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給趙秀娥下奶大家不去還沒關係,可是連秀兒出嫁,他們如果不去,那連老爺子和周氏那邊,會放過他們嗎?
連蔓兒幾乎都能想像得到,周氏會如何的發狠、痛罵他們。
而若是按照常理來講,妹妹出嫁,當哥哥的家裡是應該去人的。當然,那是人家關係處的正常、處的好的人家。
“都去,這不可能。家裡離不開人,就去兩個人吧,把咱的心意帶到了。”連守信想了想,就說道。
連守禮點頭。
張氏也沒說什麼。張氏賢惠,不管到什麼時候,她這個賢惠的本色都沒有變。這是連守信的福氣。
那由誰去那?
兩家人相互看了看,從各自的臉上,他們明白了,……沒人願意去。
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好人選。本來連守禮和連守信,只要去一個就行了。但是連守禮不願意去,連守信一想到張氏和孩子們都不去,就他一個,離家鄉幾百里地,要獨自面對連老爺子和周氏,尤其是周氏,他也不願意。
不願意是不願意,連守禮不去,那他就得去。
“要不,就我去吧。”連守信道。
“孩子他爹,你要走了,咱這個大院子,還有早點鋪子……,這每個男人支應,也不是回事。”張氏就道,“要不,就我和她三伯娘去。”
“那也行。”趙氏答道,不過看她的表情分明是不願意去。
可是只讓張氏和趙氏去,這幾百里地,沒個男人,讓人不太放心。五郎和小七還要上學,而且他們倆年紀也小。
還是吳王氏帶著吳家玉來串門,幫他們解決了這個難題。
正好這兩天,鎮上有一個商隊要去河間府,路過太倉。吳家興家一條街上,跟他們只隔了四個門口,有一戶姓陸的人家。這戶人家有一個大雜貨店、還開了一個壓粉條的作坊,這次是要跟著商隊去河間府送一批貨,回來再捎帶腳兒地帶點那邊的時新貨物發賣。
“他家有一輛馬車,挺寬敞,坐三四個人沒問題,有時候也拉拉腳兒啥的。我去跟他們說說,要是他們願意走一趟,那你們誰去都行,管保放心。”吳王氏就道,“咱這都是鄉里鄉親,我們在一條街上住著,挺說的來。這些年,我都品著了,他們家最本分、可靠。我就敢給他們打包票。”
吳王氏就回鎮上找陸家的人說這事,一說就成了。
陸家這次本來打算去兩輛大車,一輛是陸家老大趕車,另一輛是雇的車夫。現在,就將家裡那輛轎車也帶上,趕車的是陸家的老二。
這次的商隊,共有大車將近二十輛。這條路,也是陸家爺們兄弟們走熟了的。陸家兄弟就在青陽鎮上住,頗有些家業,又和吳家要好。所以,這次特意讓二兒子給張氏趕車。
連蔓兒家裡就準備了一桌飯菜,請了吳家和陸家的人來吃飯。這見了面,坐下來一敘談,原來都不是外人。
連老爺子的信,有一次就是人陸家給捎過來的。
陸家老爺子和張青山是原來販馬時候的老相識。
連蔓兒在旁邊冷眼瞧著,見陸家老爺子和那兩兄弟都面相端正,舉動、說話間都穩重、正派,也跟著放下了心。
有陸家的馬車,這一路到太倉的安全就沒問題了。趙氏就吞吞吐吐地,略露出點不願意去的意思來。
“娘,那我跟你去得了。”連蔓兒就道。正好她還擔心張氏去了,身邊沒個人,會受周氏的氣。
“我跟先生商量了,跟私塾請幾天假。”五郎就道,“有我去,路上更方處。耽誤的功課,回來魯先生幫我給補上。”
五郎顯然是深思熟慮,而且已經安排好了。
“我也去。”小七就道。
一家人商量了一番,決定張氏帶著連蔓兒、五郎和小七四個人去。李氏和張采雲暫時先不回家,就陪著連枝兒,幫忙操持家裡的事。等張氏回來,她們再回家。酸菜作坊當然就都交給連枝兒了。早點鋪子那裡,有連守信,還有趙氏和連葉兒幫襯,樣樣都是妥當的。
“這個添箱的禮,咱給準備點啥?”張氏就和連守信商量,“這個要是準備少的,她奶又得生氣。”
“我哪懂這個,你看著準備唄。”連守信讓張氏做主。
張氏就有些發愁。
“娘,這有啥好愁的。我奶給咱燎鍋底的禮就在那擺著,咱就按那個標準準備。”連蔓兒就道,“咱還得考慮著我三伯娘家。我爹和我三伯,和我老姑那是一樣的兄妹,咱兩家最好一樣。”
張氏就問趙氏準備給連秀兒啥添箱禮。
趙氏也在發愁,已經先預備出一份給趙秀娥下奶的禮了,這還沒喘口氣,又要給連秀兒添箱。她們三口人現在都有收入,也沒啥花銷,但要備禮,還是覺得有點緊巴。
“我和葉兒她爹商量了,打算在鎮上買一對綢枕套,再……加兩條被面。”趙氏就道。
“娘,那咱就照我三伯娘這個來吧。”連蔓兒就道。趙氏這份禮,在莊戶人家的來往中,算是很體面、舀得出手了,值幾百個錢。
雖是這樣說,最後真正備禮的時候,還是加厚了一些,除了和趙氏給的一模一樣的一對綢枕套之外,另外還準備了兩個尺頭。
