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頁
賈環和胡熾見面後,作出決定,連夜帶人趕往嘉峪關,在此設立物資中轉點。
嘉峪關地勢險要,背靠黑山,南臨祁連。連陲鎖鑰,卡在河西走廊的最後一處隘口中,被稱為河西咽喉。這裡曾是明朝西北重鎮,沿絲路前行六百多里,即是西征大軍此行的終點,亦是起點:敦煌。
河西走廊到西北部,已全是荒漠。邊塞之外,戈壁灘隨處可見。到處是光禿禿的沙地。只有稀疏的各種沙漠植物:胡楊、紅柳等。而敦煌、瓜州,是戈壁灘中有名的大綠洲。所以能建立城鎮,匯聚百姓、物產。
此時,前線的消息早就傳到長安城中。雍治十八年春,大周西域總兵,五軍都督府左都督牛繼宗,繼會戰失敗後,兵敗龜茲城。至此,拔野古部大軍威振西域全境,各地紛紛叛亂,大周喪師失地!安西四鎮盡失!
但,西域參將苗騏接應了自龜茲撤下來的周軍和文官們,積極聯絡周圍的吐谷渾部,打退了拔野古部的先鋒,維持住敦煌、瓜州一線的局面。守到夏末齊馳率西征大軍來援。
秋高氣爽,馬驃正肥。前線大戰將起!「消化」了三個多月時間的拔野古部,重新糾集胡騎,準備一鼓作氣占領西域全境。將周軍趕回到嘉峪關。從而在西域,漠北與察哈爾、仆骨、喀爾喀等部族爭奪霸權。
在這樣的局勢下,賈環一行八十多人,於七月中旬抵達嘉峪關。隨行的是一批糧車。西域總督齊馳麾下的核心幕僚曾季高早在嘉峪關中,等候多時。
漫漫的小雨浸潤在天地間。天氣漸涼。雄偉的關城卡在咽喉要道中。雄關屹立!賈環等人騎著在馬上,各自帶著斗笠,緩緩的走在官道上。隊伍蜿蜒。斜斜的小雨將眾人的衣衫打濕小半。
關城上,守城的士卒拿著長槍樹立,眺望著這支進城的隊伍。自安西四鎮丟失以來,商旅斷絕。本來自海貿興起後,絲路便逐漸的沒落。商旅不多。而西域戰亂更是令這裡商業環境雪上加霜。這時來嘉峪關的隊伍,只能是軍中的運糧隊伍。
城門口處,此地的守將商游擊和曾季高帶著五六名親隨迎著。
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比如收藏:. 手機版網址:m.
第七百七十五章 西行漫記(下)
「大帥令你在一個月之內,轉運25萬石糧食至敦煌。由商游擊配合你…」
曾季高一身皺巴巴的藍布長衫,四十多歲,微矮的身材,身上帶著沉重的壓力。他作為西域總督齊馳的核心幕僚,等在嘉峪關,是為了向賈環傳令。至於,糧草過期未至,或者數量不足,後果是什麼,不問可知:軍法從事!
這是齊總督對賈環的重視的一種形勢。
傳話畢,曾季高便急急忙忙的冒雨趕回敦煌。連商游擊在游擊將軍府中給賈環舉行的接風宴都沒有參加。從這個舉動看,敦煌一線的形勢很緊張。
而敦煌前線的情況,賈環依舊還只能從傳遞的書信,公文中了解一些:拔野古族的軍隊正在逼近敦煌一線。綠洲之外,斥候的交戰,正在日益密集!
劍拔弩張的氣氛,瀰漫在整個河西走廊中!生活在沿線地區、城市、村落中的漢人們,都感受到大戰即將來臨的氣息。
「賈大人,這…」商游擊站在府門口,目送曾季高帶著兩名隨從離開,神情略顯尷尬。
商游擊面相很顯老,宛若五十歲的老農,臉上溝壑縱橫。西北風沙催老。穿著一身半舊的鎧甲,一看便知是上陣過的將軍。
自雍治十三年,京營參將樂白跪拜大學士何朔之後,國朝武將中的潛規則,便是流行跪拜上官。而隨著,總督、巡撫這些非常設的官職開始增多,文官集團開始壓制著武將。
這其中有很深刻的歷史原因!非三言兩語可以說的清楚。而周朝此時,以文官統御武將,正在逐步的形成制度。
賈環是從四品的西域布政司左參議,商游擊執下官禮。當然,除開大勢,更重要的是:第一,賈環賈環是總督齊馳的幕僚。第二,賈環是都轉運使,負責大軍後勤。
賈環並不在意,寬慰道:「商將軍,曾兄有要事在身,接風宴便改日吧!」搞政治,那確實要認認真真走形式。但在戰爭中,還注重走形式,那是自取滅亡。一切以戰事為先!
曾季高,精熟方輿,曉暢兵略,恃才傲物,矜功自伐。對他的認可,只限於輿論方面。要說多重視他,那真未必!
以賈環沉穩的性情,自不會因為別人輕忽他,心裡就很不爽。要想別人重視,得作出事情來!
…
…
稍後幾日,賈環在嘉峪關中游擊將軍府旁的院落中,安頓下來,著手處理軍需調度。
龐澤,張四水,黃觀(黃總旗,現為副千總職位),沈遷幾人協助著賈環。商游擊亦調了十個精通錢糧、筆墨嫻熟的小吏、書手過來幫忙。
隨後,信使往來於此,絡繹不絕,連通著敦煌、長安兩地。
自秦以來,軍隊的口糧組成,一直都是變化的。而且,具備很強的地域性。從粟,小米,變成大米,麵粉。周朝軍隊的軍糧,以容易保存的乾糧為主。乾糧主要是燒餅、大餅、饅頭、干米飯。每名士兵按量配給茶、鹽、大醬和醃菜。
賈環作為軍需官、都轉運使首先要保證軍糧充足。其次,要保障士兵的武器、鎧甲,各種戰爭器材。最後,還要保證棉衣,靴子,雨衣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