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頁
這蘇酪櫻桃的吃法,可不是連蔓兒發明的,而是自古就有。在連蔓兒家的藏書中,就有好幾處關於蘇酪櫻桃的記載。而且,還有很多有關的膾炙人口的詩詞流傳下來。
其中就有“忍用烹蘇酪,從將玩玉盤”等佳句。連蔓兒就是讀到了這些詩句,才起意去買了瑪瑙碗,一開始還只是蒸蘇酪吃。這櫻桃下來了,才用蘇酪合著櫻桃來吃。蘇酪營養價值很高,而且滋養皮膚。現在是每隔幾天,打發人去西邊採買牛辱,連蔓兒已經在心裡做了打算,要置辦一個牧場,放養牛羊,現在正在尋找合適的地方。
連守信今天帶著陳掌柜出門,就是去辦這件事情去了。
這兩年,連蔓兒了解到當地對於牛辱、羊辱,還有牛羊肉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這些東西的在集市上卻極少有賣的,完全是供不應求。
其中羊肉還好一些,牛肉則顯得更加金貴。因為朝廷有律例,為了保護耕作,禁止宰殺耕牛。即便是耕牛老的不能幹活了,也不能隨意宰殺。要去衙門備案,得了許可,才能宰殺耕牛。就像三十里營子這裡,上一兩代的莊戶人家,有的一輩子都沒吃過牛肉的也有。
這種情況,在西北邊回民的遷入後,才有所改善。回民養的肉牛,並不在禁止宰殺的範圍內。但是因為那些回民住的比較偏僻,流通也不方便,因此,想吃牛肉還是困難重重。
至於牛辱、羊辱自然就更是如此了。
連蔓兒想,如果她就近辦起牧場,就能解決了這些問題。一方面方便了大眾,另一方面也可以財源滾滾。
傍晚時分,連守信終於從外面回來了。張氏忙讓小喜打了水進來,讓連守信洗漱。
“今天蔓兒又做了蘇酪,給你留了一碗。我讓人端來給你吃。”張氏笑著對連守信道。
連枝兒、連蔓兒和小七都在屋裡坐著,見此情形,相互交換了一個眼色,都抿著嘴偷笑。連守信和張氏可以說是老夫老妻了,但是兩個人的感情卻沒有因此就變冷淡或者乏味。比如說每次連守信出門後回來,不管連守信出去了多久,張氏的表現都好像是連守信是出了趟遠門,很久沒見,特別的親熱、歡喜。
“不用。”連守信洗了臉,一邊從張氏手裡接了手巾擦手,一邊說道,“那個東西,給孩子們吃。我不吃那個。……有面沒有,給我來一碗麵。”
“咋地,在外面晌午沒吃飯啊?”張氏就問。
“吃了。”連守信道。
“沒吃好?”張氏又問。
“也沒啥吃好吃不好的。外面的飯菜,就是那樣,咋地也不如咱家裡的,吃進肚子裡舒坦。”連守信老實地說道。
連守信現在也是人們口中的四老爺、御賜牌樓連家大老爺了,但是卻一直不改其莊稼人的本色。也許外面的人會覺得這樣的連守信有些土,但是在自家裡,從張氏到連蔓兒、小七,都覺得這樣的連守信給她們的感覺更加厚實、更加可靠。
雖然妻兒都很惦記他,有什麼好東西也是人人都有份,但是這個家裡,這幾口人,吃的最差的、穿的最差的,都是連守信。
當然了,這個差也不是真的差。
連守信不想吃蘇酪,他要吃麵條。
“眼看著就該吃飯了……”張氏看了看日影,說道。
“那我就等吃飯吧。”連守信更好說話。
“爹,你要吃啥面,我給你做去呀。”連蔓兒就道,“要不,吃炸醬麵咋樣?”
“行啊,我就愛吃我閨女做的炸醬麵。”連守信高興了。
“娘,就做一小碗,讓我爹先墊墊,不耽誤一會吃飯。”連蔓兒又對張氏道。
張氏剛才那樣說,也不是不願意給連守信做吃的,聽他們爺倆這樣說,自然也不會反對。
連蔓兒就招呼了小慶和她一起往廚房來,要做一碗炸醬麵,有兩條最重要,一是麵條要勁道,另外一個是炸醬要做的好。後面這一條,更加是炸醬麵的精髓所在。來到廚房,連蔓兒就讓韓忠媳婦揉面,她挑了一塊上好的五花肉切了肉丁,又切了一些薑末。這個時候,小慶已經從外面的醬缸里撈了一小碗的大醬進來。
炸醬麵的炸醬要做的好,首先是這個大醬要好。連蔓兒家的大醬,是張氏帶著她們姐妹親手做出來的,味道自不必說。
用肉丁、薑末和大醬炸好了一碗紅亮亮的炸醬,連蔓兒又挑了一條小黃瓜和一條水蘿蔔,切成細絲,在一個盤子裡碼好,這個時候,韓忠媳婦也已經將面煮好了。韓忠媳婦手勁大,面和的極好,和面的時候又放了一個雞蛋,還有少許的鹽,這使得麵條更加勁道了。
將麵條端回後院,連守信看見就高興的笑了起來。
“外面吃的都太油膩,就這個炸醬麵,一看著就開胃。外面做的,沒咱家做的好吃。”
放上小飯桌,連守信上炕坐了,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麵條。
連守信的飯量大,這麼一碗麵,一大盤子的炸醬和面碼,對於連守信來說,還真就是墊墊。
等連守信吃完了面,連蔓兒又端了茶上來,看著連守信喝茶,連蔓兒才開口向連守信詢問,這次出門的收穫。
“地方都看好了,就在小墾屯,有三百來畝的大糙甸子,兩百來畝的荒地。”連守信高興地道。
“小墾屯,那離他姥爺家還挺近。”張氏就道。
小墾屯在三十里營子往西,離張氏娘家的燒鍋屯大約有二十幾里地的樣子,離三十里營子,則有四十里地。之所以叫做小墾屯,是當初墾荒的時候留下來的名字。有小墾屯,自然就有大墾屯。大墾屯還要往西邊走,挨著連綿的群山,群山另一側一般被這邊的人稱作“西邊外”,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
回民內遷,多聚居在大墾屯和小墾屯。
小墾屯確實是建設牧場的合適地方。
“那三百來畝的糙甸子,就能放牛放養,還有那二百來畝的荒地,我找回民看了,說是能種咱蔓兒說的那個牧糙。”連守信又道。
“苜蓿。”連蔓兒就道。
“對,就是苜蓿。那糙籽我也打聽了,能買到,不值啥錢,說是遍地都是,還有別的糙,也都挺好的。”連守信,“到時候咱這派些人,再在當地雇些人,就能把這糙給種起來,牛羊給養起來。我這次就看好了兩個回民,養牛養羊都是把好手,到時候簽個契,就行了。”
連守信這樣說,連蔓兒也很高興。連守信這個人有個優點,就是處事穩當,而且還有為人精明的陳掌柜跟著,也不怕出什麼差錯。
“蔓兒,這養牛養羊,真的能賺大錢?”
