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58頁

    當然,決定部隊戰鬥力的,並不僅僅是裝備。

    對於本來就不靠裝備吃飯的中**隊來說,士氣與鬥志比裝備更加重要。

    相對而言,主力部隊的士氣一直不是問題。依照羅耀武制訂的人才選拔機制,能夠進入主力集團軍的,都是最優秀的官兵。對這些官兵來說,會戰的成敗並不是影響士氣的主要因素。

    為了提高普通部隊、民兵、準軍事力量以及民眾的抗戰意志,羅耀武在六月初向狄劭康與劉誠志提交了一份報告,要求所有留在首都的軍事文藝人員必需深入到前線與基層,為那些進行抗戰勞作的軍民進行無償表演。

    在得到狄劭康與劉誠志的支持之後,羅耀武就展開了行動。

    為了確保文藝人員能夠下基層,並且誠心實意的進行慰問表演,羅耀武不但親自編排了節目表,還安排了相當於一個旅的警衛力量,專門護送文藝工作者。說白了,主要還是防止那些平時嬌生慣養的文藝人員臨陣脫逃。

    當然,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實事求是的講,在部署京津防禦的時候,羅耀武面臨的最大問題,也就是他之前從沒考慮過的士氣與鬥志。

    打到這一步,中**隊已無退路。  

    再退一步,就是國破家亡。

    只有全民動員,調動起每一個中國人,才有可能在決戰中取勝。

    問題就是,如何發動與鼓舞全體軍民?

    第二章 士氣鬥志

    第二章士氣鬥志

    在中**民中,士氣與鬥志問題不是不存在,而是沒有暴露出來。

    台海戰爭爆發之後,大陸的一些民主人士就對當局提出了質疑,特別是用武力完成國家統一的理由。可惜的是,民主人士的聲音非常微弱,甚至沒有得到過當局承認,也沒有引起外界重視。

    這種情況很好理解,畢竟戰爭時期,當局肯定會對新聞與傳媒進行管制。

    不管這種質疑有沒有道理,以及是否產生了影響,至少說明,即便在大陸,仍然有人並不支持政府的戰爭行為。事實上,為了消除民間的質疑聲,政府在發動戰爭的理由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最重要的是,美國與日本的干預行動,等於證明了大陸當局發動戰爭的正確性。

    要知道,實現國家統一是中國的內政,而美國與日本出兵干預,等於向中國宣戰,也等於承認了台灣當局確實在謀求獨立。  

    非常可惜的是,美國與日本的干預行動,也讓少數民主人士閉上了嘴。

    大勢所趨,加上戰爭已經爆發,再質疑發動戰爭的理由已經沒有意義,捍衛國家成為了首要任務。特別是在美國挑起韓戰,將戰火燒到大陸之後,捍衛國家主權、抵抗侵略就不再是一句話,而是實際行動。

    這一局面,在日本出兵東北之後成為定局。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日本出兵東北,使得中國全體上下團結一心,十多億中國人為抵抗日本侵略共同奮戰。

    問題是,一年多下來,這種一時激起的抗戰鬥志已經漸漸消散。

    雖然在這一年多中,中**隊成功迫使韓國退出了大規模戰爭,在南京擋住了美台聯軍的進攻步伐,並且在東北戰場上給予了美台聯軍重創,甚至在戰略反擊中摧毀了長崎,但是在正面戰場上,中**隊仍然沒有能夠扭轉局面,戰略主動權仍然掌握在敵人手中,別說普通民眾,就連很多高級將領都看不到勝利的曙光。

    這種局面,一定會讓人對抗戰的結果產生懷疑。

    事實上,這也正是中國當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相對而言,在南方戰場上,這個問題最為突出。  

    到二零一四年底,台灣當局在美台聯軍占領區內已經設置了三個省級臨時政府、二十一個市級臨時政府與一百零八個縣級臨時政府,派遣了數千名行政官員,並且任用了數萬名占領區內的民眾擔任臨時行政官員。

    雖然在大部分台軍控制區內,民眾仍然不太認同台灣政權,甚至積極支持游擊隊,但是這一局面正在逐漸轉變,至少在二零一四年的前幾個月,台灣占領區內民眾的自發抵抗行動就比二零一三年少了許多。

    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糧食問題。

    要知道,在二零一三年,中國大陸的糧食問題就暴露了出來。為了包管軍糧,中國當局不得不在全國施行糧食配給制,成*人每月只有三十五斤的糧食供應,而未成年人則只有二十五斤。

    雖然配給的糧食基本上能夠滿足生存需要,但是民眾的生活水平談不上任何包管。

    事實上,很多地方的實際情況更加糟糕。

    在一些糧食不能自給的省份與地區,比如貴州,以及江西南部地區,民眾實際上獲得的糧食配額只有基本標準的六成左右。在二零一三年底,貴州一些偏遠山區就因為缺糧爆發了動亂。

    與之相比,在台灣占領區,至少能夠確保基本糧食供應。  

    在一些大城市裡,美軍與台軍甚至開放了市場,向民眾出售糧食等生活必需品。

    可以說,台灣占領區內,民眾的生活水準確實高得多,至少不需要擔心餓肚皮。

    在包管糧食供應的同時,台灣當局採納了美國的建議,即在占領區內實行開明統治,不但邀請當地人參與行政工作,還在制訂地方政策的時候,充分考慮到民眾需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占領杭州之後,台灣當局一度決定施行戰時管制,最終在美國當局的建議下,僅在夜間八點到凌晨五點宵禁;為了確保民眾過上正常生活,台灣當局還優先為醫院、學校與城市基礎設施供電,並且派遣專門人員到醫院與學校維持秩序。占領上海之後,台灣當局甚至出資聘請了幾百名醫務人員,專門為戰爭中的傷患提供醫療救助。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5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