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91頁

    連蔓兒一直覺得,連家她自己這一輩的女孩子,兩極分化的特別厲害。其中一個極端是連花兒和連朵兒姐妹倆,她們太過自我、自私,知道自己要什麼,並積極索取,根本不在意損害他人。

    而另一個極端,則是原來的連枝兒、連蔓兒、連葉兒,也包括連芽兒。

    這幾個女孩子,在家庭中不受重視。她們的母親或是軟弱、愚孝、或是愚蠢、自私,環境的影響加上個人特質,這幾個女孩子完全沒有自我。她們沒有目標,只知道勞作,不知道爭取,別人給予的不管好壞,她們都默默的接受。

    這樣的女孩子好養活,不會給家人添麻煩,也根本沒什麼需要家人操心的地方。

    而在這個年代,這樣的女孩子並不是連家的專利。大多數被忽略、在男尊女卑的觀念下長大的女孩子都或多或少地有這幾個女孩子的這些特點。

    連家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在這方面尤其的突出。當然,現在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連蔓兒、連枝兒和連葉兒都不是過去的小受氣包了,只有連芽兒的變化並不大。這樣的連芽兒,連蔓兒想幫她,可能幫的卻很少。因為連芽兒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連蔓兒能幫連葉兒,是因為連葉兒很明確地知道她要的是什麼,而且願意為了目標努力,甚至豁出性命。  

    連芽兒也可憐,但卻沒有連葉兒的可敬。連蔓兒對她們的感情,當然不一樣。

    現在連芽兒選擇要跟著周氏,不管這是否是個好的選擇,能做出選擇,對連芽兒來說。就是巨大的進步。

    “爹,咱打發個管事過去看看吧,別讓他們把事情鬧的太大。”連蔓兒就向連守信說道。

    “行。”連守信點頭,就叫了一個管事的進來,連蔓兒略微囑咐了兩句,就打發了管事去老宅。

    管事去了。很快就回來,稟報說事情已經談成了,連守義和何氏同意留下連芽兒給周氏,但是周氏從此每年要給連守義和何氏兩吊錢。

    “原來二老爺要的更多,是小的去了,說了老爺、太太、大爺和姑娘的意思,讓他們顧著些體面,大傢伙也幫著說和,二老爺才肯兩吊錢完事。……老太太抱著芽兒姑娘大哭,說是不忍心把芽兒姑娘給二老爺他們帶去受罪。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把芽兒姑娘給留下。”

    連蔓兒不由得嘴角抽了抽,心想,這件事,也算是奇聞一件了,好在連家老宅怪事連連,大家早就見怪不怪。

    

    打發了管事的下去,張氏就嘆息。

    “看來啊,不管咋說,這人心都是肉長的。老太太對芽兒,多少還是有點感情。”張氏嘆息著道。

    “嗯。”連守信就點頭。

    連蔓兒卻不想多談這個話題。

    “大妞妞跟芽兒都說了些啥,你一點都沒聽見?”連蔓兒問連葉兒道。

    “我沒太在意,她倆說話聲也小,真是啥也沒聽見。”連葉兒就搖頭道。

    “肯定是說了啥了,要不,連芽兒本來不聲不響,根本就不敢找老太太說話,跟大妞妞說了幾句話,就去上房找老太太說話了,她們倆肯定是說了啥了。”連蔓兒就說道,而且很大的可能,是大妞妞說了什麼,才直接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大妞妞雖然比連芽兒年紀小,卻比連芽兒聰敏許多。因為有蔣氏護著,她也不像連家原來的幾個女孩子那樣膽小。

    可即便如此,大妞妞的年紀在那擺著,她到底跟連芽兒說了什麼那。這個疑問,還是過了些日子,連蔓兒才知道答案。  

    大妞妞知道連芽兒要搬走,有些捨不得。大妞妞就告訴連芽兒,她捨不得連芽兒,她一家人都捨不得連芽兒走。連芽兒就問周氏也捨不得她嗎,大妞妞想也不想就答是的,周氏捨不得她。大妞妞看出連芽兒也捨不得走,小姑娘就建議讓連芽兒跟周氏說說,求周氏留下她。

