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頁
「下臣等恭賀大夫!」
趙無恤今日也穿著高冠博帶的盛裝,他露出了欣然的笑容:「亦賴二三子之力也!」
第286章 「戰國時代」
趙無恤揮手讓眾人起身,心中則暗暗想道:「如此一來,我在甄邑和廩丘的名與實就齊了!」
他也清楚名實相符的重要性,這是春秋,古典貴族時代的尾聲,禮樂雖崩而未壞。在歷史上,即便是百年後的戰國初期,三晉乃至於陳氏分晉代齊,也是要獲取周天子合法冊封才得以存活的。
所以,只要他在這兩邑的禮法地位尚未確定一天,這個臨時武裝政權便一天不會穩固。
如今在趙鞅的強勢提議,陽虎的協助下,入魯一事已畢,無恤心事已了。不過,相比於他和張孟談兩人在商丘時最初的謀劃,這一切只是個開始!
趙無恤心情很不錯,過去半個月,因為俘虜看押得比較嚴緊,對待邑內外國野民眾也採取了懷柔的政策,加上他在甄之戰里打出了威風和名聲,使得此地齊人心懼意。一如當年鞌之戰、平陰之戰後齊國人對晉國的順服,只要維持住在此地的武裝壓制,多數齊人便會服服帖帖,所以廩丘沒有鬧出什麼反抗的火苗。
投入訓練的擲矛兵也初見成效,再加上這個好消息,無恤覺得這個十五歲生辰過得還不賴。
此外,趙鞅還讓封凜帶話,晉軍方面從四月徵召開始,已經連續作戰了三個多月,雖然強度不大,但兵營中的州兵已經怨聲載道,他們紛紛傳唱道:「從晉三卿,平衛與魯。」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出身農人的徒卒們心念家中九月份即將收割的五穀,已經沒心思在國外作戰了,畢竟戰利品多數是歸了卿大夫,他們只能撿到一些殘羹冷炙,甚至連秋衣都要從家裡帶。
所以趙鞅聲稱,晉國大軍將在幾天後陸續歸國解散,只留下三卿的部分精銳家兵去北面鎮守飛地夷儀,以防備齊人反撲。
齊人面臨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國、高兩卿避晉軍鋒芒,已經暫時退卻,龜縮到邊邑防守,秋收農忙結束前大概不會主動發兵侵魯。
至於秋收以後,雪落之前的兩個月確是個危機四伏的時期……但照目前的形勢看,無恤所在的兩邑也沒有危險。
如今他的地盤夾在魯國的幾座邊邑秦、高魚、鄆城之間,暫時不用擔憂齊人越過這些地方攻來。何況,齊人更需要揪心的是晉國夾在齊、衛之間的飛地夷儀,那裡臨近大邑高唐、聊城,才是讓他們如噎在喉的大患。
「所以除非齊人拔除夷儀,否則沒有太多精力向南奪回廩丘了。」無恤在對虎會、穆夏等人布置防務時如是說。
到了七月中旬,趙鞅的晉軍果然從廩丘歸晉,知、中行二卿走的則是其他的路。這時代生產力不高,不僅戰爭常常是季節性的,連行軍路線也得分批,否則沿途的城邑倉稟都得被吃空。
廩丘、甄邑這一條線,也就能承受萬餘趙兵的補給了,這還是趙無恤在讓數科學生竇平做臨時計吏,量入為出後勒緊了褲腰帶的結果。
獲得權力的同時也得提供義務,他現在可算明白諸侯小國為何會對霸主的予取予求不堪重負了。
和來時一樣,無恤也親自在廩丘東境的小邑羊角關等待趙鞅。
……
羊角原本是衛邑,到了齊人城郟之歲,夏天的時候,齊大夫烏余以廩丘邑奔晉,襲擊衛羊角,取之。之後這裡被趙文子歸還衛國,到了衛侯元受齊侯杵臼支持平定內亂後,作為感謝,又將此處獻予齊國,作為廩丘下轄的百戶小邑。
等到晉軍破廩丘,便把這兒一併奪了,這種幾十年內連續更換幾個甚至十幾個領主,在春秋是很常見的事情。此處也是廩丘地界的最東端,臨近河澤遍布的魯國高魚。
趙鞅結束瓦地會盟後由此回師,得到了趙無恤的殷切相迎。郵無正安排眾人紮營,而之強隨行的狼盂大夫竇犨卻不見蹤影,據說是和趙鞅告了假,前往中都邑拜訪他心儀已久的孔子去了。
在臨時搭建起的營帳帷幕內,趙無恤抓住任何能盡兒子孝心的機會,幫助趙鞅卸下甲冑,服侍他穿上深衣常服。
趙鞅對此也很滿意,他對兒子說道:「為父此次歸國,先要在鄟澤與衛侯結盟,讓衛侯正式回歸晉盟,再同意將甄邑讓予魯國。過些天,你將甄邑、廩丘社廟裡的鼎簋移至曲阜周公之廟後,魯侯的策命使者才會來將這兩處冊封給你,從此你便是委質於魯侯的大夫了。」
這古典時代「封建制度」的策命儀式,趙無恤倒是聽得津津有味。
「策命除了授之以土地、賜之以民眾外,還會賞爵麼?」
趙鞅捋著須沉吟片刻道:「然也,你年紀才十五,和在晉國一樣,暫時只是個下大夫。」
無恤笑道:「小子只是好奇一問,這小國之大夫,只當大國之上士,比起在晉國時的小行人卻是差了些。不過小子也知道,身為一地封君,最緊要的不是這等虛爵,而是手中的兵卒和治下的土地、民眾。楚國只是子爵,如今卻能拓土數千里,宗周時曾顯赫一時的公爵虢、虞兩國,如今卻已經煙消雲散,化為晉國的縣邑了。」
趙鞅老懷欣慰:「善,此乃諸侯卿大夫在季世存亡的大道理,你知道便好。」
他話音一轉,嚴肅地說道:「無恤,你且告訴為父,未來在魯國,會不會多出一個名為甄氏、或廩丘氏的趙氏小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