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路軍議 (三更)
渤海郡的治所所在南皮距章武不足三百里。當徐晃、太史慈、呂蒙等統率著分別由徐州的下邳、琅琊啟程的近十萬大軍趕到南皮同張遼所部匯合後,不久也就接到了我派快馬傳來的向幽州進軍的軍令。作為東路大軍主帥的張遼馬上傳令由管亥出任大軍前鋒、率領著一萬步卒首先開拔向幽州進軍,自同徐晃、太史慈統率大軍主力隨後跟進。鑑於呂蒙做事一貫的沉穩、細緻,張遼委任呂蒙統率後軍,這其中包括呂蒙原屬的車營(投石車、弩車)、徐州軍中唯一的一支五千兵卒的橫刀軍、以及糧秣、輜重軍;呂蒙也名副其實的成為了一支‘雜牌軍’的主將。南皮城由呂威璜等留守、並協調下一步的糧秣、輜重供給。
張遼進軍的途中,就接到了我由於西路軍進軍受阻而轉令其全力進攻、由策應變成主攻的軍令。因而,張遼也催動大軍加快了行軍的速度向章武城開進。
此時的章武城內,由紀靈、趙睿、沮鵠所率領的五萬援軍已經趕到多日了。為了防守即將臨近的徐州軍的進攻,以紀靈為主將的援軍到達章武后就加緊了對城池的修繕、布防,緊鑼密鼓的作著戰前準備。說起來增援章武的幽州軍的一正二副三位主將,完全可以用老中青三代來形容:已經年近五旬的主將紀靈,乃是當年黃巾亂起就跟隨在當年的第一諸侯袁術身邊的重臣;為袁術成為當年的第一諸侯立下了汗馬功勞,亦多次的在危難之時救下了袁術的性命,是‘袁氏’嫡子袁術不折不扣的第一嫡系將領。而趙睿則是在一年前冀州之戰後,僅餘的未曾戰死、或投降的幾名袁紹麾下大將之一。至於目前年紀才僅十八歲的沮鵠,乃是袁紹麾下的第一智者(不是第一親信,原來的第一親信應該是現在已經身在成都的審配。)沮授的長子;頗有乃父之風的沮鵠在幽州頗受重用、年紀輕輕就出任了大軍的副將。
算一下現在幽州方面出戰的將領實力也算不弱。不僅有老一代的紀靈、中生代的趙睿,尚有新生代的牽昭、田豫、沮鵠。另外,留守薊城的將領尚有河北四柱之一的文丑、以及能力不俗的呂曠、呂翔這對孿生兄弟。如果不從多方面加以謀劃,讓幽州的‘袁氏’完全的龜縮起來固守,北征幽州還將是一場纏人的持久戰也說不定呢?
一個將軍一個令,一個和尚一本經;這句話恰是幽州軍東、西兩路將領表現的真實寫照。與西路幽州將領首先求戰的表現相反,東路以紀靈、趙睿、沮鵠為主將的五萬幽州軍卻完全龜縮在章武城中,對已經首先逼近章武城的徐州軍前軍管亥所部根本不加光顧,只是四門緊閉、刁斗森嚴的一心一意的想嚴防死守。
隨後趕到的大軍主力落寨紮營後,眾將聚集在中軍大帳中商議起了當前的軍情。秉性剛烈的太史慈撫著頜下蓬髯首先說道:“主公的西路大軍攻擊受阻,我等已經接到由策應變為主攻的軍令。可是,自我軍兵臨章武以來,城內的幽州軍既然沒有利用前軍管亥長途行軍軍心疲憊、且兵力稍弱的機會搶先討戰,以收挫敵銳氣的效果;那麼爾等很可能就要抱著龜縮不出的態度固守章武了?如果這樣,我軍還真是難以速戰速決。彰武城內畢竟駐有五萬多的守軍,我軍想攻下彰武城也並非輕而易舉之事。”
多年的統軍在外已經成熟、老練許多的坐主帥位置上的張遼點著頭說:“子翼將軍所言不錯!如此一來我軍的攻擊速度同樣也要受到遲滯。明日我軍先進抵城下叫戰,觀察一下城內的動靜。如果真像我等估計的那樣爾等不會出戰,那麼我等還真要商議出一個實用的攻城辦法;否則就會如子翼將軍所言的一樣,我東路大軍亦會被阻擋住而難以進取。”
已經早就融入了徐州集團的原黃巾第一悍將管亥插言道:“後軍不是還有子明(呂蒙)將軍所統領的車營嗎?我等何不等子明將軍趕到後,效仿當年大都督(青、冀大都督賈詡)攻取渤海時的辦法?以投石車和弩車相配合步卒攻城。”
張遼搖了搖頭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年的渤海城已經處於了軍心離散的狀態,故而大都督可一戰輕取渤海。然此戰卻有些礙難。其一是城內屯有五萬之眾的兵卒,實力非同一般;此時已經到了‘袁氏’生死存亡的關頭,爾等必然會竭盡全力的死戰。其二乃是彰武城地勢頗高,我軍處於仰攻狀態;今日臨城觀敵時某曾估測了一下,由於是佯攻,投石車和弩車的攻擊距離如果想夠到城牆,很可能就得要進入到城內弓箭的覆蓋範圍之內。這樣一來,由於操控投石車和弩車的兵卒要受到城內弓矢的打擊,其攻擊效果同樣會大大的受阻,難以發揮到預想的作用。”
性情稍有些急躁的太史慈皺著眉頭說道:“既然文遠將軍已經有所估測,想來必不會錯。這還真令人煩心了!城內的主將紀靈雖然能力一般,但畢竟是要早於我等多年出道的沙場老將。其如果下決心的固守不出,我軍不拼著損失些兵卒還真難輕易地攻下章武城;即使是拼著損失亦無完全的把握。這可如何是好啊?”
坐在那裡一直沒有說話的徐晃這時緩緩地說道:“所謂有一利就有一弊。彰武城地勢頗高其水層比深,我等不妨試著用土工掘進的方式攻擊……。”這時太史慈已經搶先打斷了徐晃的話頭:“公明(徐晃)將軍之言某不敢苟同。適才某已經說了,紀靈此人的沙場經驗要高過我等許多。其對彰武城的地理、地貌必已經勘查清楚,亦會防備我等採用此法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