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頁
蔣掌柜頗為能幹,商量定了,他立刻就去著手安排。
連蔓兒則又回到後院,小喜已經將她的臥房鋪設好了。暫時沒有帳房,她在縣城的這幾天,還要先充當帳房,凡是這宅院和鋪子準備開業的一切花銷,都要從她這裡支取。
晌午,小喜下廚,一家人簡單地吃了一頓飯菜,劉牙儈就又來了。這次,他是要帶著幾個人去看另外一家鋪面。
除了經營自家田莊出產的店鋪,連蔓兒還打算盤一家店鋪,做酒樓的生意,主營的自然還是已經有了口碑的連記包子。
一連看了三家要出兌的店鋪,連蔓兒最後選定了九層塔前街的那一家。
這九層塔前街位於錦陽縣城最繁華的商業區,周圍商鋪林立,錦陽縣城兩家最大的客棧就在這九層塔前街上。九層塔前街往南,只隔了一條街,就是位於縣城正中的縣衙。而錦陽縣城最有名的景點,九層塔,就在九層塔前街的後身。
九層塔,是一座佛塔,據說始建於二百多年前,歷來是錦陽縣城的標誌性建築。而在本朝建國後,九層塔就用來供奉在建國期間,錦陽縣城幾次血戰,立下了汗馬功勞,為國捐軀的將士的英靈。
據說,在九層塔的最頂層,供奉的是一位沈家將軍的牌位。這個沈家,自然是府城的那個沈家。
九層塔周圍遍植花木,期間有假山奇石、亭台樓閣,九層塔下則有錦陽縣最大的河流錦河流過,河岸兩側種滿了垂柳,每天春暖花開,遊人如織。
在這樣的地段開一家包子鋪,是不用愁生意的。
而這樣的店鋪要出兌,搶著買的人自然也不少。
這座酒樓共有三層,開間為五間,樓後一個小小的院落。樓內桌椅俱全,俱都有七八成新,是現在的主人接手酒樓的時候置辦的。
整座酒樓,加上裡面的桌椅,後面的小院,廚房裡的一應用具,要價二百七十兩銀子。
“別家給的不止這個數,咱們欠王太醫的人情。只要你們出這個價,這酒樓就是你們的了。”
第五百三十八章富在鬧事
連蔓兒家要在錦陽縣城置產,王幼恆是知道的。這三家酒樓,是五郎和連守信前幾次進城篩選了出來的,因這一家要買的人多,王幼恆曾經打發人知會過,所以今天原主才會這樣說。
這些天,連蔓兒一家已經對縣城店鋪的價格,還有大概每天的客流量和營業額進行了調查,原主要的這個價格,她們負擔的起,並且認為是划算的。
既然還有王家的情面在裡面,這事情進行的就更加順利了。
雙方很快就簽了買賣的契約,連蔓兒足數將價銀和稅金都兌了出來,另外又按照縣城牙儈行的行規,給劉牙儈封了一個大大的紅封,那是他的中人錢還有額外的賞錢。
除了這家酒樓,連蔓兒又做主,將剛才看過的第二家鋪面也買了下來。那家鋪面的地段也不錯,不管是繼續做酒樓、飯館還是做別的,都不愁生意。連蔓兒今天之所以沒有選那一家,是因為那一家只有兩層,開間也小,並不符合她的要求。
買下這第二家鋪面,連蔓兒是打算稍作裝修,就出租出去,每個月只收租金。
鋪面都買了下來,緊接著就是僱人、裝修店鋪。
九層塔這邊的酒樓,自然也更名為連記,店鋪裝修除了要粉刷、換上些新的桌椅擺設,另外就是將窗戶也換成琉璃窗。這樣無論是什麼季節,客人坐在酒樓里吃喝,根本就不用開窗。就可以欣賞到外面,尤其是可以遠眺九層塔以及周圍的美景,這將是連記酒樓吸引客人的一大亮點。
酒樓經營的主食,就是連記包子。因為開在三十里營子的連記早點鋪子。連記包子的美名已經遠近皆知。每次的青陽鎮大集,都會有別的村鎮的人特意繞到三十里營子去買上一些連記包子,甚至縣城的人路過青陽鎮。也會繞到三十里營子,買些連記包子。
正是因為這樣,連蔓兒才有信心花這樣大的手筆在錦陽縣城開連記酒樓。
除了主營的包子之外,連記酒樓也會經營其他的酒食。連蔓兒早就想過,要想將酒樓辦好,首先就是要特色鮮明。連記包子,是連記酒樓的特色之一。另外。連記酒樓還會特許經營連家葡萄莊園釀出的葡萄酒、葡萄汁。這是連記酒樓的第二個特色。而連記酒樓的第三個特色,就是它所有採用的食材,都是出自連家的田莊。
用自產的食材原料,新鮮度和質量都有保證。而且採用這樣自產自銷的方式,田莊的產品可以很快實現附加值。同時酒樓的利潤率也會提高。
接下來的日子,連蔓兒就一直住在柳樹井胡同的宅子裡,每天兌銀子出去,給三家店鋪裝修、進貨、僱人,記錄、核對帳目,有的時候還要和連守信、五郎一起親自到現場查看。
因為還是惦記著家裡,連守信和五郎隔三差五會輪流地回去一趟。
忙碌了將近一個月,磨盤街上的鋪子已經裝修一新,並經過劉牙儈租了出去。而連記百貨和連記酒樓也都一切準備就緒,只等著擇吉開張。
柳樹井胡同的宅子正廳,炕上擺了一張小桌,連守信坐在炕頭這一側,連蔓兒和小七挨著坐在炕梢那一側,地下擺著幾張椅子。五郎坐在上首,下首的椅子上分別坐著連記百貨的蔣掌柜和連記酒樓的王掌柜。
