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2頁

    雖然戰鬥才剛剛開始,需要少將軍長處理的事情多如牛毛,但是羅耀武沒有忘記把這份功勞記在葉振邦等七名空降兵身上,並且格外叮囑參謀,在戰鬥結束之後把“六加一”小分隊的表現寫入戰報,全軍通報表彰。

    表彰是最有效,也是最廉價的鼓勵手段。

    隨著以43師加強裝甲營為尖刀的進攻部隊突破台軍外圍防線,向台中港推進,戰鬥變得異常激烈。

    台軍沒有退路,後面就是碧波萬頃的台灣海峽。

    為了給身後的友軍取得進入防禦陣地的時間,堅守港口外層防線的台軍拼死抵抗,幾乎沒人投降,更沒人臨陣脫逃。

    空降兵也沒有退路,身後就是台軍重重包圍下的清泉崗機場。

    為了讓運送重裝部隊與作戰物資的船隊進港卸貨,進攻的空降兵拼出了全力,別說輕傷不下火線,很多重傷員都拒絕後撤。

    戰鬥近乎慘烈!

    直到夜間九點三十分,裝甲營的主力部隊到達港口東南,即將發起全面進攻的時候,戰局才出現轉機。

    親眼見到裝甲營從前線發回來的戰場信息,羅耀武才相信,剛才創造了奇蹟的“六加一”小分隊再次完成平常無法想像的任務,僅僅七個人的小分隊,在短短一個多小時內找到了上百個台軍火力點,並且引導空軍摧毀了這些對進攻部隊構成嚴重威脅的堅固工事,掃清了進軍台中港的障礙。  

    得益於此,全面進攻在夜間十點整順利開始。

    部署好進攻行動後,羅耀武把那名替葉振邦找了套乾淨衣服的團部參謀叫了過來。“你帶一個警衛班去裝甲營,務必找到他們。”

    “把他們帶回來嗎?”

    “見機行事,反正讓他們離戰場遠一點。”

    參謀沒再多問,跟羅耀武告辭後就與警衛班出發了。

    羅耀武這麼做,只是覺得虧欠了七名戰士。作為軍長,他不可能為了七名戰士而丟下上千名戰士。

    前線的戰鬥還在繼續,“六加一”空降兵小分隊的行動仍未結束!

    新書期間,求票求收藏求支持!

    第三十四章 分秒必爭(新書求票)

    即便是非專業偵察兵,用無線電定位器標定台軍防禦工事的位置也算不上難事。

    與島內另外八座大港,即淡水港、基隆港、蘇澳港、花蓮港、台東港、南灣港、高雄港與台南港相比,台中港直接面向台灣海峽,距離大陸最近。  

    因為台灣海峽過於狹窄,不適合大型艦艇活動,所以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台軍就沒在台中港部署大型艦船,後來連小型艦艇也轉駐台南港與基隆港。

    如果不是這些年方興未艾旅遊熱,特別是兩岸直通旅遊航線,台中港很有可能因為當局的某些政策,成為島上最先衰落的港口。

    旅遊再熱,也改變不了台中港的戰略價值。

    從台軍立場出發,只要共軍不打算沿鄭成功收復台灣的路線進軍,即首先攻占澎湖列島,再在台島相對平坦的東南部地區登陸,就別無他法,只能在台中地區上岸,拼盡全力占領與控制台中港。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澎湖列島早已變成軍事要塞。

    攻打澎湖列島不但要付出巨大代價,還會喪失進軍台島的突然性。考慮到外來干預等不確定因素,在澎湖列島浪費時間,等於輸掉台海戰爭。

    雖然台軍希望共軍進攻澎湖列島,但是雙方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關鍵不是橫垣在海峽中央的列島,而是台中港。

    為了加強台中港的防禦,將台中港變成登島共軍的葬身之地,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即台灣當局放棄了“反攻大陸”的戰略之後,台軍就有組織有規劃的在台中港及其周邊地區建起了島上最複雜、也是最完善的岸防工事群。  

    葉振邦他們尋找的就是台軍的岸防工事群。

    雖然設置岸防工事的時候,台軍考慮過來自內陸、特別是清泉崗機場的威脅,但是台軍肯定沒想到,大陸空降兵能在兩天之內拿下清泉崗機場,並且在立足未穩的時候出動幾乎全部兵力攻打台中港。

    港口外圍防線被突破之後,這些朝向大海的岸防工事也失去了價值。

    陶安康確定那排看上去像是高速護坎的混凝土建築群是台軍的機槍碉堡後,葉振邦用低膛壓發射槍將設定好工作頻率的無線電定位器投了過去。趕在被台軍發現前,兩人悄悄退入密林,叫上留在後面的甄志明,繼續朝港區方向前進。

    無線電定位器以間發方式工作,即間歇性的發出特定無線電信號。

    因為絕大部分無線電偵測設備都只能鎖定持續工作的無線電設備,所以就算台軍截獲了無線電定位器發出的信號,也無法確定其準確位置,更不可能在轟炸到來之前破解有著特別意義的加密信息。

    這些技術上的問題與葉振邦等空降兵幾乎無關。

    他們要做的,就是在發現值得轟炸的目標後,為無線電定位器在五種工作頻率中選擇合適的一種,然後投到目標所在處。五種工作頻率都有特別含義,比如“X1”表示隱蔽的反步兵火力點、“Y1”表示地下的重要軍事設施。收到這些帶有特別含義的信息後,空軍就能做出相應安排,比如選擇合適的彈藥。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