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2頁

    讓盧植和蔡邕給王允和楊彪等寫信時,卻又卡住了。二人均說:王允乃逢迎諂媚之徒,與董卓極近不宜聯絡。我只好說:徐州在長安有暗探,查明王允多次密謀除董,只是做得隱秘而已。其乃是臥薪嘗膽、假意逢迎,藉以尋找機會鋤奸。二人聽後只好半信半疑的給我寫信,信中說明了二人的情況,並請求他們配合我。當然,老陶謙也上了遷都賀表並附上賀禮。

    一切準備都好了之後,我與典韋、郭嘉、陳群帶足了金銀細軟和半車糜家已試製成功尚未開始經銷的香皂,率兩百鐵衛又一次離開了徐州遠行。本來郭嘉身體弱,我並不同意他去。他卻說出了一大套的理由:其一、他自詡為我的影子。其二、他身體弱正應當:人挪活,樹挪死。其三、他要去會一會那位我倍加推崇的‘毒士’。灑脫如郭嘉者,也會因才智而治氣?我也就只好讓他去了。

    第二十二章 八水長安

    從徐州一路西行,沿途滿目蒼涼、流民盜匪遍地皆是,華夏大地正經歷著亂世的浩劫。路上我於糜家店鋪得密探傳信稟報:公孫瓚誣陷幽州刺史劉虞謀反,擒而殺之;並自立為幽州刺史,自封總督六州諸軍事。現在,公孫瓚正囤兵於幽冀交界,與袁紹之間的大戰一觸即發。

    而孫堅為了報前次被伏擊之仇,渡江進攻荊州,卻再次的誤中埋伏中箭身亡,其子孫策葬孫堅於曲阿,收攏殘部渡江移住江都,荊南遂歸劉表。江都乃廣陵治下,此時我本不應該對孫策不利的趁火打劫。但孫策乃是一位霸才;一個疏忽,其就會掀起風浪。因而,我讓密探傳信給坐鎮徐州的徐庶,讓徐庶安排人去招攬孫策,如果不允,即請其離開江都。  

    現在糜家的生意已經遍及天下,觸角甚至伸到了塞外,店鋪開遍所有的州城府縣。在徐州時,我同糜竺及糜貞商量後確定:實行一套系統兩套管理辦法。在糜家的各個商鋪和商隊中安插進密探,以掌柜、夥計等身份出現,對以胡明、胡亮為首的密探總部負責;而其生意上的業務則要對糜家負責。當然,還有專屬潛伏於重要人物身邊和州府的密探。

    途中經歷了數次有驚無險的拼殺,輾轉了月余終於來到了長安。為小心起見,我安排眾人分成兩批分別進城。我和典韋、郭嘉化裝成富戶,而陳群則用徐州使者的正式身份;可能是有司棣這塊不毛之地作戰略緩衝,長安城根本就沒有想像中的防衛嚴密,僅是象徵性的站了幾個兵卒在城門處守衛了事。

    陳群領著大部分鐵衛住進了朝庭專設的驛站,以正試身份出現。而我則和典韋、郭嘉帶著幾個鐵衛住進了糜家店鋪。沒辦法,誰讓我現在已經名震天下了呢!

    由於我的身份特殊,典韋受張昭指使,絕不允許我出去一步。因而,我只能等陳群等聯繫好了再出面。現在,好象我是大熊貓似的需要重點保護!其實,我此行也就僅是要見兩個人:王允和賈詡。見賈詡必須要在見王允之後,因為如果能招攬到賈詡就必須忙上離開長安。客觀的評價賈詡:其人就象一頭隱藏在陰暗處的狼,陰險而謹慎。沒有十分的把握,其不會有所行動。這種秉性,也就造成了其前期的四處飄零的原因。我必須要拿出絕對的實力和霸氣、以及具體的方略方有可能說服他。  

    三日後,陳群派人來通知我:他已經分別拜會了王允、張溫、朱雋等朝廷重臣。並與王允約好:傍晚後,將有徐州重要人物去司徒府單獨拜見與他;王允也答應會在府內等候。陳群為謹慎起見,並沒又說我親自來了長安;他還是對王允不太信任。陳群向王允等只提出了關於委任陶謙為徐州牧的要求,並沒有提出我對江東的計劃。這件事,需我同王允親自面談。

    傍晚時分,我帶著郭嘉、典韋在領路的密探帶領下,乘車來到了司徒府。通報後,由一個管家摸樣的人領了進去。司徒府很大,顯得富麗堂皇的。董卓面前的紅人嘛!當然要顯得氣派。

    書房門前站著一位藍衫儒者,年過四旬、三綹鬍鬚、目光靈動、從外貌上看顯得儒雅而多智。在管家摸樣的下人告訴我‘那就是王大人’後,我快步上前一揖到地:"當面可是司徒大人?徐州刺史陶公之子偏將軍陶商見過大人!"我之所以未報別駕而報偏將軍,就是讓他想起我強橫的武力和統軍能力;亂世拳頭為大。

    王允看到一個年少公子到來,也已經想到了是我。就忙還禮說到:"大公子免禮。老朽曾聞溫侯言:天下英雄唯陶商與布也!思之大公子當為一孔武粗豪之人,雖知乃一儒雅俊朗之佳公子也!以老朽觀之:溫侯當以一‘英’字稱之,而大公子當以一‘雅’字稱之。大公子快請進!"老傢伙說話就是圓滑!否則,也不會以後把董卓玩得團團轉。

    我與郭嘉被王允讓進書房、落座,典韋則站在了我的身後。王允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郭嘉和典韋笑著說到:"前日陳群先生與老朽言:欲為陶公謀州牧之位。此事極易耳!太師與諸位大臣均屬意於陶公,不日將下旨正位矣。何需勞煩公子千里來訪耳?"無怪乎讓董卓也上套了,說話滴水不漏。暗自讚嘆著的我亦含笑說到:"此事乃州府公事,自有陳先生同諸公等斡旋;然商卻非為此事而來。商微服簡從而來,乃有兩件大事需與大人商榷。"

    王允望著我微微的點了點頭:"大公子可試言之。"我馬上回答說到:"商此來乃一公一私耳。然私事易辦,故商先言之。"我頓了頓,見王允在等待著下文,就接著說到:"商母早逝。然家母有一甥女遺於河東郡,商多方打探得知:數年之前,大人於河東見其孤苦而收養於府。故,商厚顏以詢之。如在大人府內,望大人賜還,以償商之兄妹之情。"我就是要故左右而言他,先以此來以吊吊王允的味口。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