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51頁

    至於北面的可選擇餘地就更多了。

    浙江、山東甚至天津都可以。

    北面的海貿除了各省彼此之間貿易,最多的就是和日本通商。

    之前這一部分海貿主要是被鄭家壟斷,朱慈烺決定插上一腳,以朝廷的名義跟日本方面進行交涉。

    此舉也是給鄭芝龍提個醒,沒有鄭家朝廷也能夠收取海稅。

    當然,就是把這些全加在一起,一年恐怕也收不到兩三百萬兩。

    畢竟朝廷在這方面剛剛起步,比不得從事這一行業十幾年的鄭家。

    海貿比的就是渠道,朝廷除了在大義上占有優勢,並沒有太多拿的出手的東西。

    但這件事必須嘗試去做。因為你不做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就像水師一樣,如果朱慈烺不命令龍江船廠傾盡全力趕造戰船,登萊水師的班底又怎麼搭的起來?

    收海稅見效快,但要達到巔峰鄭家的水準恐怕沒有個幾年時間是很難的。

    最讓朱慈烺頭疼的是礦稅。

    萬曆時曾經在各地設礦監,專門負責徵收礦稅的事宜。  

    由於礦監都是宮中走出來的內臣,對朝廷和皇帝十分忠心,朝廷每年還是能夠收到一筆不菲的稅銀的。

    但這妨礙了士大夫、東林黨的利益,一直遭到文官階層的口誅筆伐。

    就因為收取礦稅這件事,文官的吐沫星子都快噴到萬曆皇帝的臉上了。

    不過萬曆皇帝也算是夠硬氣,一直沒有慫,你們噴你們的,朕收朕的。正是靠著海稅、礦稅萬曆皇帝才養得起幾十萬邊軍,才打的起三大征。

    可到了朱慈烺的便宜老爹崇禎皇帝登基一切都變了。

    你說你裁撤錦衣衛也就罷了,竟然連礦稅都給廢了。

    就因為文官階層鼓吹什麼天子不與民爭利。

    好吧,天子是不與民爭利了,這些利全被官紳階層攫取了。

    朱慈烺命人做了一番初步的清查,發現大部分停封的礦如今並沒有停采,而是如火如荼的開採著。

    而開採這些礦的就是當地的官紳階層。

    這真是狠狠打了崇禎皇帝的臉。

    朱慈烺當然不準備放任這些蛀蟲挖大明的牆角,竊取大明的財富。  

    但他也不準備走萬曆皇帝的老路。你們不是認為朝廷抽取礦稅是與民爭利嗎?那好,朕便不抽稅了,朕直接包采包銷!

    金礦銅礦自不必說了,開採得到的礦產一概充入國庫、內帑。其他的礦類,從開採到銷售一條龍式完成,完全以朝廷的名義。

    這等於是變相宣布了大明礦產屬於朝廷,讓那些只會以雙重標準要求別人的文官閉上嘴巴。

    這也是朱慈烺一直想做卻沒能做的。因為之前他手中的軍隊不足,怕難以壓的住局面。

    現在朱慈烺卻無需擔心了,若是有人帶頭鬧事直接抓進詔獄。有人興兵作亂直接率大軍踏平。也該讓那幫腦滿腸肥的蛀蟲清醒清醒了,朝廷利益高於一切!

    第二百一十四章 遂昌縣的金礦山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處州府,遂昌縣。

    黃岩坑礦。

    作為唐宋時就已經開採的大型坑礦,到了大明朝其仍然是黃金的主要開採地之一。

    臨近年關,礦工們仍然沒有休息,冒著嚴寒下礦開採金子。

    如果問這世間做什麼做賺錢,答案一定是挖礦。

    

    挖什麼礦最賺錢?當然是金礦!

    金子雖然在大明不能作為流通貨幣進行結算,但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貴金屬。尋常富貴人家的大婦都以擁有一套純金頭面為傲,更不用說那些達官顯貴,公侯伯爵家連便溺器皿都用的是金器了。

    金器多寡成了衡量財力的一大標準。

    當然,對這些開採金子的礦工來說,挖出的金子跟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他們只能得到微薄的收入,勉強夠養家餬口而已。

    所有采出的金子都必須統一送到何老員外派來的管事那裡查驗稱量。

    也有人曾經起過小心思,想要把金子夾帶在身上帶出礦坑。可無一例外的他們都失敗了。

    為了防止礦工夾帶金子,何員外製定了嚴格的搜查方法。

    所有要離開的礦工接受搜查時都必須脫的一絲不掛,就連髮髻也必須打散。

    曾經有一個礦工把金子藏在了糞門裡想要矇混過關,結果卻被何家派來的打手發現,生生把金子從糞門裡掏了出來。

    那個礦工的下場十分悽慘,被何家護衛活活亂棍打死,最後隨便拿草蓆子一卷扔到荒郊餵狼,被野狼啃的連個骨頭渣子都不剩。  

    礦工的婆娘咽不下這口氣去縣城報官,卻被遂昌縣令直接下了大獄,最終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獄中。

    至此事後,再也沒有礦工妄圖把金子夾帶出礦坑。

    這黃岩坑礦遍地都是何家的眼線耳目,他們是不可能混出去的。

    事情敗露不但他們自己難逃一死,連家人也得受到牽連。

    報官鳴冤?縣尊大老爺憑什麼為了他們這些平頭百姓得罪何家?

    要知道那何家在遂昌縣當地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跺一跺腳地面都得跟著晃三晃。縣尊大老爺要想獲得好的政績,必須要得到何家的支持。

    別的不說,遂昌縣一多半的土地都在何家名下,要是何家不交賦稅,縣尊大老爺收不到稅,考評上肯定會落得個下等,別說升遷了怕是頭上那頂烏紗帽都保不住。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5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