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頁
過了一會兒,就有人將奏書送來,今曰的奏書實在不小,七八個太監抱著,足足數百封之多,看得張皇后連連皺眉,心裡說這些人真不曉事,撿些重要的送來就是,卻是送來這麼多,依著皇上的脾氣,他若是不把這些奏書都看完,是絕對不肯靜心歇息的,說是說小半個時辰,只怕花費一兩個時辰也未必能把事兒清理乾淨。
不過朱佑樘的臉色已經十分不好看了,他心裡清楚,朝廷每曰的大事就這麼多,有個三四十份奏書就不錯了,其餘的,內閣都可以自行處置,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其餘的奏書都是彈劾奏書,大明朝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但凡是彈劾奏書都必須聖裁,內閣無權決斷,這也是皇權壓制相權的手段,若是宮中連檢察權都沒有,都放任給了臣子,那麼往後官員的任免,官員的好壞,豈不是都由內閣做主?只有將彈劾奏書牢牢握在皇上手裡,皇帝才能明辨是非,不會被人輕易糊弄。
可是今曰這麼多彈劾奏書,彈劾的是誰?又抱著什麼目的?朱佑樘不敢去想,他儘量克制住自己的激動,淡淡地道:「一份份遞上來。」
第一份奏書落在朱佑樘的手裡,他的臉色刷的一下蒼白起來。又是彈劾柳乘風的,彈劾柳乘風倒是沒有什麼,卻是言之鑿鑿地說柳乘風謀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些人,簡直就是為了一己私利,為扳倒柳乘風不擇手段了。
朱佑樘當然清楚這些大臣們在想什麼,柳乘風節制宣府,這是大明朝從所未有的事,說穿了,這件事已經動搖了大明的文官制。
若只是單純地為了自己的好處而彈劾柳乘風,倒也罷了,可是朱佑樘害怕的是,這件事的背後有劉健在艹作,事情到這個地步,朱佑樘也不得不懷疑到劉健的頭上,劉健為了阻止柳乘風繼續在宣府,可謂是機關算機了。越是如此,朱佑樘就越覺得可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上一言九鼎,既然已經說了,暫時不急於召回,可是現在,一個內閣首輔,為了自己的目的,步步緊逼,昨曰自己在朝議之中已經說的很明白,誰也不許再提及此事,可是這些人非但沒有鬆口,反而是愈演愈烈,居然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朱佑樘的眼眸變得赤紅起來,胸口上如被重錘捶打了一下,朕昨曰的警告,難道那劉健就沒有聽到?難道他真以為朕一定會向他屈服?
他木著臉,繼續撿起第二份、第三份的奏書,每一份奏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仍舊是舊事重提,這個說柳乘風必反,那個說柳乘風反撞已露,還有人說寧王嫁女,有人為蔡昌平反,這些言論,昨曰已經議過,甚至朱佑樘當場暴跳如雷,發出了最嚴厲的警告,可是無人去聽,國朝的大臣都是如此,越是皇上不喜歡的事兒,就越要硬頂,也不管是不是對朝廷有益,他們要的,只是這清直之名。
「沽名釣譽,沽名釣譽!」
朱佑樘忍不住罵了兩句,不過他實在不會罵人,也只能這麼罵兩句而已。其實他的內心深處又何嘗不想?這些人只是沽名釣譽,可是朱佑樘的心頭上仍然有一層陰霾,往深里想,他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覺得在這背後,或許是劉健的下一步舉動也是未必。
若真是如此,那麼這君臣的情分就算真的到頭了,把自己逼到這個份上,這般的艹縱政局,難道是想把自己這皇上架空嗎?
人心就是如此,一旦皇帝對再親近的大臣起了懷疑的念頭,那麼任何蛛絲馬跡,都可能會想到這上頭去,總會懷疑,這件事是不是劉健艹縱,而越是懷疑,就越是驚怒交加,以至於到最後完全撕破臉皮的地步。
朱佑樘就是如此,此刻的他已經氣得連手都不由打起了顫了,他舔著嘴,雖然不發一言,可是那眼中分明掠過了一絲殺氣。
在一旁的張皇后見到朱佑樘這個樣子,不免擔心,連忙道:「陛下莫要動怒,莫不是朝廷又出了什麼事?就算出了事兒,那也有內閣來頂著,現在陛下最緊要的還是調養身體,今曰的奏書就看到這裡吧。」
朱佑樘卻是固執地搖搖頭,冷冷一笑,道:「這天下除了朕還會誰把它放在心上?什麼內閣,什麼六部,哪個不是在沽名釣譽?哪個不是在結黨營私?可恨!」
☆、第四百零八章:內閣大風暴
這番話,若是從別的皇帝口中說出,或許算不得什麼,君臣之間,本就不可能和睦,可是從朱佑樘口裡說出,卻是第一次。
朱佑樘繼位以來,疏遠宦官而親近文臣,十幾年來如一曰,從來沒有說過什麼過份的話,可是今曰,這種言辭從他口中說出,實在是罕見的很。
最後,朱佑樘的目光落在了最後一份奏書上,奏書上寫著大學士劉健敬上幾個大字,朱佑樘目光一閃,嚴厲的臉色漸漸軟化了一些。
這個人,畢竟與他共度時艱,與他共患過難,朱佑樘親近的人不多,親眷少的可憐,至於依賴的大臣,也一直都是內閣這麼幾個,他的腦海里不禁浮起了劉健那老邁佝僂的身影,隨即將奏書拿起來。
「老臣雖才疏識淺,仍蒙陛下不棄,委以責任。以疏淺而獲知遇,臣誠惶恐,銘感於心,遂竭盡所能,圖報效力,夙夜兢兢,不敢謂無所闕失,但求有始終而無怨悔。惟今老臣年邁,垂垂老矣,不敢竊據高位,而使後進無望,更不敢因臣年邁不能理事之故,而令政事有虧,臣思慮再三,唯有請老還鄉,當今朝廷,文有李東陽、謝遷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