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848頁

    在十五年前齊侯杵臼死後,陳氏依靠得民心擷取了政權,因為趙氏忙于歸國結束內戰,他們才勉強穩住陣腳,卻也害怕趙氏緩過神來繼續進攻,於是陳乞陳恆父子便想了一個主意:他們在齊魯邊境開始增修長城,經過十多年經營,這便有了趙廣德眼前的「天險」。

    「原本齊國的防矩就斷斷續續有數百里,如今陳氏花費十餘年時間打造出了這條齊長城,從平陰附近的防門向東延伸,過石門、夾谷、穆陵關,直至即墨海濱,東西近千里。」

    兩鬢斑白的大將虎會縱馬從後方走來,曾經的他,是趙鞅忠臣的衛士,在投入趙無恤麾下近二十年時間裡,則從一個小小卒長變成了威震魯國的左司馬,剿滅群盜、抵禦齊國,都有他的功勞。

    「這得花費多少民脂民膏,以及百姓血汗啊。」趙廣德不由咋舌。

    雖說從齊桓公死後,齊國就開始在南部邊境修長城,預防晉、楚的進攻,到現在已有百年之久,陳氏不過是將其最終完工。但如此浩大的工程,趙廣德自問是辦不到的,他替趙無恤控制三邾,在鄒國實行跟趙、魯一樣的「車同軌、書同文」政策,也發展了經濟,但以鄒地的區區二十萬人口,連百里都造不出來,由此可見齊國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國力之雄厚實在可怖。

    不過虎會卻對眼前的險隘巨防嗤之以鼻:「耗費了如此多的心血人力又有何用?鄒相,你當知曉,這長城,其實是空的!」  

    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

    「長城是空的!?」趙廣德為之震驚。

    他不僅因為這句話而震動,更因為以虎會平日裡大咧咧的性情和見識胸襟,能夠有如此見識。

    虎會倒是不敢將這句話據為己有,他笑道:「吾也是借用了君上的話,此乃年初時君上召集吾等去衛國軍議時說的。」

    趙廣德恍然大悟,那時候他還帶著鄒國的兵在鍾吾圍剿淮夷盜匪,所以沒能在場,既然是趙無恤說的,那不管是如何匪夷所思,他都會信之不疑,這是趙侯花了二十年時間在趙氏內部建立的無上權威。

    原來,在那次濮陽軍議上,當有將吏擔憂齊國有長城之固時,趙無恤卻不以為然,直接就冷笑道:「長城?那是空的!」

    趙無恤當場闡述了他的理念:「古時候,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諸侯。諸侯守在四鄰;諸侯卑,守在四境。當年齊桓公建立霸業時,齊國的北方,由燕國來守備,為此桓公不惜替燕國討伐山戎,斬孤竹而還。齊國的南方,由魯國、徐國來守備,為此齊國多次調解魯國的內鬥,除掉了奸臣慶父,穩定魯國政局,並派遣兵卒去徐地戍守,防禦楚國的進攻。在西方,齊國則以周、邢、衛為屏障,扶持天子,存邢救衛。可以說,齊桓公和管子的國防,不僅是齊國,更擴大到了整個中原、四夷之地。」  

    「而現如今,齊國正處於卑微衰亡的階段,其防線從四鄰縮到了四境,所以才會在邊疆大肆修牆。」

    對齊國的長城防禦持否定態度後,趙無恤又進一步指出了長城的弊端:「齊人修築長城本是為了禦敵,尤其是防止趙氏騎兵輕易過境,過去十餘年間趙國沒有大肆攻齊,他們還以為是長城真起了效用。殊不知,長城的修築,本身就是個錯誤。」

    在趙無恤看來,修築齊長城,只不過是陳氏父子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齊國三面都被趙國及其盟邦包圍,齊國人極度缺乏安全感,急需一堵牆垣來安定人心。修長城抵禦外患是一個怪圈,幾乎達到了惡性循環的程度,齊國修長城下的工夫越大,齊人對趙軍入侵的擔心就越強烈,國家的錢財耗費也就越多,部隊的戰鬥力反而更弱。齊國和陳氏沒有哪一年不為修長城耗費巨資,但長城的功效與價值卻並不能體現出來,反倒因為消極防禦,錯失了一個又一個反攻的機會,等到秦、鄭、魏、吳一個個倒下,就輪到齊國承受進攻了。

    反倒是沒有長城的海上,齊國舟師主動出擊,給了趙氏沉痛一擊,導致趙國琅琊水師全軍覆沒,船隻全部燒毀,只有部分船員在徐承率領下退守琅琊山,保住了性命。

    所以趙無恤對齊長城的評價是極低的:「殆所謂運府庫之財,以填廬山之壑,百勞而無一益,實為飲鴆止渴也!」  

    在一席話讓眾將吏陷入思索後,趙無恤又進一步闡述了趙氏的防禦觀。

    當時,他抬首問道:「史官何在?」

    左丘明立刻應諾。

    「記下寡人今天說的話,一個字也不要漏!」

    「在寡人眼中,長城,尤其是純粹用於防禦的長城,就是個無用之物,頂多是個擺設!」

    虎會等人凝神細聽,卻不知道趙無恤心裡,想到的卻是之後的兩千年歷史。

    長城啊長城,從春秋戰國開始首創,到秦始皇將北方長城連成一片開始,它就成了一個文明的代名詞,然而歷朝歷代修繕長城不斷,胡馬入塞也不斷,明朝用了百年之功、百萬人之力維修長城,卻毅然沒有擋住滿清入關、江山易主。

    反倒是滿清不修繕長城,康熙時,邊防總兵蔡元向朝廷報告說長城有許多部分倒塌,要求進行補修。康熙很不以為然,他說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歷代經常修繕,但從來都沒有因此而免除邊患。明末皇太極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不在修城而在修民。於是清代初期積極向外拓張,滅衛拉特蒙古,吞併西域,自此北方反倒沒有大的邊患。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84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