    小姑娘年紀雖小,卻知道,這個家裡是周氏說了算的。

    就是小孩子之間這樣幾句話,給了連芽兒勇氣。世事往往如此,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最後引發出大的轉折,讓人始料不及。

    不管怎樣,連芽兒是留了下來,周氏、連芽兒、連守義、何氏,各方皆大歡喜。

    三間東廂房,扒的很快,傍晚的時候,就扒的差不多了,周氏帶著蔣氏、連芽兒和大妞妞準備了飯菜,留幫工的人吃了一頓飯。

    飯後,幫工的人就都散了,二郎也在這個時候從縣城趕了回來。

    房子已經扒了,連守義和何氏晚上的住處就成了問題。周氏自然不願意讓這兩口子到上房來住,不過,因為馬上這兩口子就走了,而且連芽兒也留了下來。周氏遂願之餘,也肯發一點善心,允許這兩口子在西廂房暫住一晚。

    但是連守義竟然不領情,他跟周氏說,他也是臉有面的,周氏那麼不得意他,他也不願意厚著臉皮住下來。  

    “離了你跟前,我活的更好。你別看你現在咋地,你受罪的日子在後頭那。兒子閨女,都讓你給折騰斷道了。往後你就指著他們(指連守仁)這一股,那都是啥好人?人家可不像我們有啥說哈,直腸子,你鬥不過人家!是你要跟我斷道的,到時候你可別求著我!”

    連守義不住西廂房,說要去二郎家裡住。

    “馬上就要在那蓋房子,住這來來回回挺老遠的,也不方處。”這是連守義的原話。

    何氏也巴不得立刻就住到二郎那裡去,好擺擺做婆婆的款兒,讓兒媳婦伺候。

    二郎和羅小鷹這兩年一直在大車店,兩個人都做熟了,也都漲了工錢。再加上連蔓兒一家時不時的接濟,羅家的日子正經好了起來。

    雖然如此,羅家並沒有翻蓋房子。羅家現在住的屋子,可比老宅的東廂房差了很多,而且也算不上寬綽。

    連守義和何氏明知如此,卻還是說要搬過去暫住。這兩口子都是好吃懶做,愛享福不願意吃苦的人,這麼做,無非是在心裡打著小算盤。

    “老羅家這兩年沒少借咱老連家的光,二郎給他們做牛做馬,比做兒子的貢獻還大。那本來應該是咱們的,她羅小燕也應該伺候咱們。咱這就住過去,讓他們老羅家知道知道規矩。……往後啊,他們姓羅的,都得在我手底下吃飯。”連守義私下裡跟何氏道。  

    “對,咱就住過去。別說羅小燕,就是那老公母倆,那也該伺候伺候俺,替他閨女還帳。”何氏對此又是非常的贊同。

    二郎和羅小燕並不知道連守義和何氏私底下的打算,不過這兩口子要住過去,他們也沒說什麼,就點頭答應了。

    當初二郎跟著羅小燕去羅家村生活,是有話在先的,他們不會推諉作為長子和長媳的責任。

    六郎沒跟著連守義和何氏搬走,他一個人,背了自己的鋪蓋卷,住進了連蔓兒家的學堂里。

    連守義和何氏搬去了羅家村,第二天,就從老宅將扒房子、豬圈和菜園子的木料、磚石料等用車拉到了羅家村,就緊挨著羅小燕家旁邊,開挖地基開始蓋房。

    一時間,老宅就安靜了下來,羅家村羅小燕家熱鬧了起來。

    連守義要蓋房,羅小燕一家都忙碌起來,羅小鷹請了一天假,幫了兩個工,依舊回去上工,二郎則是在大車店請了長假。連守義和何氏搬去羅家村的第二天,二郎和羅小燕就來到了連蔓兒家的門上。

