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頁
右賢王騎在馬上,目送漢軍遠走,並未下令追擊。
“大王,為何不追?”大當戶面露不解。
右賢王搖搖頭,無意解釋。
待僅剩三千的騎兵狼狽逃回,問清陰山南麓究竟發生過什麼,以及漢軍從何而來,右賢王神情更顯嚴峻,下令全軍返回駐地,同時派出一支騎兵,快馬加鞭趕往蘢城,向軍臣單于上稟此事。
曹時等人返回營地,帶回右賢王出兵的消息。眾人商議之後,決定儘快動身返回邊郡。
戰略目標已經達成,陰山南麓再無匈奴。
朝廷很快就會下旨在河套設郡,不日將有官員駐軍抵達。
大軍冒險挺進草原,頂風冒雪,經歷惡戰,此時不宜同右賢王正面交鋒。
“來日方長。”
匈奴雄霸草原數十年,本部別部加起來,控弦之士近百萬。
按照長安制定的戰略,取削弱之策,不停給匈奴割肉放血,削減本部實力,動搖草原人心。等到火候差不多,再集結大軍和蘢城正面剛。
縱然不能畢其功於一役,也能將匈奴徹底打散,逐個進行殲滅。
“出發!”
清掃過戰場,漢軍迅速集結,躍身上馬,向雲中方向飛馳而去。
長安城內,劉非和劉發同日被天子召見,得知劉徹要徙民固土,後者大喜過望,前者卻是有苦說不出。
早在入冬之前,劉發就從南越收到一批稻穀和柘,嘗到不少甜頭,對將百越之地納入版圖很是積極。
劉非因舉良策有功,得賞百越地,尚來不及高興,就被挖去數千國民。偏偏劉徹做得無可指摘,劉發更為天子站台,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接受這個安排。
待離開宣室,劉發見劉非氣不順,沒有討嫌多言,僅自袖中取出一張絹布,當面遞了過去。
“這是何物?”
“王兄看過即知。”
留下這句話,劉發告辭離開。
劉非展開絹布,看到其中記載的內容,雙眼越睜越大,呼吸都變得急促。抬頭見劉發將要走遠,迅速將絹布收好,邁開大步追了上去。
“王弟,且慢行一步!”
劉發早有預料,笑呵呵轉身,在原地等著劉非。
對於劉非的表現,他絲毫不覺得奇怪。畢竟柘糖市出後,看到搬進庫內的絹帛珍寶,他的反應也沒好到哪裡。
照他來看,天子遷走數千江都國百姓,補償給劉非一塊百越土地,劉非根本不吃虧,反而賺大了。
說句大不敬的話,他們都是劉徹的親兄弟,彼此沒什麼深仇大恨,何必學淮南王叔,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劉徹登基以來,展現出的氣度不亞於先帝,隨著年歲增長,必當更有作為。
最典型的例子,前臨江王劉榮,他們的長兄,這位曾是太子,要是沒被廢,現在早已經坐上皇位。劉徹對他尚能優容,遑論其他兄弟。
既然如此,就當擺正自己的立場。
若說劉發之前還會有些想法,經過大軍南征,看到天子給予的利益,類似的心思早被掃進角落,徹底碾得粉碎。
劉非和劉發一同離開,劉徹得宦者稟報,僅是笑了笑,並未多言。
翌日,劉徹在朝會下旨,將封地徙民之事落於實處。
劉非和劉發領旨之後,劉徹當朝下達招賢令,並令各郡國舉孝廉入長安,由天子親策。
也就是說,地方有舉薦賢才的任務,而政策剛剛實行,難免有所缺漏,如有人自認有才幹,不需郡國舉薦,可以自行前來長安。
“設五經博士,修百家經義。”
朝廷的招賢令下達,不只道、儒、法等大家躍躍欲試,連墨家、農家、醫家等也紛紛應召。不少大賢被請出隱居處,攜弟子同入長安。
看過送上的奏疏,劉徹先是一陣欣喜,隨後莫名冒出一個念頭:他是不是該專門派人走訪深山老林,多找幾遍,或許又能找出不少人才?
第兩百四十二章
元光元年六月,朝廷舉孝廉的旨意和招賢令傳至各郡國, 地方官員不敢怠慢, 紛紛廣派人手下至各縣鄉, 村寨里聚皆有耳聞。
詔令內容道路相傳,大量人才湧向長安。
其中既有受舉薦的世家高門子弟, 也有隱於鄉野深山,專注於學問的民間大賢。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凡是有底氣面君, 接受天子親自策問, 必懷才具德, 絕非庸碌之輩。
不過人來得多了,難免會生出些是非。
春秋百家爭鳴, 單史書記載, 有學說文章存世的就有近兩百家。余者未留文章, 不代表學說斷代。誰也不敢保證, 隨著招賢令下至各郡縣,不會有哪個門派的傳承人突然冒出來。
各家保持傳承, 繼承先賢傳下的理念, 彼此之間的爭論自然不會消失。
例如儒家和農家, 儒家和道家, 縱橫家和儒家, 名家和儒家,墨家和儒家,只要當面, 十次里有七八次會爭論起來。
掰著指頭數一數,這樣的“結仇”概率,證明儒家非同一般的能打。做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這家大佬的嘴炮級別堪比岸炮,放出去的還都是開花彈,絕對有橫掃當世的氣魄。
如兵家和墨家,陰陽家和方技家,雜家和法家同樣存在歷史遺留問題,彼此之間要麼學說對立,要麼互有重疊,誰也不服誰,自然導致互看不順眼,見面就要開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