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1頁
所以可憐的鄭國在短短兩百餘年間,就遭遇了80次戰爭征伐,尤其是晉楚爭霸常常以鄭國作為戰場,也把鄭國服從於誰作為霸權歸屬於誰的標誌。
趙無恤這次對鄭國動手,何嘗沒有「重建霸權」的意思在裡面,不過更多的,主要是要防止吳國北上,與鄭國勾結……
如今夫差已經迫使陳國屈服,陳國往北,就是鄭許之地,若放任鄭國不管,待趙氏與夫差對峙於泗上之際,鄭國在自己的後方突然發難,那趙氏就要首尾不能呼應了,越之於吳乃心腹之患,鄭之於趙也是眼中釘肉中刺。
更何況,魏氏已滅,秦國已降,唯獨鄭國因為屠俘時間造成的影響,遲遲沒有降服。據說鄭軍雖然戰死的人得不到收殮,受傷的得不到治療,但新鄭人卻哭泣哀嚎,盡力共同分擔憂患,加緊耕田勞作多生資財。而鄭國朝堂上也君臣憂慮恐懼,早晨很早上朝,晚上很晚退朝,用低下的言辭和厚重的禮物,四面派出使者向諸侯請求聯合,結親陳、蔡,連好齊、吳,處心積慮,把防範趙氏當作最要緊的事情。
這就是屠俘導致的惡果了,但發生的事既已發生了,因為盜跖的英勇戰死,趙無恤又將他尊為一位污點英雄,為那些冤死的鄭人洗冤已不可能,這樣的話,就只能讓他們接受這麼事實了……
「余有必要讓鄭人清醒過來。」
話雖如此,但趙無恤並沒有隨漆萬、穆夏所帥的主力沿著南北大道直逼新鄭,而是帶著五千兵卒向東進發。
經過外戰的損兵折將後,鄭人雖然滿懷憤恨,但抵抗的確比幾年前韓趙攻鄭弱了許多,大概是七穆將主力抽調回新鄭集中防守的緣故罷,趙無恤這支偏師一路勢如破竹,於九月下旬抵達了鄭國東部的一處小邑。
……
「川原平曠,水陸都會,真是個好地方……」趙無恤對此處地勢讚不絕口。
大難臨頭,一國之中有力主抵抗的,也肯定會有投降賣國的。鄭國雖然出國弦高那樣的愛國主義商人,可並非人人都能如此,子貢與鄭國商賈貿易已久,也收買了不少人,這些人之前一直潛藏不發,等趙軍入鄭時,便紛紛冒出頭來,為趙軍指路。
雖然鄭國重商,但仍未脫離「工商食官」的舊制,比起趙氏以「士農工商為國之柱石」,鼓勵商業,默許小商賈脫離官府自由行商比起來,還是差了一些,據說趙氏還宣布戰時納糧萬石以上,商籍也能做士,十萬石以上可為大夫……雖然此舉被許多人詬病,但不得不說也是一種戰時籌備糧草的權宜之計,後世的秦、漢都實行過。
所以趙無恤軍中也有一些鄭商,其中一位對當地輿圖較為熟悉的諂媚地對他說道:「上卿好眼力!此地名為啟封,鄭莊公在附近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故定名啟封……」
「鄭莊公乃梟傑,敢箭射王肩,禮崩樂壞始於此也,只可惜他雖然雄心壯志,鄭國疆域卻再也難以拓展一分一毫。」留下一句不知是褒是貶的點評後,趙無恤繼續打馬上前,審視這片開發程度不高的土地。
「此地無名山大川之限,放眼望去,都是條達輻輳,四通五達之郊,而且襟帶河、汴,控引淮、泗,足以禁制東方……」
他下馬捻起一撮土壤道:「是黑墳土,雖然此地人煙不多,但稍加開發,便可地富人繁……」
趙無恤起身,拍了拍手裡的灰土,宣布道:「從今日起,此地更名為大梁!」
「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這是武王滅商後對於周人能入主中原的欣喜。
雖說金角銀邊草肚皮,但對於春秋的諸侯卿大夫而言,無論在邊角發展了多少時間,積蓄了多少能量,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能夠在中原地區一爭雄長。
這就是兩百年霸權迭興,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人的夙願!
而大梁,恰恰可以作為趙氏進取中原的橋頭堡!
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
九月下旬,鄭國西南部的負黍等邑。
「這一帶本是周室領地,十多年前,周大夫儋翩率王子朝餘黨反叛,引鄭軍入寇,於是這馮、滑、胥靡、負黍、狐人、闕外六邑被鄭國占領,之後晉國雖然幫周王一度奪回,奈何很快又陷沒於鄭。」
因為鄭國把兵力都收縮到新鄭去了,其邊邑抵抗甚微,經過半月鏖戰,一支三五千人趙氏偏師已經占領了這片區域,王孫勝是這支軍隊的統帥。
再次縱馬鄭地,王孫勝感觸良多。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距離慘烈的陸渾之戰已經過去了小半年,王孫勝和眉間赤成功抵擋了楚國大軍的北侵,甚至把楚昭王拖死在城下。
不過事後,回到河東論功行賞時,王孫勝和眉間赤都狠狠告了對方一狀,王孫勝說眉間赤「不通軍事,擅自越權指揮」,眉間赤說王孫勝「無決死之心,欲臨陣後退」。
這兩人性格相衝,各說各的理,一時間水火難容。
趙無恤的處理還算公正,在聽取陸渾倖存者的證詞後,沒有因與眉間赤更親近而懲處王孫勝,反倒認可了他在陸渾一戰里臨陣應變,趙無恤親自召見他加以勉勵,賜金帛若干,加食田千畝。
但也僅是如此而已了,因為對王孫勝的這種「合理判斷」是不可能被公開褒獎的,反觀眉間赤的待遇可高多了,他從廢墟里生還後幾乎成了南線趙軍眼裡的英雄、楷模。趙無恤需要他站在前台作為誓死不退表率,所以大加宣傳,加官進爵。不過經過此事,無恤也認為眉間赤的確沒什麼軍事才幹,索性又調回身邊做郎衛,他曾殺晉國太子的罪就這麼輕輕揭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