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3頁
他才不相信在時隔多日之後,李隆基仍然會在愛妃的寢宮之外擺出如此戒備森嚴的架勢,那麼,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武惠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可是,為此付出的代價卻太大了。李瑛三人已經算是謹慎小心,可依舊把自己搭了進去!
「大帥,大帥!」
聽到耳畔這個聲音,杜士儀側頭一看,見是年輕的李光弼,他便回了一個溫和的笑容:「一時走神了。」
李光弼隨父親久居長安多年,知道杜士儀是土生土長的京兆人士,自然能夠體諒到那種鄉愁:「大帥闊別長安多年,如今回來卻逗留不了幾日便回任所,難免有些離愁別緒。就是我辭別阿娘和妻子啟程的時候,也同樣免不了如此。」
「離鄉總有愁,來日你在朔方有所成就衣錦還鄉的時候,他們必會以你為傲!」
杜士儀含笑點頭,正要揚鞭啟程,就突然見到延平門那兒有十幾騎人簇擁著一輛牛車往這邊而來。儘管牛車緩慢,也沒打什麼旗號,可他仍是敏銳地感覺到,那仿佛是衝著自己來的。果然,瞧見自己這一行,立時有一騎人飛馳了過來,到近前於馬上抱拳行禮道:「聞聽杜大帥今日啟程,王妃請示了二位貴主,特意前來相送一程!」
聽到王妃二字,杜士儀想到的人自然是壽王妃玉奴。等到牛車近前,露出了那張臉,他一時百感交集,連忙策馬向前迎了上去。
「你明明身體不適,正在玉真觀休養,怎麼還特意出城送我?二位貴主怎麼會答應的!」
這是大庭廣眾之下,外頭還有其他人,自然不能像玉真觀那樣,毫無顧忌地交談說話。玉奴輕輕咬了咬嘴唇,隨即才輕聲說道:「謝謝師傅。」
儘管僅僅只是謝謝師傅四個字,但其中仿佛包含著千言萬語,以至於杜士儀不禁失神了片刻,這才強笑道:「我此行山高路遠,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方才能夠歸來,惟願王妃多多珍重,閒來承歡二位貴主膝下,也能多些天倫之樂。」
「嗯,我明白了。」情知自己如今身為壽王妃,在外頭不能再和從前那樣與杜士儀表現出親近來,玉奴淚盈於睫,好一陣子才低聲說道,「師尊和姑姑已經與我商量過了,可眼下不是時候,我到時候會照她們的話做。師傅,路上小心,見著師娘時,替我問安,還有廣元和幼麟。蕙娘呆在長安,我一定會把她當成自己的妹妹,好好照顧她的!」
杜士儀看著那張明艷不可方物的臉,終於點了點頭:「好,那就拜託王妃了。時候不早,我該走了,告辭!」
在馬上欠身施禮後,杜士儀不想讓自己的感傷表情落在別人眼中,不敢再多停留,撥馬回頭和其他人會合,便立刻疾馳上路。而李光弼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正值窗簾落下,那張嬌艷的臉倏然隱沒,他不禁在心裡暗贊了一聲,但緊跟著就把這一絲情緒摒棄了去。
那可是壽王妃,若非聽說她昔日從杜士儀學過琵琶,今天這相送實在是讓人稱奇!
而牛車復又返回長安城時,玉奴的心裡堆積著無數念頭。那天她無意中偷聽到了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的談話,這才知道婆婆武惠妃很有可能牽涉到日前的那場宮變中。儘管連日以來只有廢太子鄂王光王為庶人,並未有牽涉到武惠妃的隻言片語,可她相信那兩位絕不會信口開河。身為壽王妃的她對於武惠妃談不上什麼好感惡感,儘管不諳心計,可虛情假意她還能夠分辨得出來,除卻心中嘆息也就沒有別的了,可是,固安公主另一番話卻讓她大驚。
「惠妃若是就此倒台,壽王從此就沒了宮中依靠,雖有李林甫力挺,可未必能夠入主東宮。如此玉奴不用擔著東宮妃的名聲戰戰兢兢,重蹈廢太子妃薛氏的覆轍,再加上她又沒有壽王的子嗣,要離婚還不是觀主去向陛下討一句話的事?當年惠妃為壽王強娶玉奴,一次次對陛下吹枕邊風,而壽王又根本不珍惜,這一對母子自該有所報應!只可惜我雖答應了阿弟,可終究沒能阻止此事,這是我心頭大憾,這次也許能夠彌補一下了!」
「王妃,有人攔路!」
心神恍惚的玉奴聽到這話,登時吃了一驚。她正要問是誰人,車前突然傳來了一個嬌嗔的聲音:「王妃有功夫去送杜大帥,就沒工夫見我?」
玉奴一下子聽出是三姊玉瑤的聲音,可她這些天著實不想見家裡人。可這會兒被人攔路,她著實沒辦法拒絕,只能吩咐打開車門。見一個男裝打扮的麗人毫不避諱地登了車,她就強笑著叫了一聲三姊。可話音剛落,玉瑤就親昵地拉住了她的手。
「你看看你,出嫁這才一年多,竟是把我都忘了,我們可是嫡親姊妹,你也太見外了,有什麼話都該找我說才是!」
仿佛沒發現玉奴的勉強,等到馬車起行,楊玉瑤先是絮絮叨叨地說了些自家雜事,包括丈夫的無能懦弱,她的那個兒子,最後方才說起了壽王。
「這次陛下廢了三位皇子為庶人,東宮虛懸,誰都知道壽王是最大的熱門,你身為壽王妃,應該多多四處走動走動才是。如果咱們楊家能夠出個太子妃,那是何等榮耀?就連叔父和嬸娘這些天也都在念叨呢,更不用說咱們姊妹幾個了……」
楊玉瑤的那些話,玉奴心不在焉地聽著,隨口嗯嗯啊啊兩聲。她這樣的敷衍態度,楊玉瑤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可即便她再如何心熱,總不能越俎代庖,而且玉奴如今是壽王妃,背後還有另兩位公主在,她縱使身為姊姊也不敢高聲,只能耐著性子苦口婆心地勸解。等到牛車來到了玉真觀前,她深知玉真公主對於楊家人並不怎麼待見,因此只能怏怏下了車來,正想抓緊最後機會囑咐幾句時,突然就只聽得一陣馬蹄聲,回頭一看,卻見是一內侍疾馳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