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頁
更重要的是,當時配備給三個美軍主力師的M第二批次量產型號。
與第一批次量產型號相比,第二批次量產型的M1A3主要就是將原本應該是選裝的城市戰組件作為了標準配件。所謂的“城市戰組件”,主要就是為坦克增添了遙控武器站、全角度影像監視器、以及附加裝甲。
在這其中,附加裝甲最為重要。
在美軍裝甲部隊中,附加裝甲分成了ABC三個級別。其中*級附加裝甲主要用來加強坦克的正面防禦,B級附加裝甲照顧到了側面,增強範圍擴大到了前半球一百八十度,而C級附加裝甲不但做到了三百六十度全方位防禦,還增加了頂部附加組件,具備了抵抗攻頂彈藥的能力。
毫無疑問,C級附加裝甲最為昂貴,也最為笨重。
一般情況下,美軍主戰坦克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都會披掛*級附加裝甲,特別是在野外裝甲戰中,*級附加裝甲能為坦克提供最需要的保護,同時又不至於影響到坦克的野戰機動性能。在執行巡邏任務、特別是在危險地區,美軍會採用B級附加裝甲,讓坦克能夠應付來自側面的威脅。只有在城市戰中,美軍才會為坦克增添C級附加裝甲,使得坦克能在複雜的城市戰場上生存下來。
加上C級附加裝甲後,M1A3的戰鬥全重高達七十八噸,比正常時增加了十一噸。
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M1A3的機動性能有多糟糕。
只不過,在城市戰中,任何一種坦克車輛都跑不快,作戰的時候,甚至只能以步兵的徒步進攻速度推進,慢一點也沒什麼影響。
當時,E集團軍三個美軍主力師獲得的全是增添了C級附加裝甲的M1A3。
從裝備編制上就看得出來,E集團軍就是來打城市戰的。
受此影響,羅耀武一度認為,帕特里奇會把E集團軍放在北面,讓其成為攻打北京的主要力量。
讓羅耀武做出這一判斷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正在迅速恢復戰鬥力的A集團軍。
與E集團軍不同的是,A集團軍在改編的時候,並沒有獲得整套城市戰裝備,其主戰裝備仍然主要針對野戰,以及在小城鎮的作戰行動。
如此一來,羅耀武就有理由認為,帕特里奇會讓A集團軍首先發起進攻,掃蕩天津與北京之間的中小城鎮,在打開了進入北京的大門之後,再投入E集團軍,利用該集團軍強大的城市戰能力,打下北京。
只不過,隨著帕特里奇把E集團軍派到天津,替下了C集團軍與D集團軍,羅耀武不得不改變這一想法。
毫無疑問,打下天津仍然是美日聯軍的主要任務。
在羅耀武看來,帕特里奇至少得在攻打北京之前做出最後的努力,把希望寄托在戰鬥力更加強大的E集團軍身上。
這也可以理解,在占領天津之前,美日聯軍進攻北京的作戰行動肯定不會很順利。
當然,這也暫時消除了羅耀武的擔憂,即美日聯軍不大可能在短期內攻打北京。
不管怎麼說,僅憑A集團軍與B集團軍,美日聯軍不可能打下北京,甚至連打開北京的大門都很吃力。就算能夠攻到北京城外,兩個集團軍也會遭受重大損失,無法攻打北京主城區。要知道,在北京周圍,羅耀武擺了四個主力集團軍,其中還有防禦作戰能力最為突出的第十五集團軍與第十六集團軍。
要想打下北京,帕特里奇就得用上C集團軍與D集團軍。
在攻打天津的戰鬥中,C集團軍與D集團軍已經獲得了不少的實戰經驗,只是官兵過於疲憊,所以難以發揮出來。經過休整之後,C集團軍與D集團軍將再次披掛上陣,到時候就能成為攻打北京的主力部隊。
羅耀武甚至有理由相信,帕特里奇會利用休整的機會,對C集團軍與D集團軍進行適當改編,至少讓這兩個集團軍的美軍主力師獲得適合城市戰的主戰裝備。
如此一來,在E集團軍攻打天津的時候,美日聯軍不會立即向北京發起進攻。
至少在C集團軍與D集團軍恢復戰鬥力之前,帕特里奇不會把重點轉向北京,仍然會在天津投入大部分支援力量。
受此影響,在十二月下旬,羅耀武向天津增派了兩個新編集團軍,並且授權第二十六集團軍在前線組建更多的民兵部隊。
不管怎麼說,死守天津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價值。
第二十六集團軍在天津多堅持一天,就能給美日聯軍造成更大的麻煩。別的不說,這要天津的戰鬥還沒有結束,美日聯軍每天就得在這裡消耗上萬噸彈藥與數萬噸燃油,損失數十架戰鬥機、以及難以估量的地面部隊。
問題是,E集團軍會像C集團軍與D集團軍那樣不經打嗎?
回答顯然是否定的,十二月二十六日,E集團軍參與天津會戰的第一天,第二十六集團軍的官兵就發現,這個集團軍確實與眾不同。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進攻的時候,E集團軍打得更有章法。
當天,在新開河北岸小王莊的戰鬥中,守在河北動力醫院裡的一個步兵營首先擊潰了一支美軍的偵察部隊,隨後遭到美軍主力部隊圍攻。戰鬥中,美軍並沒有強攻,而是迅速拉開戰線,建起了包圍圈。在隨後的戰鬥中,第二十六集團軍先後投入三個營,還出動了上千名民兵,希望打開美軍的包圍圈。問題是,美軍的戰術就是圍住一個,再打救援部隊。結果數個小時的戰鬥下來,東北軍傷亡了近兩千名官兵,仍然沒有能夠取得突破。美軍利用建築物與坦克戰車組成的流動火力點,連續打退了東北軍的數次進攻,戰鬥傷亡微乎其微。打到天黑之後,守在醫院裡的東北軍戰士才不得不從地下坑道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