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7頁

    扶桑將手放到常恆手心,借著他的力道站起,明明不是第一次牽手,他卻從未有過地赧然。

    於是,甫站穩,扶桑便不自在地抽回手。

    常恆仿若未察,自然道:「走吧。」

    扶桑大窘,磕磕巴巴應道:「行,行,走。」

    他二人緩步出林,迎面正撞個兵士,急吼吼對他們喊道:「怎麼還在這兒?進城了!祝將軍要擺酒犒勞兄弟們呢!」

    饗軍宴上,旌旗高展。

    祝子梧與徐方對坐檯上,下望練武場。場中士兵團團圍坐,正傳酒分炙、不亦樂乎。

    忽一聲號角奏起,眾人都下意識向聲源望去。

    但見角聲吹盡時,一行紅衣士兵列隊而上,走至戰鼓前,各自取下腰間鼓槌,猛敲向鼓面,奏響三聲整齊的鼓點。

    緊接著,紅衣士兵們擂舞起來,急促的鼓點響成戰樂,練武場中的兵士伴樂而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樂聲與鼓聲迴蕩在武場,徐方舉起酒樽,對祝子梧道:「賢侄,老叔來敬你一杯……」他話還沒說完,便被祝子梧抬手打斷。

    只見祝子梧神情極為嚴肅地指向一個擊鼓的兵士,語氣森然道:「世叔,你可認識他?」

    徐方一怔,隨著他的指向看去,就見那人正擊鼓成舞,身若驚鴻,卓乎不群。

    他仔細辨認片刻,道:「這士卒是個本月才入伍的新兵,但在作戰中,表現英勇,我正準備拔他為百夫長。」

    祝子梧的神情卻未鬆懈,只吩咐左右道:「一會兒,你們去把那人叫來。」

    徐方奇道:「這卒有何不妥嗎?」

    祝子梧冷哼一聲,含混解釋道:「我最近一直在找個人,他本應去往慧州城,卻無故失蹤了半月有餘。」

    徐方更奇,納罕道:「什麼人,還要勞動你去大費周章地找……」

    祝子梧神色複雜地瞥了他一眼,恰這時,扶桑已遠遠朝這邊走來,紅衣招展,朝祝子梧咧嘴一笑,依稀還是年少時的模樣。

    祝子梧冷聲道:「你倒教我好找。」

    扶桑走近,吐了吐舌,主動道歉道:「不是故意失蹤教你難做的,實在抱歉。」  

    祝子梧冷冷道:「大祭司既不肯自己老老實實回魁城,那子梧便專門遣人送尊駕回去。」

    扶桑邊往前走,邊回頭朝常恆笑道:「阿碧,你剛才看沒看到徐方的臉色?又青又紅的!哈哈……」

    常恆嗯了聲,忽抬眼道:「那是他固守偏見,不是你的問題。」

    扶桑臉上的笑容倏忽淡了下去,神色落寞了瞬,道:「祝子梧說得其實也對,我留在這裡,不僅於大局無益,還得讓他們為我的安全負責,我確實不該因自己的私心給他添麻煩,失蹤這樣久……」

    常恆道:「你從未給誰添過麻煩,倒是因為你從來習慣先替別人考慮,反而招致了那些人的責怪。」

    扶桑一哂,插科打諢道:「沒想到啊,阿碧,原來我在你心裡形象這麼高大呀!」

    常恆直視他道:「我只是實話實說。」見他目光清澈,神色坦然,扶桑反倒先不自在了起來。

    他偏頭躲避常恆專注的注視,目光恰好落到了路邊樹叢中一隻怯生生探頭的小貓身上。

    扶桑俯身,逗弄那小貓道:「你怎麼在這兒?你娘呢?」

    那小貓喵了聲,竟也不怕他,反往他身邊湊。  

    常恆也蹲下來,低頭去打量那貓。

    一人一貓對視時,扶桑忽笑言道:「阿碧,你和它長得好像啊!」

    常恆抬眼,有些不解地看向扶桑。

    ——冬至大節,便是淆陰這樣的邊壤,家家戶戶也都竭盡所能地置辦飲食、歡聚一堂。是以他們這一路行來,街巷間皆是寂寥空落,唯見萬家燈火綿延。

    而天色漸沉,邊境的傍晚獨有一種蒼涼,讓人心頭湧起悲哀——

    扶桑只覺這一瞬在被無限地拉長著,他仍能聽見風撲簌簌拍打頭頂燈籠的響,仍能聞到鄰家院落里傳來的酒飯香,但這些於他而言,是如此地不相干。他兩隻腳還陷在半月前的血海屍山里,半身都仿若被沉凍於莽莽冰原下。

    可他的心,卻還是不合時宜地,輕輕地悸動了。

    常恒生得一雙杏眼,此時茫茫然抬眼,別有種清純的氣質,但他的臉部輪廓又生得很是凌厲,薄唇削鼻,俊得料峭,自闌珊的光下看,教扶桑心頭滋生出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扶桑盯著他的臉,許久沒再說話。

    常恆便也一直直視向他。

    被遺忘的小貓左瞄右瞅,猶豫著探爪,見無人理會,又不甘地喵了聲。  

    而回應它的,唯有劇烈搖擺著的大紅燈籠。

    第39章 好事近

    泰平四年,即昭彰覆國前三年,大祭司扶桑上罪己表,自請革職幽閉。

    次年二月,戍邊將軍祝子梧回都,繼續統率禁軍。

    暮春,花事將盡。

    丁香花褪,珠雨廉纖。

    向晚時候,風過林梢,鈴鐸飄蕩作響。

    團圓站在檐下,翹首盼著院門方向。她生得人如其名,圓墩墩的。十二三歲的小丫頭尚未長開,小小的五官被擠在鼓鼓囊囊的肉團里,像坑窪深陷的瓜果。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