小七手裡拿了個名冊,正在念。
連記百貨和連記酒樓選在同一天開張,只是時辰上相隔了一個時辰。這名冊上,就是兩個掌柜根據他們自己的經驗,還有東家的要求,擬定出來的要請的客人名單。現在是大傢伙在一起最後確定一遍,還有沒有需要添減的。至於要小七念名冊,那主要是因為連守信。
連守信雖然學著認字了,但學文依舊很有限,小七就能做他的老師。
那天要邀請的人不少,有縣衙的諸人、王家諸人、五郎結交的一眾讀書人、縣城裡的一些有名士紳,還有一些大商戶的東家、掌柜等。俗話說是和氣生財,這一開張,方方面面的人都要照應周到了。
定好了要請的人的名單,王掌柜又拿出那天宴請的菜單來,給東家的幾個人看過,又商定了其他的幾件事,兩位掌柜就都起身告辭,去安排了。
兩位掌柜剛走,丫頭小喜就進來稟報。
“大姑太太又來了。”
所謂的大姑太太,自然指的是連蘭兒。
連老爺子和周氏這一大家子人從太倉狼狽而回,連蘭兒在縣城,一次也沒回去探望過,只是托上青陽鎮趕集的人往連家捎過一次話,說是病了,不能出門,等好些,會來探望。那捎信的人到連家,是空著手的。
這一等,就是幾個月。
連蔓兒他們進城,又是買房子,又是買鋪子的,可巧,這鋪子和連蘭兒住的地方同在南城,連蘭兒知道了消息,她的病就好了,親自上門來了。
人來了,在大門口就說是連四老爺的親姐姐,秀才大爺的親姑姑,這自然是不能不讓進門。
連蘭兒來,沒有空手,這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的,大包、小包帶了許多的東西來。
“……你娘也沒跟著來,就一個小丫頭,哪照應的開。你爹還沒啥,五郎這也大了,我不太擔心。蔓兒和小七就跟大姑家去住吧。……要不,大姑每天做菜給你們送來?”
又怕他們離開家,在這城裡人生地不熟的。
“……老四,你這性子還是跟從前一樣。有啥事也不說,就怕給人添麻煩。這可有啥麻煩的,實在的親戚。你要是有啥事,需要跑個腿啥的,就讓金鎖他爹幫你辦。老四,你知道他,人老實,啥事交給他,你就放心。他家幾輩子都在這城裡,沒有他不熟的,他認識的人多,人都得給他點兒面子。”
又讓連守信、五郎、連蔓兒和小七上她家去吃飯。
連蘭兒這樣熱情,有些讓人招架不住。
不過,一家人面對連蘭兒,都是淡淡的。他們可以不計較連蘭兒那次硬要說親的事,但是她們不能不介意連蘭兒的為人。
說親的事,連蘭兒看著連蔓兒家如今的境況,在加上連蔓兒一家的態度,她已經是不敢再提了,而且還曾經通過連老爺子和別的渠道,向連蔓兒家表了態,說她那是一時糊塗,以後再也不會了。如今金鎖已經定了親,對方是羅家村的一個姑娘。
連蘭兒幾乎是八面玲瓏,但是她在一些事情要表現出來的人品,讓連蔓兒一家對她深有戒心。
這樣的人,不管她是誰,都得遠著。
連蘭兒的禮和連蘭兒的人,都被客客氣氣的送了出去。
之後,連蘭兒又上門來了兩回,其中一次吃了閉門羹,另外一次,則和第一次的情況一樣。
在吃了閉門羹之後,連蘭兒就回了一趟三十里營子,大包小包的帶了不少東西孝敬連老爺子和周氏。
“我這剛要跟你們說。”連守信聽說連蘭兒又來了,就皺起了眉頭,“我這今天不是剛從家裡回來嗎。前天我剛到家,你爺就讓你三伯把我給叫去老宅了,就說你大姑這個事。”
“我爺咋說的?”連蔓兒就問。
這縣城裡,雖然比不上三十里營子那麼消息透明,但是連蘭兒回三十里營子探望連老爺子和周氏這件事,連蔓兒還是知道了。
“還能說啥,就說都不是外人,讓咱別記仇。說咱現在日子好過了,要開這個百貨鋪子,把她家雜貨鋪的生意給擠了。還說你大姑說了,不怪咱,知道咱肯定不是故意的。……跟你爺說,想讓金鎖他爹到咱這來當掌柜,還說,要是大掌柜不行,當二掌柜也行,月銀、分紅啥的比大掌柜稍微差一點,實在親戚,他們也願意給咱們干。”連守信就道。
“她可真會說話。”小七嘟嘴,就是他聽著也不高興了。
“爹,你是咋回我爺的?”五郎就問。
“實話實說唄。”連守信就道,“擠生意啥的,這根本就沒有。原來這地方人家開的就是大雜貨鋪,那時候她也沒說人家這鋪子擠她生意。咱開了,咋就擠了。這個是沒有的事。”連守信就道。
連蔓兒點頭,連守信這話說的好。
現如今,連守信已經比以前會說話多了。當然,要面對面吵架、爭辯,連守信還是不會,但是這樣將淺白的事實和道理講出來,是連守信擅長的。
“爹,那你答應讓金鎖的爹做掌柜了嗎?”連蔓兒又問。
“沒有。人家蔣掌柜乾的好好的,沒有把人給換了的道理。那啥二掌柜,我就說咱現在還用不著。剛開個店,拋費本來就大,沒有那余錢養閒人。”連守信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