了兩個時辰,肚子都快餓貶了。”羅靈風自我抱怨的說道。

    王劍沒好氣的看著自己的這個主子,一臉的疑惑.都三十幾的人了。還有那麼多種性格。時而是一位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無雙智者,時而是一位統兵作戰無往不利地絕世將帥,時而又是一個思緒古怪想法特別的天才發明家,更奇怪的是在有些時候還會露出小孩子的可愛一面。實在是太過詭異。  

    “也許這些全部都是公子的性格吧?本領強的人幹什麼都很出色!”王劍最後只得出了這麼一個答案。不過也好,跟著一個這麼有本事地主子。即不用擔心會餓死.也不用擔心生話會無聊,至少公子是真心待我們好的。

    王劍想著,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手拿“金絲寶甲”的影三。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7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