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葡萄酒釀製最大的問題就是釀製周期長,他已經為了尋求利潤最大化將陳釀期縮短至半年了,但這個時間他仍然浪費不起。
若是在陳釀的過程中酒品出現變質,對寧修來說將是極大的打擊。
故而他命人定期檢查酒樣,確保不會出現意外。
現在已經接近半年的陳釀期,寧修迫不及待的想要嘗嘗葡萄酒的味道了。
七郎用木托盤托著幾隻瓷瓶、陶罐走到寧修身邊,好奇道:「三哥,這酒真的釀好了嗎?」
寧修淡淡一笑:「從時間來說是差不多了,不過還需要品嘗後才能做定論。今後你便做我的品酒師吧。」
「品,品酒師?」
七郎直是有些發愣,他雖然已經習慣了時不時的從三哥的嘴裡蹦出一些新奇的詞語,可乍一聽到這些新詞還是會覺得好奇。
「恩,就是專門檢驗評定葡萄酒成色的人。今後咱家葡萄酒量產後,肯定需要一個專業品酒師的。」
決定葡萄酒品質口感的因素有很多,葡萄本身的品質,當地的氣候,貯存釀製條件都會影響到葡萄酒的口感。
哪怕是同一批葡萄酒,因為木桶的個體差異,口感也會有所不同。
品酒師需要做的就是將不同口感的葡萄酒區分出來,並進行定級。
寧修的計劃是將葡萄酒的等級分成五級,等級越高定價越高。
這樣一來可以細分市場,鎖定不同的目標人群。
葡萄酒可是被他寄予厚望的拳頭產品,絕不能出現任何的意外。所以品酒師必須從他最親近的人中選。
老爹年紀大了,品酒多了不好,十郎還太小當然也不能做這份工作。
想來想去,寧修發現能夠勝任這份工作的就只有七郎了。
「三哥,我光喝酒就行?」
寧修翻了記白眼:「當然不是光喝酒那麼簡單,你需要評定葡萄酒的品質,並對其進行定級,我準備把葡萄酒的品級定為五等,不同等級的葡萄酒售賣給不同的人,當然價格也會有較大差異。」
「我真的行嗎?」
七郎怯怯的問道。
對此,寧修也曾有過猶豫。
但凡事都有第一次,如果他不讓七郎去嘗試,怎麼知道他一定不行呢?
後世的那些專業品酒師也是從零開始的啊。
何況他讓七郎做的只是根據葡萄酒的品質口感定級,並沒有太多苛刻的要求。
寧修覺得以七郎的能力是一定可以勝任的。
至於葡萄酒的包裝嘛,寧修決定使用瓷瓶和陶罐。
在後世談起葡萄酒,所有人都會毫不猶豫的想到玻璃瓶包裝,仿佛紅酒只有玻璃瓶包裝似的。
實則不然。
在玻璃沒有制出的年代,歐洲普遍使用陶罐包裝葡萄酒。陶和瓷有一個好處,不會和葡萄酒發生任何的化學反應,從而影響葡萄酒的口感。
在這一點上,玻璃也是同理。
後來之所以玻璃瓶替代了陶罐,成為了葡萄酒的標配包裝,一是因為玻璃量產後價格更為便宜,可以節約成本。二是玻璃瓶可以看到葡萄酒的顏色,給人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
而在這一方面,不論是陶罐還是瓷瓶都要遜色很多。
雖然只有這點差距,但就是引發了葡萄酒包裝的革新。
寧修當然也想用玻璃瓶包裝,但製作玻璃不是拍拍腦袋就能完成的。
身為化工博士的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製作高品質玻璃的困難。那些穿越中的男主角拍拍腦袋就能做出玻璃實在太扯淡了。若論製作難度,玻璃比水泥難出了許多倍。
在沒有玻璃的前提下當然要選用替代品,陶罐和瓷瓶就是最好的選擇。
之前提到在歐洲瓷瓶、陶罐比之玻璃的兩個劣勢,在大明實際上只存在其一。
價格方面的劣勢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大明本就善於製作瓷器、陶器,成本無非就是陶土、釉料以及加熱時候的木柴罷了。
之所以瓷器、陶器到了歐洲會翻數倍價格,一是因為物以稀為貴,歐洲本身很難做出精美的陶瓷器,只能從大明進口。二是因為高昂的運輸成本,運輸瓷器基本走的是海路,一趟走下來成本高的令人咋舌。
這些成本都會轉嫁到瓷器、陶器的價格上。
綜合以上因素,陶器、瓷器在歐洲才會那麼昂貴。
但在大明不存在這些問題,細算一算,可能用陶器和瓷器包裝葡萄酒比用玻璃成本還要低。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兩種包裝不能從外面看到葡萄酒的顏色。
但這其實也不算什麼,畢竟中國的米酒、白酒都是用的陶罐、瓷瓶包裝。國人百姓已然習慣。
在寧修的示意下,七郎將一隻瓷瓶取來,站在寧修身邊等候。
寧修深吸了一口氣,啟開了柞木桶上的木塞,用一隻特製的酒提將酒從柞木桶中舀出來,再小心翼翼的倒進瓷瓶之中。
這可是釀成的第一瓶葡萄酒,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
寧修為自己和七郎、十郎各倒了一杯,笑聲道:「快嘗嘗吧。看看味道如何。」
十郎雖然年紀尚小不能喝太多酒,但一杯還是沒啥問題的。至於七郎和寧修就更沒有啥可顧忌的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知府的心事(第三十六更,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