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頁
毫無疑問,不管是羅耀武還是陳必時,都不希望走到這一步。
真要在北京主城區里與美日聯軍決戰,就算打贏了,那也是慘勝
問題是,僅僅是被動防禦,肯定守不住,最多就是多堅持幾天而已。
要想取勝,就得轉被動為主動。
事實上,這才是羅耀武與陳必時同時奔赴前線的主要原因。在得知美軍突擊廊坊後,羅耀武與陳必時立即意識到,這很有可能是東北軍面臨的最大一次危機。既然是危機,在危險後面就是機會。只要能夠戰勝危險,就能抓住機會。換句話說,只有抓住了機會,才能戰勝危險。
羅耀武與陳必時看到的,正是美軍奔襲廊坊帶來的機會。
只不過,這個時候,帕特里奇並沒想得這麼深入。
隨著第八十二空降師,以及協同作戰的一個裝甲師與日軍部隊到達廊坊,帕特里奇在三日夜間就命令美軍向廊坊市區推進。
因為機場離市區很近,所以美日聯軍在進入市區之前,沒有遭到太多抵抗。
當然,這並不表示,美日聯軍能夠順利拿下廊坊。
戰鬥在市區內打響之後,美日聯軍的前線指揮官立即發現,東北軍的抵抗非常頑強,作戰行動也很有章法,根本不像情報提到的那樣,駐紮在這裡的只有一個正規師,其他都是民兵與武裝平民。
這也難怪,在向廊坊增兵的時候,兩個新編集團軍都被美軍當成了民兵。
事實上,因為廊坊市區範圍有限,所以羅耀武在增兵的時候,還同時撤出了規模相當的幾萬武裝平民,讓這些在正面戰場上沒有多少戰鬥力的民眾分散進入郊區,充當正規軍的前哨與偵察兵。
天亮前,美日聯軍僅僅在廊坊龍河西岸站穩了腳跟,沒能取得重大突破。
這個時候,帕特里奇也發現了問題,並且意識到,羅耀武很有可能趁美日聯軍向前線空運作戰部隊的機會加強了廊坊的防禦部署。
問題是,美日聯軍已經兵臨城下,不管帕特里奇怎麼想,都得打下廊坊。
當然,不僅僅是打下廊坊。
為了阻止東北軍將部署在正面防線上的作戰部隊派往廊坊,特別是武清的第十六集團軍與香河的第四十集團軍,帕特里奇在當天晚上就讓A集團軍與C集團軍發起猛攻,並且從D集團軍抽調了兩個美軍主力師,分別加強給A集團軍與C集團軍。雖然帕特里奇並不要求在這兩個方向上取得突破,但是不管用什麼法子,A集團軍與C集團軍都必需牽制住這邊的東北軍主力部隊。
問題是,有著同樣想法的,絕不僅僅是帕特里奇。
在陳必時的指揮下,第十六集團軍在第三道防線上堅持到了三日下午。入夜不久,隨著美軍再次發起猛攻,第十六集團軍的主力部隊邊打邊撤,在預備隊的掩護下,順利撤入了武清中心城區。正是如此,在天亮前,A集團軍就將戰線推進到了武清中心城區內,與第十六集團軍打起了巷戰。
在很多人看來,第十六集團軍是在力戰不支之後才撤退的。
問題是,在此前的幾天中,美軍一直把重點放在廊坊,在缺乏空中支援的情況下,A集團軍在武清的進攻並不是很有威脅,因此第十六集團軍在最後一道外圍防線上的損失肯定不是很大。
也就是說,這是主動撤退。
既然是主動撤退,那就有更加重要的目的。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陳必時讓第十六集團軍主動退入中心城區,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纏住A集團軍。只要攻入建築物密集的中心城區,美軍就得分散作戰,而且很難迅速撤出戰場。
這一點,在香河戰場上也體現得非常明顯。
只不過,在美軍奔襲廊坊之前,C集團軍就攻入了香河縣城,所以在這邊,第四十集團軍打得更加費力。萬幸的是,利用美軍奔襲廊坊的這幾天,第四十集團軍將第二個步兵師派往香河,並且得到了一個新編集團軍的增援,鞏固了香河防線。在這邊作戰的C集團軍也持續戰鬥了好幾天,戰鬥力大大降低。受此影響,C集團軍不但向香河增派了一個美軍主力師,還得到了一個D集團軍的主力師的支持。
到這時,帕特里奇手裡剩下的兵力已經很少了。
要知道,在連續派出三個美軍主力師之後,充當預備隊的D集團軍只剩下了三個美軍主力師。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可供帕特里奇選擇的戰術肯定不會太多。
再從戰場上的整體局面來看,這肯定是羅耀武與陳必時想要達到的目的之一。說得直接一點,羅耀武與陳必時肯定在策劃反擊戰役。為此,才要在發起反擊之前,儘量牽制美日聯軍的主力部隊,讓帕特里奇用光預備隊
第六十七章 志在必得
第六十七章志在必得
對東北軍來說,發起反擊的最大問題不是時機,而是兵力。
平心而論,北京捍衛戰打響之後,東北軍有很多反擊機會。比如在北方戰場上,美日聯軍B集團軍推進很慢,三股部隊又無法相互照應,東北軍完全可以採用阻攔戰術,重點打擊一股突擊部隊,再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重創B集團軍。在遵化與玉田,也有類似的情況,即東北軍完全可以在某個方向上主動出擊。可惜的是,在沒有足夠兵力、特別是缺乏強力突擊部隊的情況下,東北軍根本打不了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