第六百二十三章書信
“能。”連蔓兒肯定地點頭。
養牛和養羊,首先從成本上來說,一隻羊羔的成本和一隻小豬羔子的成本是差不多的,而養成之後,雖然一隻羊的重量遠遠比不上一隻成豬的重量,但是羊肉的價格更貴,羊皮也很值錢,這兩樣加起來,養一隻羊的獲利,絕不會比養一隻豬來的少。
養豬還多少需要糧食,但是羊卻是只吃糙就可以的。
莊戶人家養豬能賺錢,那麼她們辦牧場養羊,肯定也能賺錢。
至於牛,養牛的成本要比養羊和養豬高很多,但同樣的一頭牛的價值也是豬和羊都無法相比的。而且在連蔓兒的規劃中,她的牧場不僅產肉牛、肉羊,同時還有副產品牛辱和羊辱。
開辦牧場養牛養羊,是肯定能賺錢的。連蔓兒仔細地做過成本和利潤分析,很確信這一點。而連守信,即便是不計算這些東西,他也知道這是能夠獲利的。
連守信所擔心的,是銷路的問題。
“那就更不用擔心。”連蔓兒告訴連守信,“爹,你只要想想,前兩年,咱想買牛羊肉,有多困難。那時候咱家的條件可遠遠不如現在,咱這青陽鎮、錦陽縣,還有遼東府,有咱家那個時候條件的人家有多少?”
“這哪能算過來,肯定不少就是了。”連守信就道。
“這就是了。再說就算是平常的人家,這過年過節,平常辦事情,要不就是來客人吃個飯啥的,那不也得買點肉。豬肉不用說了,稍微講究點,還不得買點牛羊肉換換口味。”連蔓兒又道。
就是現在,三十里營子的莊戶人家要是打牙祭包餃子,第一個想買的就是牛肉,羊肉其次。因為這兩種肉餡的餃子,比起豬肉餡的餃子來說,那可是別樣的滋味。
“還有牛辱、羊辱,現在也就是那些極富有的人家才吃的上。還不就是因為少,不好淘換嗎?等咱的牧場辦起來,供應的多了,那稍微有點錢的人家,也能吃的上。”連蔓兒就又道。
說到底,就是有需求,而且供不應求。連蔓兒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打算辦牧場的。
連蔓兒的話,說的連守信連連的點頭。其實,連守信是打心眼裡信服連蔓兒的。這兩年,家裡要做什麼,大都是連蔓兒出的主意,結果也是樣樣賺錢。不僅如此,還帶動了其他人跟在他們身後,亦步亦趨。
比如說他們種植了小麥,很快,周圍的人也開始學著種小麥。他們挖荷塘、魚塘,種藕養魚養蝦養蟹,這周圍的荷塘和魚塘的數量幾乎就翻了一番。他們現在不只自己種藕、養魚蝦蟹,同時還經營起了藕種、魚苗、蝦苗、蟹苗。
那些增加的荷塘和魚塘不僅沒有分薄了他們的利潤,反而讓他們的收益又增加了不少。
而這些,都與連蔓兒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連蔓兒總是想在別人的前頭。
現在這個牧場,也是如此。
“事情這麼順當,還得多虧老陳。”說完了今天去看地的情況,連守信就誇起了陳掌柜,“這人,是個人才啊。這在外面說話辦事,那叫一個八面玲瓏。而且吧,人家這眼睛也毒,做事還穩當。……老陳這人,做人也相當的厚道,難得啊。”
連家的幾處店鋪的掌柜,都很不錯,陳掌柜又是其中的佼佼者。連蔓兒心裡正打算著,如果陳掌柜將牧場這件事辦的妥當,就要更加重用他,比如說提他做個各店鋪的總管事什麼的。
對於人才,自然是要重加籠絡了,所謂賞罰分明。
“爹,那晚上請陳掌柜來吃頓飯唄。”連蔓兒就道,“讓廚房準備一桌上等的酒席。”
“對,我陪著老陳喝幾盅。”連守信就道。
當晚,連蔓兒就在前廳安排了一桌酒席,請了陳掌柜來,連守信親自作陪吃了一頓飯。第二天,連守信又帶上陳掌柜,還叫了吳玉貴和吳家興父子倆再次去小墾屯,就將那一大塊地給買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