    二郎滿臉愁容,羅小燕抱著二妞妞,臉上似乎也有些惴惴不安。

    “……說想蓋五間,還想學著四叔家的,要裝琉璃窗戶啥的。問他錢夠不夠,他說他沒錢,讓我掏錢,說是那房子以後就是我的。”二郎坐在那跟連守信說話,兩個肩膀有些往下耷拉。  

    連守義原來在老宅的東廂房是三間,再加上豬圈和菜園子牆的磚石料,重新起一所三間的屋子,物料就差不多夠了,再花錢,也是極有限的。不過,要想蓋五間,還要闊氣排場,那要花的錢就多了。

    這兩年,二郎自然也攢了些錢,不過都在羅小燕的手裡。那些錢,是打算給羅家翻蓋房子,給羅小鷹娶媳婦用的。

    “我哪來那麼多錢,我就說,還是先蓋三間,反正也夠住了。等往後,錢上寬裕了,再多蓋。我這麼說,我爹和我娘把我罵了個臭夠。”說著話,二郎乾脆腦袋也耷拉了下來。

    連守義和何氏罵他罵的非常狠,其中當然也捎帶上了羅小燕以及羅家,說羅家和羅小燕昧下了二郎賺的錢。羅家自己有兒子,卻讓女婿養,是不地道。羅小燕顧娘家,盤剝男人,也是不地道。

    羅家幾口人被罵了個狗血淋頭。

    第九百一十四章點撥

    二郎口拙,而且,和連家他這一輩的大多數人一樣,他雖聽慣了父輩、祖輩們的爭吵和咒罵,但是他本人卻不會罵人。不僅自己不會,就是學說別人罵人的話也會覺得羞恥,根本就學不來。

    羅小燕在旁邊眼圈就紅了。  

    “……罵俺們缺德,還說有兒子讓女婿養,是想往絕戶氣里奔那,咒俺兄弟死!……當初成親的時候是說好了的,俺沒瞞著人,也沒騙哄人。俺家就那樣,有啥法子,俺是老大,俺真能自己奔了好日子,看俺爹娘和兄弟、妹子都餓死!……等過兩年,俺做牛做馬還!……俺跟二郎過這兩年,大傢伙都看著了,俺對二郎咋樣,俺對二妞妞咋樣,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罵的那些話,俺這輩子都沒聽見過,俺也學不來。”最後,羅小燕抹了抹眼淚道。

    羅家和連家老宅不同,雖日子過的苦,可一家人極少爭吵,說話都是平心靜氣。包括羅小燕在內的所有人,都不大會罵人。即便是跟人拌嘴,也極少會說髒話。如今,他們遇上得了周氏真傳的連守義,是難免要在口舌上吃虧的。

    再加上二郎和羅小燕的事,雖然是當初說好的,但畢竟脫出了常理。這一點羅家心裡也清楚,對上連守義和何氏,氣勢上就矮了一截,因此更只有挨罵的份了。

    連家的媳婦不好當,張氏對此深有感觸,一邊低聲地安慰羅小燕。連蔓兒在旁邊,就叫了丫頭多福抱了二妞妞出去玩。  

    “今天天氣好,就在院子裡,別往遠了去。把新蒸的那棗糕挑好的,你餵她吃兩塊。”連蔓兒囑咐多福。

    二郎和羅小燕這次顯然有事而來,接下來還會有許多話要說。而且這兩口子一會哭,一會愁的,還是不要讓二妞妞在場為好。

    “……那最後是咋說的,是蓋三間,還是蓋五間?”連守信則問二郎道。

    “好說歹說的,還是先蓋三間。另外把院子圈大點,先做菜園子,往後好加蓋。”二郎就道。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9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