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歷史重演的話,也許前期的煎熬會不止四十五年!
在要不要進行戰略反擊的問題上,政治家與軍人的觀點完全一致,即肯定要進行戰略反擊,只是在反擊手段與方式上值得商椎。
軍人的主張很直接,那就是用核彈轟平日本。
就連劉誠志總參謀長都認為,至少應該用核彈頭幹掉一座日本的大城市,比如神戶、大除或者名古屋,並且做好全面開戰的準備。這麼做,實際上是在與美國賭膽量,即美國有沒有膽量為了日本打一場全面核戰爭。雖然中國沒有能力幹掉美國,但是有能力幹掉日本,也有能力用核彈頭造成全球性災難。
當然,沒有哪個政治家同意這麼做。
原因很簡單,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即便不考慮個人小集體或者集團利益,從國家與民族的高度出發,在周邊地區隨便使用核武器,而且是在颱風頻發的季節使用核武器,肯定沒有任何好處可言。別的不說,任何吹向大陸的放昧性雲層都能導致一場災難。
在政治家看來,要反擊,但是不能冒險。
會議上,就有人提出,應該在海底使用核彈頭,在西太平洋製造海嘯,用海嘯襲擊日本本土,從而對日本進行戰略反擊。
這個提議確實很有誘惑力。
因為受到第一島鏈遮擋,所以發生在西太平洋上的海峽不會對大陸造成嚴重威脅,甚至不會對台灣造成多大威脅。只要爆炸點合適,引發足夠大的海峽,就能對日本列島的南部海岸線造成嚴重衝擊,而日本的大城市與人口主要就集中在南部海岸線上。
問題是,這個提議存在很多現實中難以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攜帶了足夠當量核彈頭的潛艇都完蛋了,而沒有完蛋的潛艇又很難在美日海上反潛力量的封鎖下進入西太平洋。只能使用彈道飛彈,向西太平洋海域投擲核彈頭。飛彈發射升空之後,很容易被發現,也很容易被對方計算出彈道。只要美日發現飛彈的落點在西太平洋上,就能做出準確判斷,從而發出警報。海嘯的速度再快,也不會比無線電波快。只要日本及時進行戰略疏散,就能控制住人員損失。如果沒法子幹掉多少日本人,戰略反擊還有什麼意義?
當然,這麼做,也給了美日擴大戰略打擊規模與戰爭規模的充足理由。
直到這個時候,陳必時才提出了他的想法,也是討論到這個時候,唯一具有可行性的反擊方法
第一百九十章 針鋒相對
二時提出的反擊方法更加現實。()即向外層空間投擲核押幟,摧毀交戰雙方、乃至第三方的所有軍事衛星與民用衛星!
“如何進行反擊,不是看能殺死多少敵國人員,而是看能否達到目的。”雖然陳必時在軍內很有影響力,但是在高層會議上,他也只是一名普通成員,不管提出什麼觀點,都得拿出足夠的理由。“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擊敗美國、還是摧毀日本?如果是摧毀日本,我們就應該在戰爭爆發的時候使用核武器。如果是擊敗美國,我們就應該等到二十年、也許是五十年之後再來打這場戰爭。我們的目的是實現國家統一、是捍衛國家的主權與領土、是維護我們的政治制度。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有需要向日本投擲核武器嗎?或者說,向日本投擲核武器能夠達到這些目的嗎?。
“將軍,你好像混淆了兩個概念”小因為陳必時在高層會議中的地位很普通,所以肯定有人質疑他的觀點。“進行反擊的目的與我們打這場戰爭的目的截然不同。至少在發起這場戰爭之前,我們沒有想到美國會對我們進行戰略核打擊,也沒有想到我們會在轉眼之間喪失全部戰略反擊力量
陳必時朝坐在對面的那個看上去五十來歲,實際快到六十歲的高層看了過去。不是別人,正是委員會三個副主席之一的管遠山。他是參會人員中最年輕的一咋”原本將在年後登上政治生涯的數峰,只是目前看來,隨著這場戰爭、以及日益惡化的形勢,他成功登頂的希望已經變得無限渺茫了。
沒人站出來替陳必時說話,因為這是他提出的方案。
“這有什麼區別呢?如果連戰爭目的都達不到,戰略反擊有什麼意義?”陳必時早就料到會受到刁難,也早就做好了應對準備。“我並不否認管主席的觀點,我們的戰爭目的要隨著戰場局勢發生轉變,但是我們必需承認,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有一個底線,而這個底線就是維護我們的政治制度
大概沒有料到陳必時會說得如此直接,管遠山明顯有點惱火,甚至有點惱怒。
陳必時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之後,誰也不能、也不敢直接反駁。原因很簡單,反駁陳必時的話。就是反對現行的政治制度,也就是質疑中央政府,與那些依附與現行政治制度的利益集團為敵,也就是與國家的暴力機構為敵。
雖然陳必時不是政治家,但是他在這個時候體現出的能力不亞於任何政治家。
“將軍,依照你的提議,我們就能達到這個目的?”打破沉默的不是別人,正是原本該在年後離任、現在看起來肯定會第三次當選國家元首的秋幼康,而他也是委員會主席、即最高軍事統帥。
“這可能嗎?”管遠山仍然有點不甘心。
秋協康看了眼管元山,讓野心勃勃的副手閉上嘴後,才把目光轉向陳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