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楊文義見此,直是笑。馬超不明,道:“楊將軍為何發笑?如今敵軍已兵臨城下矣,將軍還笑得出乎?”
楊文義道:“我笑,只因馬將軍何故動怒?我想軍師定早已胸有成竹之對策矣,馬將軍為何不聽軍師慢慢道來,再怒再笑呢?”
馬超心自是平靜了一些,諸葛亮道:“馬將軍休怒,將軍出戰自是令敵軍聞風喪膽,然兩軍相戰,死傷難免,難我軍援軍不足,與敵力抗,不如以巧計而敗之。況且以今局勢來看,夏侯淵、張合軍明知久攻難下我馮翊城,卻要以強攻力取,加快攻擊,你不覺得其中另有企圖乎?”
馬超道:“此中有何企圖?也許是曹操怪罪夏侯淵、張合等人丟失了高陵、涇陽、池陽等城,故下令命其等人來攻我馮翊城,以將功贖罪,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啊。”
諸葛亮道:“將軍此言詫異!如何真如將軍所言,其可引軍去攻取高陵、涇陽、池陽三城,為何卻偏引軍來犯我軍重兵把守之城呢?”
楊文義亦道:“軍師之意,莫非敵軍來攻我馮翊城是乃緩兵之計?其實敵軍乃在圍攻我馮翊城,是讓我軍未能及時出兵相援高陵等城,難道曹操已率軍取我高陵等城乎?”
諸葛亮道:“楊將軍所言正乃我所思。”
楊文義道:“如此看來,軍師現在如何拒敵?”
諸葛亮道:“此乃關鍵,故此我乃命焦觸領兵出戰,此必定會投魏軍而去,到時......”
諸葛亮與馬超、楊文義耳語了一翻。馬超道:“軍師如何得知焦觸一定會投魏軍而去呢?”
諸葛亮道:“此話得從前幾日說起,我乃想試此人是否對我大蜀忠心,我乃命其駐守北門,前日夜間,我心腹部將凌雲(本小說虛構人物),在城外擒得自敵將夏侯淵之人,此人持夏侯淵之信函來見焦觸。凌雲告知於我,我便將計就計命凌雲裝著是焦觸之,並放之與焦觸相見。”
馬超道:“所以我等要破敵軍,得從焦觸這裡切入。”
諸葛亮點頭允之。
在夏侯淵軍營中,夏侯淵對張合道:“張將軍,今夜我軍可攻破此城矣。馮翊城北門乃昔日焦觸將軍鎮守,焦將軍與我等取得聯繫,只要我軍從此而入,其必定會大開城門,我等便可引軍殺入城中。”
張合道:“可是大將軍,敵我兵力之上有所懸殊,以焦將軍所言,城中乃有不下於二十餘萬蜀軍啊,將軍有必勝的把握乎?”
夏侯淵道:“如今我等乃知已知彼,只我軍出此奇兵殺他個措手不及,縱是敵軍有數十萬軍之眾又如何?”
時至此夜,忽有兵入身夏侯淵道:“啟稟大將軍,蜀軍有動靜,據探兵回報,蜀軍從馮翊城北出兵,正殺奔我軍而來。”
夏侯淵等人立慌了,夏侯淵道:“此何人引軍?”
兵道:“天黑,未見其旗號。”
正在此時,又有兵入道:“稟大將軍,焦觸將軍使人送來密函。”
夏侯淵接來拆開一看,立愁下喜上,笑道:“來者乃是焦將軍引軍而來,是來投我軍矣。”
正說到焦觸,焦觸就到。焦觸入見夏侯淵,立跪拜道:“末將焦觸拜見大將軍。昔日蜀將馬超率兵來取馮翊城,末將兵少難敵,故詐降之,然末將未曾忘魏王之知遇之恩。今復見將軍,再歸國,定為大王誓死效忠。”
夏侯淵立來扶焦觸道:“將軍快快請起。昔日之事,實乃我等皆感慚愧,為何重提呢?只奈諸葛亮用兵如神,蜀軍兵強馬壯。”
焦觸立身道:“其實昔日大將軍有兩次可擒得諸葛孔明,可昔日將軍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