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01頁

    “此事世子會派人去辦,而文衛西一事,就要靠老師了。”

    封野垂下眼帘,默認了。

    顏子廉深吸一口氣:“好。”

    燕思空看得出,顏子廉亦良心有愧,但也僅此而已了。

    顏子廉走後,燕思空走近封野,輕聲道:“我也可以讓佘准去辦。”

    “不必。”封野目光冷傲,“難道我在你心中,會顧念婦人之仁嗎?”

    “我沒這樣想。”

    封野轉向他:“除掉文宥遲,顏閣老就會推舉新的兵部尚書,目前合適的人選中,有我爹的人,就算是其他人,也比文宥遲好對付,只有這樣,才能保住大同軍費。”

    “沒錯。”燕思空輕撫著封野的臉,“大晟江山不能沒有大同防線,大同防線不能沒有封家軍。”

    第113章

    顏子廉辦事毫不拖泥帶水,隔日便指使言官擬好了奏摺,翻出幾年前文衛西用陳棉填冬衣的舊案,斥兵部與吏部包庇文衛西,如此重大的營私舞弊,考核結果竟未體現。  

    朝堂上再掀舌戰,但因此案當年已蓋棺定論,文衛西亦遭到懲處,是無可辯駁的,可如此重大的失職,兵部考核、吏部覆核,文衛西竟不降反升,閹黨與文宥遲一派自然理屈而詞窮。

    顏子廉抓住這一點,令言官一來彈劾文宥遲徇情枉法,二來彈劾吏部考核有失公允。

    京察大計所引發的罵戰,可謂此起彼伏、此伏彼起,而這一次最為激烈,因為終於牽扯到了尚書。

    證據確鑿之下,不得不對文衛西重考,但因為當年其已為冬衣案降過職、罰過俸,不再懲處,卻牽連了兵部和吏部的幾名吏員,給文宥遲做了替罪羔羊。

    接著,不足一月之後,突然傳出消息,文宥遲的老父在老家病故,其父臥床多年,在睡夢中悄然仙逝,並無異樣,但此事對文家卻是巨大的打擊。

    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是以為孝者,必忠君,自漢室以孝治天下,百千年來,歷代官員均要返鄉為父母守孝三年,此稱之為“丁憂”。

    若遭逢國難,身居要位不得脫身,皇上可以“奪情”,令官員值守原位,君父君父,忠君亦是孝父。  

    可如今國無大事,而文宥遲因其子聲望受損,就算昭武帝有心奪情,於情於理皆站不住腳。

    文宥遲無奈,只好上書奏明此事,要即刻返鄉。文貴妃和謝忠仁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文宥遲離京。

    文宥遲一走,原本應由兵部左侍郎暫代尚書位,但此人剛剛因為文衛西的事受到牽連,有失職之嫌,雖然謝忠仁力薦,可推舉官員是吏部的事,而後要由內閣商議,最後由皇上定奪。此事又是一番爭執,最終,還是內閣有理有據,占了上風,由右侍郎馮闖暫代兵部尚書位。

    這一仗可謂大獲全勝,既趕跑了文宥遲,又將士族一派的官員扶上了要職。

    燕思空得知後,暗暗鬆了一口氣,文宥遲一走,文貴妃就失去了最強的助力,一段時間應該掀不起風浪,若能熬到二皇子離京就藩,儲位就十拿九穩了,不過,仍然不能對謝忠仁掉以輕心,這個閹狗害死了陳霂的母妃,已經騎虎難下,他是決計不會讓陳霂順利登基的。

    經過這樣一番折騰,吏部上下都戰戰兢兢,閹黨也老實了不少,他們自己亦要考核,若再出一兩個文衛西,怕是自身難保。

    京察大計仍在按部就班地進行,朝堂上平靜了不少,下馬的士族吏員比閹黨多,但文宥遲一個抵了好幾個,可謂是兩敗俱傷。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地方官和三品及以下吏員的考核接近尾聲,馬上就要輪到二品及以上大員了。  

    ——

    整個夏日,燕思空都忙碌不堪,頻頻聽到壞消息,但也頻頻聽到好消息,比如,沈鶴軒的考核結果為“稱職”,將要升遷,顏子廉決定將他升為都察院監察御史,巡按漢中。

    庶吉士的仕途之路,一般是先在翰林院熬上幾年,而後下放地方歷練,再回京就職,就可以按照政績逐步升遷,燕思空是青雲直上的極少數例外,而沈鶴軒走得很穩妥,顏子廉讓他巡按漢中這樣的富庶之地,亦是對他非常關照。

    另外,燕思空覺得顏子廉也是有意把沈鶴軒支走,怕到時候儲位紛爭再起,沈鶴軒又不管不顧地以肉身衝鋒陷陣。

    沈鶴軒這一去,少則兩年,多則五年,是回不了京了,他因為性格原因,在朝中沒什麼朋友,臨行前,燕思空請他喝酒,他很難得地答應了。

    沈鶴軒不願去酒樓,燕思空知道他是真的清貧,哪怕自己做東也不行,便提出帶上兩壺好酒去他家喝,沈鶴軒欣然同意。

    沈鶴軒的府邸比他的還要老舊,離皇城又很遠,每日去衙門,怕要走上小一個時辰,即便如此,他也總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

    燕思空如約上門拜會,見沈鶴軒面帶春風,知道他這樣喜惡不輕顯於形的人,今日是真的高興。

    “沈兄,恭喜啊。”燕思空拱手道,“他日巡按漢中歸來,必有高升。”

    沈鶴軒回禮,笑道:“高不高升,聖上自會明鑑,但能夠做些實事,才是最令我欣喜的,賢弟,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0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