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只見魏玘沉著、冷泰,目光凝定,支頤望她,道:「如何?」
——似乎並未發覺她異常。
阿蘿舒了口氣,搖頭道:「不如何。」
「我沒什麼要說的。」
她口吻輕盈,勉力鎮定,以求若無其事。但她極少說謊,心思又單純,壓不住唇角微翹、梨渦凝聚,透出一點竊喜,與青稚的嬌憨。
如此模樣,自被魏玘盡收眼底。
他並未點破,只道:「歇吧。本王有事要處理。」
阿蘿點頭,道:「那我不吵你了。」
她是為蒙蚩而來,但看魏玘事務正忙,便暫且擱下。癆病並非急症,蒙蚩身旁又有人照料,等上兩日、待魏玘回府再談,也不算遲。
倒是魏玘,卯時就要動身,眼下亥時將盡,怎麼休息得好?
遂道:「子玉,你快些忙,快些睡。」
言罷,阿蘿折身,裙袂翩躚,消失於夜幕之中。
大成殿內,只余魏玘與川連二人。
氛圍霎時沉凝。寒意如刀,刮去方才溫情,徒留肅殺與蕭冷。
只聽魏玘道:「為何如此突然?」
——是問祭掃之事。
川連回道:「內監不曾細說。屬下不敢妄斷。」
「但……內監走後,又有韓給事中、杜尚書、梁侍御史密信送抵,聶長史正在整理。」
魏玘聞言,眉峰一挑。
此三人均為肅王多年朋黨,今夜同時遞送密信,必是事出有異、震動朝野。
他起身,撩袍先行,道:「走。」
「去長史所。」
……
夜幕深垂,長史所燈火通明。
聶若山立於案前,整理信件,面色蒼白,額間隱有冷汗。
聽見足音,他抬首,恰見魏玘入內、受川連跟隨,忙起身,揖道:「參見殿下。」
魏玘擺手免禮,道:「何故驚慌?」
聶若山垂首,如實道:「回稟殿下,據密信報,翼州大水作沴,已成澇災,漂沒近五萬戶,死傷一萬餘人。左相自劾,百官沸然。」
聞及澇災,魏玘當即明白過來。
依他之見,水旱蝗震諸災,系因自然變化,乃國家代有之常事。但越帝視水患為天譴,唯恐觸怒先祖,故而提前祭掃,以行祈禳。
魏玘不語,執起案間信件,低目查看。
聶若山、川連侍立在旁,只見他眉宇愈沉,薄唇緊繃,如有黑雲團積面上。
半晌,魏玘放下信件,道:「川連。」
川連應聲上前。
魏玘道:「吩咐陳家丞,凡肅王府內、出身翼州者,如有田宅、親緣等受此水害,多予三月月俸、米粟一石,以賑其損。」
「還有——」
他稍頓,又道:「一併收拾行裝。」
川連一怔,道:「殿下,祭掃行裝已經備好。」
「不為祭掃。」魏玘道,「是去翼州。」
話語擲地,川連驚訝,不知貴主何意,不禁看向身旁的聶若山。
聶若山面色未改,心下卻恍然,對肅王更生敬畏。
他心知,越國朝綱有例,凡遇災傷,帝王均會任命宣撫使,趕赴災區,撫恤百姓。
宣撫使領救荒之責,看似位高權重,實為燙手山芋,朝士避猶不及。
當下,翼州突遭水患,情勢分外棘手。太子忌憚肅王已久,只怕待祭掃結束,便要薦肅王為宣撫使,令其遠離上京、身入危局之中。
可嘆是,縱使魏玘料事如神,也因太子黨羽頗豐,難以更改走勢。
聶若山抬目,看向川連,眼裡有話。
川連見狀,稍作思忖,也醒悟,領命要退,忽然記起什麼,又停步。
「翼州行程,殿下可要知會阿蘿娘子?」
提及阿蘿,魏玘勾唇,褪去從前冷戾,眸底清光泛潤。
他道:「不必。」
「待本王回府,親自說與她聽。」
……
回到配殿後,阿蘿忙碌不休。
祭掃行程忽然提前,打亂她安排。她只能爭分奪秒,摺疊紙船,塗抹桐油。
按理說,紙船數量並無規定,不論她多折一隻、少折一隻,都對儀式並無影響。但她以為,既以紙船表明心意,數量就應與心意相當。
於是,小船堆疊,一隻又一隻,被她安置案間。
阿萊在旁,立起半身,精神抖擻。
白日時,它已睡得饜足,此刻不覺困頓,便注目,凝視案前少女,見她從專注至疲累、從疲累從睏倦、又從睏倦至安眠。
阿蘿的身影終究一歪,倒在案上,拂開紙船,掃出雪浪滾滾。
待阿蘿再開眸,已是次日巳時。
天光明晃,湧入窗欞,如蟬翼一片,覆上她睫羽。
她撐身,肩頸僵痛,緩了半晌,才驚覺自己醒得太遲,忙往殿外去。
目之所及處,僕役忙碌如常,卻比從前安靜不少。
阿蘿一看便知,魏玘已經走了。
不僅是魏玘,連川連、杜松、聶若山、周文成等,無不隨行離開。偌大個肅王府內,與阿蘿相熟之人,只剩下陳家丞一個。
意識到這點後,阿蘿有些悵然。
大抵因為,她在王府留居太久,已於不經意間,視眾人為朋友。
但很快,她又提振精神,找到陳家丞,將計劃和盤托出——定情地點選在倒影池邊,如要提前布置,少不了對方的允許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