“你三伯家不去人,咱去好幾口人那。”張氏就道。
這天,娘幾個收拾好了,就坐了馬車,直奔河間府來。
連蔓兒有些期待,她想知道,連秀兒到底嫁了什麼樣的人家。
第四百二十六章太倉縣衙
三天後的晌午時分,張氏、連蔓兒、五郎和小七一家四口終於站在了太倉縣的縣衙前。
太倉縣的縣衙坐落在太倉縣城中央大街的東段,在大街的北側。連蔓兒下了車,極目張望了一下,眼前一座粉白的照壁,之後是一座宣化坊,再往後才是縣衙的大門。看這縣衙裡面屋宇森森,至少有幾百間的房舍。
連蔓兒這還是第一次看見這個年代的縣衙,上次去錦陽縣城,因為心裡有事,急著趕路,也沒想過繞道縣衙看一眼。
陸家的老二將馬車停在一邊,就從車上將連蔓兒她們帶的兩個包袱背在了身上。
“姨,我送你們進去吧。”
從家裡出來的時候,武家兄弟打了包票,要保證張氏母子幾個的安全,說好了,要將人妥妥噹噹地送到地方。陸家老二也實誠,沒看見人來接,就打算把她們直接送進去,看見了太倉連家的人,他再走。
“哎。麻煩你了,小武。”張氏就笑道。
陸家的老二大名叫做陸炳武,年紀不大,只有十七歲,卻極老成。這一路上,多虧他鞍前馬後地,將從來沒出過遠門的娘兒幾個照顧的十分妥帖。
大家就往大門口走,剛走過宣化坊,就見大門裡急匆匆地走出來兩個人。
“四嬸,你可到了。”
連繼祖和蔣氏從門裡迎了出來。趙文才一家比張氏娘兒幾個早出發一天,張氏讓他們到了之後,跟連老爺子說一聲,她們今天到。
大家相互見禮、招呼過後,蔣氏和連繼祖就將張氏娘兒幾個往裡面領。
“四嬸,咱快到家裡。……就等你們了,我爺和我奶著急上火的,就怕你們趕不上。”蔣氏笑著道。時間太趕。明天,就是連秀兒發嫁的日子。
蔣氏和連繼祖都看見了陸炳武,卻沒打招呼,也沒想著去接陸炳武背著的包袱。
不說連繼祖。蔣氏卻是個到了去的人。連蔓兒心裡想,看來這是大爺和大奶奶做慣了,將一身普通打扮的陸炳武看成是下人了。
連蔓兒就扯了扯張氏的衣角。
“繼祖,繼祖媳婦,”張氏會意,就對連繼祖和蔣氏引見陸炳武,“這是咱們鎮上陸家的炳武。我們這次來,一路上多虧了這孩子照應。”
張氏這樣說,那就是要連繼祖和蔣氏用待客的禮數對陸炳武。
“啊。”連繼祖這才和陸炳武打招呼,卻依舊沒想著去接陸炳武舀著的包袱。
蔣氏暗暗推了連繼祖一把,連繼祖才向陸炳武伸出手。
“沒事,這包袱不沉,我舀著吧。”陸炳武就道。“姨,我幫你們送進去。”
一眾人就接著往裡走。這太倉縣的縣衙。和一般的官邸一樣,都是前衙後邸的布置。進了大門,一路向里走。到了儀門跟前。
“裡面就是大堂。”蔣氏望儀門裡面指了指,輕聲地說道。
連蔓兒就往裡面看了看,只看見一座莊重的大堂,外面有三三兩兩衙役打扮的人或站或坐,正是晌午,想必知縣也要歇息,因此這些人才可以這樣散漫。
連守仁是縣丞,他的衙邸還不在這裡,而是從儀門向東,進了一個側門。再往裡面走了一段路,才來到一座獨立的小院。
這才是縣丞辦公和居住的地方。小院共有兩進,第一進三間房舍,兩邊是縣丞辦公的地方,中間一間穿堂,如今穿堂的門大開。穿過穿堂。下了台階,又是一道影壁。繞過影壁,是座小小的天井。
這就是縣丞的內宅,連老爺子一大家子人就是住在這的了。
連蔓兒游目四顧,將這個小院落打量了一番。這院子裡,有上房三間,左右各有廂房三間,西廂房有一間屋子屋頂的煙囪正在冒煙,有飯菜的香氣飄了出來。
天井內是青磚鋪地,四周種有樹木,因已經是入冬時節,樹葉早就落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和樹枝,看上去頗有幾分寥落。
整個小院子卻頗齊整乾淨。
走進天井,就已經能聽見上房裡傳出來有人說笑的聲音。
“三十里營子我四嬸來了。”蔣氏快步上前走了兩步,大聲地說道。
上房裡的說笑聲戛然而止。過了一會,就見古氏帶著連朵兒,何氏帶著六郎和連芽兒從上房裡迎了出來。
張氏就帶著連蔓兒、五郎和小七上前,大家相互見禮、寒暄。
陸炳武見了這個情形,知道肯定是送到了正確的地方,絕沒問題了,這才將包袱交給五郎。
“姨,你到地方了,那我就先走了。……到那天,我來接你們來。我就住城西老王家大車店,這兩天要是有啥事,就打發人上那找我去。”
他們這一次的商隊,有的還要去鄰縣,有的終點就是這裡或是臨近的村鎮。而最後大家會齊返回的地點,就定在太倉縣西城的老王家大車店,陸家兄弟這兩天也歇在那裡,等回去的時候,再將張氏她們娘兒幾個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