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頁
雖然全世界都認為,美軍仍然把重點放在東南戰場上,畢竟美軍地面部隊距離南京不到一百千米,而打下南京是美台聯軍的首要任務,也是恢復台灣當局在中國大陸合法地位的基本條件。
但是從軍事層面上講,美軍早就把重點轉到了東北戰場上。
從某種意義上講,只要美日聯軍能在東北戰場上取得突破,對北京構成威脅,美台聯軍打下南京的難度就將大大降低。甚至可以說,到時候,中國當局為了捍衛北京,一定從南方抽調兵力,也就有可能主動放棄南京。
重點很明確,那就是打過山海關,進入華北平原。
對帕特里奇來說,重點也很明確,那就是儘可能多的增加前沿機場的數量,保護好戰區內的交通補給線,在前線後方部署更多的作戰飛機。
對美軍來說,空中力量是不可否缺的關鍵因素。
事實上,問題就在這裡。
隨著正面戰場上的戰鬥偃旗息鼓,中**隊一直在加強敵後游擊隊。根據帕特里奇掌握的情報,特別是從一些俘獲的游擊隊員,以及部分投靠美日聯軍的當地民眾那裡了解到的具體情況,阜錦會戰之後,羅耀武一直在向敵占區增派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官兵,並且由這些官兵領導敵後游擊隊。
因為東北軍紮根東北,大部分官兵都是東北當地人,與平民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羅耀武指揮的敵後游擊隊有著廣泛的眼線,總能及時獲取情報,甚至在某些時候,還能動員起占領區內的民眾。
毫無疑問,對付游擊隊並不是美軍的拿手好戲。
雖然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美軍與游擊隊交過手,並且積累了不少實戰經驗,但是伊拉克與阿富汗的游擊隊都是無根浮萍,就算能夠得到部分民眾的支持,也因為缺乏組織性,很難對美軍構成實質性威脅。
事實上,因為缺乏準確情報,沒有足夠先進的武器,以及沒有有效指揮,伊拉克與阿富汗的游擊隊往往只能襲擊單獨活動的美軍車輛,很難威脅到武裝保護的車隊,更別說得要嚴密保護的軍事基地了。
在中國東北,美軍就沒有這麼多有利條件了。
羅耀武組建的敵後游擊隊不但得到了統一指揮,而且絕大部分游擊隊員都是民兵,有的甚至是新編集團軍的官兵,除了擁有較為豐富的抗戰經驗之外,很有組織紀律,與地方民眾的關係也非常融洽。
可以說,打游擊隊比打正規軍還要麻煩。
僅僅在八月份的前十天,就有四十多支運送裝備物資的車隊遭到襲擊,負責押送的美日軍隊只擊潰了十一次襲擊行動,並且在另外七次襲擊中及時派遣了增援部隊,而在其餘二十九次襲擊中,游擊隊都大獲全勝,不但斃傷數百名美日官兵,還摧毀與侵掠了大批物資,其中不少物資落入了協助游擊隊的平民手中。
針對這一情況,日軍指揮官建議擴大搜索打擊範圍。
具體法子也很簡單,即收繳散落在民間的武器裝備,並且對可疑居民進行入戶搜查,任何持有美日聯軍武器裝備、彈藥物資的人員都將被視為游擊隊員。依照國際戰爭法,游擊隊員屬於武裝人員,而不是正規軍人,也就得不到正規軍人應有的待遇。說得簡單一點,只要美日聯軍認為被俘獲的游擊隊員參與了襲擊行動,或者對其構成威脅,就可以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處決。
帕特里奇沒有採納這一建議,因為他知道,這也許正是羅耀武要達到的目的。
擴大打擊範圍只能增加仇恨,而仇恨又是民眾支持游擊隊,抵抗占領軍的主要因素。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美軍嘗到了苦頭。如果將矛頭轉向那些黑暗協助游擊隊的平民,等於與東北地區一億多中國人為敵。
到時候,美日聯軍要面對的就不是幾百萬正規軍與一百多萬游擊隊,而是一億多憤怒的中國人。
帕特里奇能做的,也就只有加強後方兵力。
也就是說,讓更多的作戰部隊執行後勤保障任務,重點保護幾條主要的鐵路與公路,確保主要的軍事基地能夠正常運轉。
可惜的是,這個法子並不能消除來自游擊隊的威脅。
長崎被摧毀之後,東北地區的游擊隊大受鼓舞,並且在八月十四日發動了一系列針對美日聯軍軍事基地的襲擊行動,首次將矛頭對準了包括空軍基地在內的軍事設施。在襲擊軍事基地的戰鬥中,游擊隊甚至使用了包括反坦克飛彈、八二迫擊炮、一零六無坐力炮在內的重型武器。
雖然美日聯軍及時果斷的出擊行動挫敗了大部分襲擊,但是仍然有幾座空軍基地被游擊隊攻破,近百架停在地面的作戰飛機被摧毀。戰鬥中,還有數百名美日聯軍官兵陣亡,對美日聯軍造成了嚴重的心理打擊。
愈演愈烈的游擊戰讓帕特里奇認識到,如果再不發起進攻,東北戰場上的局勢很有可能失去控制。
更重要的是,這輪針對美日聯軍軍事基地的襲擊讓帕特里奇意識到,全面占領中國是很不現實的事情,即便是全面占領東北地區也很不現實。
從軍事上講,為了提高部隊的安全性,美日聯軍只能將軍事基地集中設置在幾條主要的鐵路與公路附近,並且離港口越近越好。這樣一來,才能縮短後勤補給線,並且集中兵力保護重要目標。
問題是,美日聯軍不可能放棄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