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皇帝啞口無言,怏怏離去。
回去之後,喊了兩個宮裡的人來仔細詢問一番,才得知,這次衝突的起因是孔貴妃趁皇后病重刻意上門挑釁,他怒火中燒,又衝去孔貴妃宮裡,抽了她一巴掌,罰她禁足三月。
不久之後,周皇后病逝,而孔貴妃也消停了,不是因為她幡然悔悟,而是因為她死了。
周皇后那一腳雖說重,可也不到致命的地步,但不知為何,孔貴妃吐血的毛病怎麼治就治不好。
孔貴妃死了,留下唯一的兒子,也就是比慕羽崢大兩歲的庶出皇長子,如今割據一方的淮南王。
皇后和貴妃先後都沒了之後,皇帝很是消沉了一段時間,後來無意撞見跟隨孔家老夫人進宮來給太后請安的孔貴妃之妹,一來二去的,二人就搞到了一起。
皇帝納她進宮,對她很是寵愛,在她生下一女之後,封她為妃。
孔家一直把孔貴妃的死算在周皇后的頭上,孔家送這個女兒進宮,主要目的就是看顧彼時還是孩子的淮南王,當孔妃將淮南王認到膝下之後,皇帝又力排眾議,封她為後。
這位孔家繼後比她姐姐更加柔美,更加會演戲,永遠都是那麼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就連對慕雲檸慕羽崢姐弟倆也日常噓寒問暖,說上一輩的恩怨不該牽扯到孩子,哪怕被慕雲檸冷言譏諷,也從來不會生氣,下次更加關懷備至。
不光如此,她還主動幫皇帝廣納妃子,偶爾還會恰到好處地拈酸吃醋以此來表達她對皇帝的在意,惹得皇帝對她越發寵愛。
孔皇后手段了得,日益得寵,記名在她膝下的淮南王也跟著水漲船高。
大興儲君,素來立嫡不立長,可皇帝竟隱隱有要立淮南王為太子的徵兆。
周太尉感受到了威脅,聯合朝中大臣,逼迫皇帝立慕羽崢這個嫡長子為儲君。
彼時,周太尉仍是手握二十萬大軍的大將軍,周家父子一手帶出來的周家軍驍勇善戰,以一敵十,且只聽命於周家人。
皇帝不滿被逼迫,可也無可奈何。
自此,不過是幾歲孩童的慕羽崢,坐上了太子之位。
一年後,周家父子領兵大敗匈奴之後,皇帝下旨命周家父子回朝領受封賞。
明知是鴻門宴,可念及年幼的太子和長公主在宮中,周家父子不得不回朝,這一回,就因種種緣由,被迫繳了兵權。
二十萬周家軍也被分成兩股,十萬留在北地,由韓將軍領兵,十萬被派往南境,震懾蠢蠢欲動的南越諸國。
而南境大軍也分成兩股,一半留守,一半遣往北地,和十萬周家軍換防。
處在磨合期的南北兩地士兵重新編製成的北境軍,再也不是鐵板一塊,戰力大減。
僅僅一年不到,匈奴聞風而動,再次捲土重來,打得北境軍節節敗退,匈奴軍隊沖入大興境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北境動盪,民不聊生。
五十多歲的匈奴單于更是不知廉恥,指明要大興長公主慕雲檸和親匈奴。
並指明要皇子送親,說是送嫁,明擺著就是要質子,大興皇子只怕有去無回。
這是把大興的臉面放在地上踐踏。
皇帝焦頭爛額,可滿朝文武竟然毫無頭緒,皇帝只得喊周太尉父子進宮商議對策。
一番商議過後,決定將計就計,崇安長公主和親,太子慕羽崢送嫁,藉此機會斬殺來邊境迎親的匈奴最猛戰將左谷蠡王。
太子親自送嫁,這是周太尉和公主太子姐弟倆共同商討的結果,一是爺孫幾個都信不過其他皇子,怕他們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更怕他們藉機搞事。
二是慕羽崢年紀小,容易讓武功高強的左谷蠡王放鬆警惕,再加上他的武功也不差,平時姐弟二人時常在一起練武,可謂默契十足。
有他配合,慕雲檸有把握快速拿下左谷蠡王。
只是沒想到,成功完成任務之後,竟遭受了自己人的陰謀。
這麼多年,慕羽崢一直沒有放棄調查,邊邊角角的小兵小卒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他前陣子還和柒柒說很快就要水落石出。
當時柒柒悄聲問他是誰,慕羽崢也不隱瞞,說十之八|九和孔皇后還有淮南王脫不了干係。
慕羽崢把宮裡的那些事全都跟她講過,他但凡提起孔皇后,用的都是蛇蠍心腸的惡毒婦人。
周家和孔家,太子和淮南王,可謂不死不休的深仇大恨。
柒柒不明白,她來京城這麼久,孔皇后早不召她進宮,晚不召她進宮,今天趁慕羽崢進宮請旨賜婚,來喊她進宮,到底是何用意,打的什麼算盤?
難道還能是陛下同意賜婚,讓皇后喊她進宮去聽封?畢竟皇后是一國之母,也有這個可能。
可誰知道呢,萬一不是呢,萬一有什麼陰謀呢。
不然的話,太子哥哥為什麼沒有讓人捎個口信來。
柒柒心中七上八下,不想進宮。
可皇后宮裡的大太監是特意捧著懿旨過來的,此刻等在院中,時不時催促一聲:「鳳柒小娘子,皇后娘娘在等著您,您快著些。」
倘若太監只是傳的口諭,柒柒還想賴一賴,好歹賴到慕羽崢回來。
可估摸著那孔皇后猜到她不想進宮,竟讓太監直接拿了懿旨過來,這下她要是不去,那就是抗旨不尊。
柒柒知道,只要她說一句不想,太子府的人絕對不會讓人把她帶走。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