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36頁

    曹操這時才發現司馬懿的才華,仔細注視其一下後,頓感不喜,善於觀人的他,對於司馬懿這種奇特的相貌,自然不會太過於恭維,狼顧鷹視,一臉煞氣就是對司馬懿最好的評價,這種模樣給人的感覺,往往都不會有好的印象。

    不過曹操對司馬懿恭敬的回答,還是滿意的,大笑道:“仲達所言甚是,是操眼花了,如此大才居然放之不用,乃操之罪也,現命仲達為主薄。”

    司馬懿不動聲色的上前拜道:“謝丞相賞識,懿一定竭盡所能為丞相辦事。”

    曹操微微皺了皺眉,怪異的望著司馬懿,腦中不知道想些什麼。

    荀攸想了一會兒,反對道:“此計不可行也。”

    曹操疑道:“為何?”

    荀攸閉目沉思許久,出言道:“此計太險,第一路、昔年遼東鮮卑三族集起十萬精兵,攻打涼州,被羅麟用計幾乎全數坑殺,逃回去者不過十幾余騎,從此鮮卑族稱羅麟為‘惡魔使者’,要想他們出兵恐帕很難;第二路、數年前,羅麟領軍南下深入南蠻腹地,大勝而回,南蠻諸族紛紛投降,以羅麟之智,決不可能留下南蠻這顆毒瘤;第三路、據探子來報,在前兩年,羅麟曾親自前往羌族,具體情況不知,不過依攸愚見與羌族結盟不失為良策;第四路、沒有意見;第五路、萬一劉備軍譴一大將,出武關,由郟下過鵲尾坡占領新野、棗陽,掐斷後路,那時這一路大軍將會全軍覆滅。”  

    司馬懿反駁道:“鮮卑族稱羅麟為‘惡魔使者’,可見對其有著深仇,只要勸說得當,則必可成事,南蠻貪心無度,只要多給些金銀即可,羌族與漢族,歷代血仇,從武帝開始就不斷攻打羌族,無論是大將李息,還是太守馬援都給羌族帶來了血的教訓,只要這三路一反,劉備從哪裡變出大軍來占領新野和棗陽?”

    一時間,議事廳一片沉寂,謀士們都仔細的權衡著這個大戰略的利弊,而荀彧、郭嘉更是緊皺雙眉,雙目緊閉,不停的計算。

    曹操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他望了望一直沒有說話的賈詡一眼,問道:“文和以為如何?”

    賈詡頓了一下,用他那向來自保的口吻答道:“或可一試!”

    曹操靜靜的思考了片刻,笑道:“今日會議到此為止,傳令下去,全軍做好出征準備,具體的行動容操再三思一二。”

    當夜,丞相府書房中,郭嘉跨門而入,曹操忙問道:“奉孝有何教我?”

    郭嘉看著曹操,嘆了口氣道:“雖然嘉仍然認為全力攻宛才是正策,不過明公或許已決定採納仲達之策了吧?”  

    曹操深深的看著這個自己最喜歡的謀士,郭嘉看人永遠是入木三分,顯然他猜對了曹操心中的想法,和郭嘉一起征戰多年,曹操從來不需要告訴郭嘉自己的考慮,因為在這之前,郭嘉早已明白了曹操的考慮,並為之設定了最佳的戰術。

    “那麼奉孝對於仲達之策有何疑慮麼?”曹操輕輕的問。

    “仲達之策雖善,為保萬全,嘉建議主公調上將駐守弘農,洛陽,以防劉備破釜沉舟。”

    曹操點頭稱善,既然郭嘉同意了,他馬上命人請另一個人來後堂議事。

    丞相府書房中,曹操、郭嘉在等一個人,一個在他的軍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人,那人就是——荀彧。

    在曹操的軍中荀彧永遠是第一把手,無論是郭嘉還是賈詡都無法代替荀彧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荀彧對於曹操的重要,就等於現在的羅靈風對劉備的重要一樣。如果劉備沒有羅靈風那他現在還是一個小小的新野太守,如果曹操沒有荀彧那曹操絕對不能夠當上他的丞相,也許早就消失在了歷史中,不說曹操的謀士名臣,如荀攸、程昱、郭嘉、鍾繇、劉曄等都是荀彧推薦,就在整體戰略方面,也可以說都是荀彧來協助曹操規劃的。  

    徐州復仇戰中,如果不是荀彧處變不驚,指揮若定,極其準確的洞察了形勢,與文武雙全的程昱合力保全了鄴城,范,東阿三城,那曹操即將會落得無家可歸,領軍流落街頭的地步。

    濮陽之戰,若不是荀彧提議暫緩攻打濮陽,曹操就會由於無糧被呂布所敗,又豈能收得無任何大志,只想保族人平安的許褚,以至後來將呂布趕出袞州?

    數年後,若不是荀彧在最恰當的時候提議曹操迎接獻帝,完成了曹操日後能夠成為群雄之首的最重要的環節,曹操豈能搶在李傕,郭汜的追兵前,救下獻帝。

    袁紹雄居北方,曹操不敢與其交戰,還是荀彧提出了“四勝四敗之論”來說服了曹操,堅定了他與袁紹決一死戰的決心,雖然後面還有郭奉孝的“十勝十敗之論”,但荀彧的“四勝四敗之論”是郭奉孝的“十勝十敗之論”是總和,其中的精妙之處,遠勝於郭奉孝的“十勝十敗之論”。

    官渡之戰前期,曹操實力遠遜於袁紹,兩軍交戰,敗多勝少,最後,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軍中不但無糧,有些士兵就連鞋子都沒有,赤著腳上陣殺敵,曹操無奈,心力憔悴下,便想退兵認輸,眾人勸說無用,還是荀彧的一封書信,短短几字之語,勸住了曹操的極其錯誤的想法,才有了日後官渡之戰的勝利。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3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