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頁
「因此我立即入宮覲見皇上,將那些知道皇上病情的人都梳理了一遍,卻是理不出頭緒,正在這個時候,也算是運氣不錯,突然得知了一個消息。」
柳乘風道:「我突然得知,有個通政司的太監,叫王安,這個人此前曾不經內閣直接將奏書送到了皇上手裡,而這份奏書就是當時我在漠南許久沒有消息之後的報捷奏書,而這份奏書恰好與一個案子有關聯。」
「我失去音訊之後,整個大明的商貿一時蕭條,商賈們因為我的緣故,生怕大明會因此改變國策,打壓商貿。因此市場一度蕭條無比,可是就在我回京之前,卻突然有個叫恆源商行突然花費巨資大肆收購貨物,資金之巨,令人乍舌。這件事很不同尋常,因為在此之前,我一點音訊都沒有,這個恆源商行為何肯拆借、挪動上百萬兩紋銀去做如此冒險的事?這個案子,很快就由聚寶商行千戶所接手,因為我懷疑一定是在我的消息沒有泄漏之前,有人事先走漏了消息。經過調查之後,我又發現,這恆源商行與劉吉劉大學士揪扯不清,想必這恆源商行的背後就是劉大人。」
「如此我便明白了。報捷奏書到了通政司之後,恰好被王安看了去,王安見狀想必一開始也不以為意,可是突然,他冒出一個念頭,認為自己發財的機會到了。只要將這奏書里的消息兜售出去,其價值不可估量。有了這個想法,王安便開始琢磨起來,若是按部就班,將這奏書送到內閣,奏書里的消息只怕不用一個時辰就會傳遍天下,畢竟內閣里人多嘴雜,而這報捷奏書的消息又如此轟動。於是這王安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決心鋌而走險,直陳到皇上的手裡,只有這樣,他才能合法地掩蓋消息,於是他大著膽子,將奏書壓到了下午才去尋了皇上,皇上看了奏書之後龍顏大悅,想必也不會怪罪他。事情正如他想的那樣,皇上果然對他沒有責怪。而最重要的是,皇上看了奏書之後,龍心大悅之餘,卻不會急於把消息放出去,至少也會等到朝議時才會當著眾臣的面把這奏書公布於眾。這就給了王安足夠的時間,他從皇上那兒出來,當即便告了假,火速出宮,兜售這個極大利好的消息。」
蕭敬不禁問:「這只是廉國公的猜測而已,未必能當真。」
柳乘風卻是微微一笑,道:「證據其實也有,其一,我當時查過出入門禁的記錄,王安確實在那個時候出了宮。其二,王安在這件事之後突然在外頭置了地,還在宮外建了一棟府邸,單那塊地皮和府邸就價值兩萬多兩紋銀,我還查出,這個王安在不久之前還入股了一個商行,做了些生意。蕭公公,一個通政司的小太監每月的俸祿才這麼一丁點,滿打滿算一年也不過幾十兩銀子,就算有油水可撈,一年下來有個幾百兩都算是多的。他這幾萬兩銀子是從哪裡來的?」
柳乘風一番詰問,讓蕭敬無言以對,如此巨大的一筆來源不明的財產,而且是天降橫財,以王安的身份確實是絕不可能,除了他兜售了消息,還有什麼可以解釋這筆財富?
柳乘風不再理會蕭敬,繼續道:「由此,我便可以繼續大膽推測了,王安拿了消息去兜售,正好將消息賣給了恆源商行,而恆源商行抓住這個時機,自然不肯放過,於是大規模地籌募資金,甚至不惜拿自己的所有產業去抵押,到錢莊,到其他人手裡拆借了紋銀近三百萬,隨後大肆收購囤積貨物。」
「可是後來的事,我一開始就想不通了,按理說,這個王安已經成了富家翁,老老實實低眉順眼一些就是,可是他似乎嘗到了甜頭,一而再、再而三地拿一些急報直接去尋皇上。大家都知道,這麼做是很不符規矩的事,想必這個時候,不只是內閣,便是皇上也對他生厭了。可是他為何還要這麼做?這麼做的結果對他不會再有什麼好處,只會惹人厭惡,甚至可能還會給自己遭來災禍。以他的聰明,非但不收斂,反而更加樂此不疲。這又說明了什麼?」
☆、第六百五十一章:大白天下
柳乘風的話引人深思。
王安這個人的舉止確實有點古怪,按道理,他既然趁機大賺了一筆,自然該低調行事才是。可是偏偏他不低調,明知當今皇上一向講規矩,對內閣也極為尊重,可是他仍然樂此不疲地將一些自認為是急報的奏書遞送到御前。
這種行為很惹人反感,雖說皇上因為那一封捷報讚揚了王安幾句,可是此後對王安的態度早已冷淡得多。
這麼做對王安是沒有好處的,一旦內閣有人提出來,或者是到皇帝面前隨口一說,他王安就得倒霉。
王安絕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會不知道這一點?可是他這麼做,目的是什麼?
柳乘風幾乎是用譏誚的口吻揭穿了這個內幕:「原本我也想不通這個關節,可是後來仔細一思量其實就明白了,王安將消息賣錯了人,若是賣給其他商行,大家悶聲發大財倒也罷了。可是偏偏他不明就裡賣給的是恆源商行,恆源商行表面上是尋常的生意人合股籌建而成,其實最大的東家就是大學士劉吉,劉吉在知曉這筆交易之後,立即就明白王安這個人可以利用,王安這個人也尤為貪財,所以他多次給予王安金錢,想讓王安隨時打探宮中的動向。只是王安只是一個通政司的太監,又能知道多少東西?他心裡明白,若是他隔三差五總去御前見駕,皇上遲早會勃然大怒,因此縱是有銀子利誘,王安也絕不敢再冒險的。可是不要忘了,王安的把柄卻是落在了劉吉手裡,王安偷偷地將宮裡的消息兜售出去,只要劉吉讓人宣揚,他王安必定死無葬身之地。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吉拿著這個要挾王安,使王安不得不去為劉吉到御前探聽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