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說來說去就是給文官們灌輸了個信念,齊欒並非瞧不上文官,人家閒賦在家還想著去考科舉。
要不是為了繼承鎮北侯衣缽,說不定就是你們文官裡頭的中流砥柱了。
文官們聽來聽去,大概是聽明白了,但是這心裡頭別提是什麼滋味。
只覺得心中惋惜,更有甚者還在想,為何鎮北侯不多生幾個,一個鎮守邊關,一個當文官駐守朝堂,那多好?
惋惜過後,文官們一個個暗暗下定決心,回家之後一定要督促兒子/孫子,好好的念書。若是家中小輩不聽話,他們也有了規勸的榜樣。
看看人家齊大將軍,年少有為,文武雙全。
既能做得了錦繡文章歌頌山河,又能征戰沙場抵禦外敵。
這就是活生生的榜樣啊!
文官們好生敬佩,齊欒根本就不知道這是,倘若他知道了,估摸著也會覺得是這群文官們想太多,他純粹是為了哄雲若妤開心。
順帝見文官們閉嘴,也知道不能做的太過,便下旨開恩科,讓文官們心服口服。
「陛下聖明。」
御書房中齊刷刷跪了一圈,倒是禮部尚書不忘職責,詢問順帝開恩科的緣由。
順帝摸了摸自己的鬍鬚,頗為任性道:「朕高興。」
六部尚書:「……」
是,他們知道,未來女婿文韜武略,的確是應該高興,但身為帝王不是應該低調些才對嗎?
「此事交由禮部主持,至於此次恩科的出題,由顧卿操辦。」順帝把事情說完,便打發他們離開。
雖然把文武百官們哄住了,但是面對親近之人,還是沒辦法瞞騙過去,順帝瞧見雲衍的神情,老臉終歸有些掛不住,「老大,你那是什麼表情?」
「科舉三年一次,多少寒門學子苦苦期待,父皇此番開恩科,他們必定感恩戴德。」雲衍其實知曉順帝並非是單純的高興,還另有深意。
「此前齊欒領兵大敗南疆,邊境得以休養生息,大辰如今四海昇平並無戰事,開創恩科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就當是為了小五積福吧。」順帝說起雲若妤時,眉宇間還有諸多愁緒,西南戰役損傷慘重,齊欒的傷勢更是至今未愈。
好在南疆情況更糟,沒有五六年時間休養生息,短時間內不會再犯。
「母后前些日子還同兩位皇妹商議,想要將齊欒和小五的婚事操辦了。不然如今情況要是這般宣揚出去,於他們倆的名聲有礙。」雲衍見父親提起,便順勢將自己知道的消息說了出來。
順帝倒是沒反對,只是這婚事怎麼操辦就比較麻煩,「她如今的認知里自己已經成親,這婚事要如何操辦?你妹妹的性子你不知道?貿貿然同她提及,她還問你為何要害她二婚,你要怎麼回答?」
雲衍:「……」
這還真不知要如何回應。
齊欒沒有料到順帝和太子正在犯愁他和雲若妤的婚事,他這會兒正在翰林院頭疼的看書,翰林院有許多的古籍,珍貴非常,也因為太過珍貴,所以才要修書。
古籍破的各不相同,有些是字跡不清,有些是缺字漏字,有些還是被蟲咬出缺口的。
修補的方法也很多。
所以進入翰林院的,都是學識過人的。
畢竟學問不夠的,古籍都認不全,何談修書?
齊欒入翰林,同姜賢一處,姜賢素來認真,自幼心中便有堅定的信念,要為江山社稷貢獻自己的力量,無論是在書院念書,還是在翰林上工,都是當之無愧的勞模。
齊欒在家中有雲若妤督促,到了翰林還有姜賢看著。
他想不努力都不行。
雲若妤叨叨兩句,齊欒樂意哄著她。
姜賢叨叨兩句,他純粹是嫌煩才妥協。
但無論理由是什麼,效果總是好的,翰林院的文官們原本提心弔膽,總擔心齊將軍會使絆子。。
結果瞧見齊欒兢兢業業的辦差,心中別提有多高興。
風平浪靜,歲月靜好。
關於齊欒的身份,大家也都很默契的沒有提及,文官們只當齊將軍昔日為了繼承鎮北侯的衣缽,才會選擇當武將,如今在翰林修書,是機緣巧合,是天賜良機,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
也因此,對齊欒有了諸多照拂。
一時之間,文官和武官在朝堂之上針鋒相對的事兒都少了許多。
萬一,所有的武將都和齊大將軍一樣,有一顆做錦繡文章的心呢?
殊不知齊欒心中只有排骨和羊肉火鍋,每天想的是回家吃點啥,根本沒把文官們的拳拳愛意放在心裡。
這日子悄無聲息的過,很快一月過去,到了發俸祿的日子,齊欒已經等了足足七日了,從前當窮秀才的時候,他得克制些,因為沒有辦法。
如今當了官,還是得克制些,因為還沒發俸祿。
他娘子原本存銀子要還給旁人,如今是存銀子要買屋子。
齊欒心中明白,無論他是什麼身份地位,總是要攢銀子的,攢銀子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今日朝廷發俸祿,齊欒雖面上不顯,但心中頗為激動,雖說這七品文官的俸祿其實並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並且他還有一份俸祿。
再攢一攢,也許不久之後,他就可以每天吃上肉,冬日裡能隔三差五吃上羊肉火鍋。
齊欒不愛交際,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都請不動他,此事讓朝臣們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