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64頁

    劉貴妃輕言細語,皇帝的怒氣還真的平息下來,他轉念一想,若是為了兩個區區使臣而開罪自己的皇子,豈不是讓人看輕?

    不過攔截奏摺這事著實可惡,還有劉家人也確實囂張,且等過了今夜再說。

    「李敬辦事不力,即日收回官職,發配原籍。」他沒處置燕王,也沒處置劉家等一眾人,倒是將上奏的李大人革了職,行事讓人大跌眼鏡。

    換源app】

    宋謙賢等暗自冷笑一聲,又看了看鬆口氣的劉家人,以為這就過關了?太天真,就是可惜了李大人,不過等他繼位,李大人便能官復原職,暫且先委屈一下。

    李大人早知是這種結果,甚至只革職發配原籍比他想像中的還要好,至少命還在不是嗎?如今劉貴妃燕王母子當道,他繼續做這個官也沒意思。

    他面無表情的被拉下去,而圍觀了這一場鬧劇的其餘大臣則是更心冷,之前被宋謙賢和宋謙明聯繫過的,此時越發堅定跟隨的步伐。

    而跟隨燕王的則是沾沾自喜,如此大錯陛下說揭過就揭過,看來選擇是真沒錯。

    千秋宴繼續進行,但大臣們的心思卻是風起雲湧,好歹平安無事的過了這一夜。  

    然而一大早,聽說就有人敲響了鳴冤鼓,狀告劉家人草管人命、霸占家產。

    「一大早的吵什麼?」皇帝在宮人的服侍下起床,因為昨天千秋宴熱鬧到半夜,所以精神不是很好,「到底發生了什麼?」

    上報的太監小聲回答:「陛下,是有人敲響了鳴冤鼓,留下伸冤書後還一頭撞死在上面。」

    「什麼?」皇帝一聽驚了,自古宮門前的鳴冤鼓就鮮有人敲響,畢竟敲響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如今這人直接一頭撞死,冤情是有多大?

    皇帝好大喜功,如今發生這種事,對他的名聲影響非常之大,將來史書上都是要記錄一筆的,這讓他如何不怒?

    第668章 回去瀾朝(十八)

    「京兆尹何在?大理寺人呢?」皇帝一邊吼一邊往外沖,「現在外面情形如何?」

    「百姓已經圍滿了宮門口,紛紛叫嚷著還人家一個公道。」

    「御林軍都是吃屎的嗎?不知道控制一下?」

    太監表情為難,都是尋常老百姓,哪能使用那些過激手段?皇帝似乎也意識到了,繼續吼:「那人控告的是誰,查出來沒有?」

    「似乎是伯爵府。」  

    皇帝猛地停下腳步:「劉貴妃娘家?」

    太監頭低得更低了:「是。」

    「又是他們,把燕王給朕招來,還有劉家人,全都給朕控制住,金石國使臣的事朕還沒找他們算帳,竟然又惹出這些事,真是好大的狗膽。」

    太監知道,這下劉家估計真的要完了,一次又一次的觸碰陛下的逆鱗,便是貴妃娘娘也保不住,再說燕王殿下似乎也不像以前那麼受寵。

    劉家還是太短視,以為家裡出了個貴妃就了不起,行事太囂張跋扈,這下燕王估計要恨死他們。

    這人啊,得意之後不能太張狂,不然就容易忘記這天下到底是誰做主。

    燕王得到傳召馬不停蹄的進宮,宋謙賢的寧王府卻是一派祥和,只為擊鼓鳴冤的人感到可惜。

    「他早就心存死志了,我也勸過,沒想到還是沒勸成功,我將證據送到他面前時早該想到的。」宋謙信感慨道,「父母死在了亂刀之下,姐姐妹妹和媳婦都被糟蹋,劉家人連他半歲的兒子都沒放過,他一心只想復仇,沒想過一人獨活,或許死了對他也是一種解脫,我們能做的就是幫他沉冤得雪。」

    幾人聽完俱是沉默,而這樣的還不是個例,被劉家人禍害的還不知道有多少,但全都狀告無門。  

    「另外的證據都準備齊了嗎?」

    「都齊了,這些年我們能保護的人都保護了下來,這次絕不能再讓劉家人翻身。」

    「聽說杜老昨日還將奏請燕王為太子的奏摺呈了上去?」

    「嗯。」杜銘安點頭,「估計陛下還沒來得及看。」

    宋謙賢冷笑:「等他看到,加上劉家的事,下場估計好不了。」

    「百家齊齊上告,劉家必然是個被抄家的結果,到時候劉家在各地搜刮進獻給燕王的財務帳本自然會被爆出來,屆時即便是有劉貴妃和太后娘娘,燕王也翻不了身。」

    「咱們也該準備了,估計等會兒要上朝。」

    幾個對視一眼,辛苦準備這麼多年,劉家也該覆滅了。

    尤其是宋謙賢和宋謙明想到前世劉家迫害的那些人,就恨得牙痒痒,就連他們兄弟兩,都遭遇劉家派去的無數暗殺。

    今生能阻止的他們都儘量在阻止,劉家不能再留,燕王的氣數也該盡了。

    「如此一來便只剩下宋謙英和宋謙康,至於老十,若是安安分分的,不是不能留他一條生路。」

    想起前世的老十,宋謙明搖了搖頭,這傢伙別看年幼,心機可不少,沒少給他找麻煩,但到底沒有做致他和大哥於死地的事,大多都是太后動手,所以但願這輩子能安分一些吧。  

    半個時辰後,在皇帝的召見下,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員都進了宮,對於宮門口的事,因為處理的及時,許多大臣都還不了解,所以當皇帝先宣讀杜太傅奏請燕王為太子的奏摺後,不少大臣都跟風夸談燕王的優秀。

    「老臣附議,陛下,一國儲君有利於朝堂安穩,燕王於才於德都可擔大任。」一位兩朝元老慷慨激昂的說道,這位元老雖然官職一直不高,但到底在禮部做了多年京官,所以說話還是有一定分量的。<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6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