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在那之前,還需送劉公公上岸。畢竟,轉移江浙大小官員目光,吸引火力,拉動仇恨值,也是計劃中的重點。
金尺寶刃之前,劉公公只能鼓起鬥志,擼起袖子,掃視一眾對手,掐個昏天暗地。
所謂犧牲奉獻,壯懷激烈,蓋莫如是。
第一百零一章 覆滅一
正德元年,五月甲申
端午佳節,神京城內,再次變得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早朝之上,朱厚照下旨,以先皇小祥,免群臣朝賀。
宮內不設宴,不賞金銀布帛。自內閣以下,六部九卿,五軍都督,按照品級,領粽子回府。
“欽此!”
略顯尖銳的聲音,在奉天殿中迴響。
張永合上聖旨,躬身退後。
群臣口稱“萬歲”,四拜謝恩。
深切體會到,天子復興聖祖高皇帝之法的決心,是何等堅定。
聖祖高皇帝之後,太宗皇帝下旨,端午節皆休沐一日。
按照慣例,群臣入奉天殿朝賀,天子賜宴,賞賜金銀布帛。內外命婦大妝,入賀仁壽、坤寧兩宮,按品級受賞。
賞賜俱出內庫,金銀之外,常有器皿擺件。劉健和馬文升歷經四朝,所得金注銀盞,可湊足三套。其中有英宗皇帝和孝宗皇帝所用金注,不能用,擺著也是榮耀。
今上一改作風,端午節不休沐,不賜宴,賞賜都換成粽子!
內庫緊張,發不出金銀,賞幾匹布也是好的,至少能做幾件衣裳。
賞粽子算怎麼回事?
許多大臣年事已高,牙口不太好,家中過節,粽子都做成核桃大小,用料更顯精細,方便入口。
宮中賞下的粽子,包裹肉丁果脯,新鮮大棗,個個都有拳頭大,分量十足,硬得能砸暈耕牛。食量小的,半個能頂一頓飯。
“鹽引換得糯米,從太倉調來,諸卿可用。”
這句話出口,仿佛一針戳破皮球,鼓起的勇氣全部消失。
誰敢抱怨粽子太硬,個頭太大,糯米選的不精,裡面摻沙子?
咯掉牙也得吃!
不然,是承認以次充好,用摻了沙子的米換鹽引?
打死也不能幹。
朱厚照體恤老臣,普通官員多是一兩個,六部尚書至少六個,內閣及英國公等勛貴功臣都是十個!
幸虧沒有下旨,必須一個人沐浴隆恩。不然的話,至少有三位老臣會當殿暈倒。
暈死總比撐死強。
沒資格上朝的京官,看到同僚拎粽子出宮,既納悶又羨慕。
納悶天子為何不賞金銀,羨慕同僚還有粽子可領,自己連粒米都得不著。
上疏天子節儉的官員,對此大表讚賞。
“天子仁德,納諫如流,戒奢以儉,有先帝之風。”
話傳出,不少人咬牙,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敢情給事中官小,只領到一個?
背後戳小人抽鞋底,遇見仍要笑如春風,拱手表示:仁兄說得對,就是這樣,在下佩服。
天子仁德,黃連也得吞下去!
英國公年逾古稀,身體倍棒,每頓能吃三大碗米飯。兒子更能吃,每頓至少五碗。
十個粽子帶回家,父子幾個分一分,吃完不到半飽。
國公夫人轉身,眼不見為淨。
結縭數十載,對丈夫的秉性習慣,多有了解。看向無奈的兒媳和目瞪口呆的孫媳,道:“擺飯。”
兒媳應諾,孫媳眼睛瞪得更大。恍然回神,見婆婆看著自己,不由得鬧了個大紅臉。
“媳婦失態。”
“沒事。”世子夫人擺擺手,笑道,“習慣就好。”
習慣就好?
看向意猶未盡的丈夫,孫媳默默垂頭。
娘說過,國公府規矩大,國公夫人和世子夫人都出身勛貴,嫁過來,需得溫厚恭順,孝敬長輩,敬愛夫君。可眼前的情況,同她想像中的,實在有相當差距。
武將家中多是大肚漢,幾個粽子分一分,當日就能解決。
文臣府內則是另一番情形。
兒孫多的,如謝閣老,六個兒子,兒子下邊有孫子,孫子不夠還有外孫,加上府中女眷,粽子甚至不夠分。
一個分成數塊,每人僅能嘗嘗味道。
謝遷撫過長須,飲下半杯溫酒。所以說,枝繁葉茂就是好啊。
劉健和李東陽沒謝遷兒子多,好在學生不少。
能嘗到宮中賞賜,自然是天大的榮耀。
兩位閣老頷首微笑,很是慈祥。眾人一邊咯得牙疼,一邊感動得淚水盈眶,有閣老做靠山,三生有幸啊!
六部官員各顯神通,各想辦法。實在沒辦法,只能硬吞。
錦衣衛監察百官,看到不少惹人心酸的場景。
吃粽子能吃得淚流成河,當真千古奇事。
回報牟斌,指揮使大人嘴角抽動,幾番斟酌,到底詳具紙上,遞送宮中。
天子是什麼反應,無需猜測。
當真該慶幸,錦衣衛沒這份榮耀。
坤寧宮內,朱厚照盤腿坐在榻上。面前一盤核桃大的蜜粽,雪白晶瑩,玉雕一般。
夾開一枚棗粽,送進嘴裡,糯米裹著蜜棗,香甜的滋味溢滿口腔。
“這個好!”舔舔嘴唇,夾起餘下半個,送到夏福嘴邊,笑道,“梓潼嘗嘗。”
“謝陛下。”
半個棗粽,夏皇后分作兩口,仍鼓起腮幫。
自從分過豆糕硬糖,皇帝皇后在一起,最常做的事就是吃。
兩個人一起吃,味道更香。
糕點,糖果,膳食,每天四五頓,飯量逐日增多。
好在小夫妻都忙,吃得再多,也不見長肉。
對此,朝中不是沒有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