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92頁

    此一役,威名遠揚不敢說,至少是打出名號了,鬼見愁的倭寇,在楊家軍手下成了愁見鬼。說來也怪,同是一脈狼兵,到了楊長帆手下跟衛所軍士與江湖募兵一混雜,竟是被扣上了楊家軍的帽子,一時之間聲名鵲起,由於其鬼神莫測的「何以特俺的日旺」戰術,一個月內,名聲直壓老牌勁旅俞家軍。

    杭州府衙,高層會議,督軍趙文華主座,巡撫胡宗憲次席,總督楊宜抓緊機會端茶倒水。趙文華的表情可謂是喜憂參半。

    喜,自然是楊長帆的捷報,這小子當真有一套,人油嘴甜能幹活,有坊就出銃,有人就起兵,在各方面都求救的情況下,這小子竟率領剛募集不久的兵解了紹興之圍,搞掉了十餘鬼倭,還送來了五個活口!

    鬼倭,這是一個新的名詞,用來描述最可怕的倭寇。

    也就是現在在浙江流竄的這一批。

    憂的是,楊長帆雖然重創了他們,卻並未消滅。剩餘四十鬼倭一路北上,撞到兩百人內的明軍就干,超過這個數字就跑,不劫財不好色,專干縣衙衛所,好似生來就是為了取明軍性命。一個月內,這幾十鬼倭的刀下亡魂已然過千,然而除紹興府城外那一役,鬼倭傷亡為零。

    若不是楊長帆成功殲滅一批,證明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怕是真以為他們是鬼了。  

    雖然只有幾十人。但東一下西一下的搞,誰也受不了,更麻煩的是這些事根本沒法往上面報。不管是軍部還是皇上,再不了解民情。也會算數,知道40人殲滅一千人是多麼不可理喻的事情。

    這就是游擊戰的可怕之處,在單體戰力足夠強大的情況下,你縱有百萬大軍也只能幹著急。

    三人所謂商議決策,其實就是在看趙文華的臉色。

    楊宜看清了前車之鑑,確定了自己不能有任何主見,趙督軍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因此談了半天,沒有一句有任何意義的話。都是「這個恐怕不太好辦。」「不知xxx意下如何?」「我剛來,還不了解情況。」這樣的話。

    車軲轆話轉多了,趙文華也忍不住了,指著楊宜怒斥道:「你是總督啊!你幹什麼來了?」

    楊宜滿臉委屈:「下官深有自知之明,絕無安邦定國之才!趙督軍罵的好!可下官也只能挨罵,不知道該怎麼做!」

    趙文華此時有些後悔了,搞來搞去最終搞來了這樣的人,光聽話不做事要你何用!

    「走吧走吧。」趙文華煩躁擺手。

    「多謝趙大人!」楊宜立刻起身作揖道,「若有決議,下官立刻籤押!」  

    「走走走!」

    楊宜樂呵呵逃走。他是打心眼裡希望趙文華彈劾自己。別是太重的罪,不稱職沒能力就夠了,讓自己回南京戶部該幹嘛幹嘛。這渾水可不是自己這號人趟得起的!

    「汝貞意下如何?」趙文華氣仍未消,轉而投向了胡宗憲,這位可是自己早已選定的總督,早晚輪到他,他如果也拿不了主意,這事就又要重新談了。

    胡宗憲其實也早有主意,當即說道:「我軍是虎,倭寇是蟲,虎是抓不住蟲的。」

    「那該如何?」

    「趨蟲捉蟲。」

    「說人話。」

    「遣楊參議瀝海軍一路追殺。方可平鬼倭。」

    趙文華微微一品,還真是有那麼點意思。簡單直給,又不勞民傷財。不過這裡面還是有麻煩的:「楊參議……是文職吧,做的畢竟還是工部的事情,這種差事還讓他做,怕是說不過去,他本人也會有怨言。」

    胡宗憲緊跟著說道:「可遣宣武將軍,楊參議必同往。」

    「何理?」

    「長帆、取義私交甚密,二人必知,若是龐取義率軍追鬼倭,有去無還。故若龐取義前去追擊,楊長帆恐他陷入危境,必遣瀝海軍同往。」  

    「甚妙啊!」趙文華這才興奮起來,「楊參議既然有能耐,也不要只保著紹興了,外面也要去!」

    「其實此法還有另一重深意。」

    「快快說來。」

    「我總在想,瀝海是不是離您太遠了,楊參議手中的東西,是不是又太多了。」

    「……」趙文華神色一動,這問題其實他自己也想過,不過楊長帆行事老實,該貢的都貢,做事又快又好,實在挑不出毛病。

    「還有……」胡宗憲沉聲道,「紹興戰勝鬼倭的那批人,百姓既不稱他們為瀝海兵,也不稱紹興兵,而是稱楊家軍。」

    趙文華微微皺眉,這兵可是工部養的,軍部管的兵。

    與傳統的俞家軍不同,楊家軍起勢太猛,人員也太雜,這批軍隊好像是突然冒出來的,如果有一天楊長帆不在,換一個人過去,怕是很難調動使用。

    更關鍵的是,這個軍隊太強了,又多為異族,難免令人生畏。

    「汝貞一步棋,果然是深謀遠慮啊。」趙文華這才嘆道,「此法亦可探探楊長帆是真忠還是假意。他若據兵不出,心疼這批所謂的楊家軍……」

    胡宗憲沒說話,只是默默微笑。  

    在他眼裡,楊長帆的確是個能人,然而自己卻看不透他。

    按理說,他與毛海峰該是死仇,可為何不殺他?反而厚待軟禁?

    按理說,一個舉人之子,該按照他弟弟的方式成長,為何他總能出奇招?

    按理說,人都是可以從他的行動看出他的目標的,海瑞要讓一切回歸正統,追求規矩法理;戚繼光力圖保家衛國,也不排斥發家致富;張經熱衷於手中的權力;楊宜只求無驚無險。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9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