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960頁

    當它剛剛進入口中時,味道雖然澀,但當在緩緩滲入喉嚨時,又會感到一種清香的回味,淡淡的甜,讓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妙極。」一口飲罷,老子已經有些喜歡這東西了,他總覺得其中的一些意味,與他的內心不謀而合。

    「翁若是喜歡,我可贈香茶半車,以及一茶童侍奉左右。」

    「免了,免了,聽說在趙國,一擔茶可以換十匹好馬,老朽不敢受此重禮。」老子卻不接,笑著婉拒了。

    趙無恤也不強贈,又問道:「冒昧求問,翁今年壽辰幾何?」

    老子也不避諱:「老朽生於周靈王元年。」

    「周靈王元年……距今已經九十有三了。」

    那一年,趙無恤的曾祖父趙武才剛剛行了冠禮,也就是說,老子至少是跟他祖父趙景子同輩的,而趙無恤自己今年也虛歲四十一了……

    歲月不饒人,在讚嘆老子如此長壽卻身體健康,還能從千里之外走個來回之餘,趙無恤也不失時機地討教起了養生之道。

    哪個王侯不渴望長命百歲?但趙無恤是不會學齊侯杵臼一樣,去聽信海濱方術之言,吃些有毒的丹丸的,他只能往鍛鍊和保養方面下功夫,平日也有樂靈子為他調理膳食,否則照這樣勤勉政務,又經常出征,說不準哪天就過勞死了……  

    「早就聽姑布子卿說翁年逾百歲,卻健步如飛,如同猿猴一般敏捷,其實我近年來年歲見長,過去能熬夜處理政務,如今卻力不從心,未到子時便哈欠連天。故而也漸漸聽夫人的話,杜絕油膩魚肉,節制慾念,飲茶居多,飲酒漸少。說白了這些生活習性,其實也是在效仿翁,翁可有什麼延年益壽之法,能告知無恤一二?」

    老子捋著鬍鬚搖了搖頭:「君侯的法子,依然停留在保養身體上,卻不知道保養精神。殊不知身體好像載有精神的車一般,精神一去,人就死了,車若是壞了,馬也就跑了。」

    「哦,那該如何養精神?」

    老子淡淡地說道:「災禍莫過於不知足,人若是見什麼就想要什麼,那就要罪禍臨頭了。貪得無厭會使人精力消耗過度,從而有損壽命。想要讓精神飽滿不損,最好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不要刻意追求難得之物,處世應當為而不爭,以免造成精神緊張,危害身體。君侯若能做到這一點,必能長久。」

    他話中有話啊,是在拐著彎勸誡自己不要貪圖九鼎,趙無恤自然能聽出來。

    無恤不由笑道:「話雖如此,但翁在無恤這年紀時,也能做到不爭麼?」

    老子眼睛眯了起來,這句話直指他的過往,要知道,四十年前,他名為周守藏室之史,卻也是王子朝之師,也是他奪位爭鼎的謀主之一!  

    ……

    然而讓趙無恤未曾想到的是,對他話語中的暗諷,老子沒有任何爭辯,只是淡然地笑了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正是因為曾經爭過,目睹了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的慘劇,老朽現在方能領悟寡慾、不爭之妙。」

    王子朝,從他起兵開始,就已經背離了老子的初衷,他已經從解救周室的賢明王子,變為為了一己之私而殘破周室的凶黨,而振興成周的最後希望,也隨著他的失敗而徹底熄滅……

    成周的命運,在那一年就註定了,而老子的世俗心,也隨之淡漠消亡,走上了一條雲遊歸隱之路。

    他太聰明,是能把世上事看得清楚明白的人,知道一件事不可為,則不為,就連傳播自己的理念,也只是蜻蜓點水般,隨緣而已。不像孔子,縱然心裡知道自己無能為力,卻是撞了南牆也不死心。這兩位性格迥異,卻相互欣賞,和而不同的老人,就這樣開創了道與儒,兩個影響後世深遠的流派。

    不知不覺間,二人之間的陌生感,已經因為柳下越這個中間人,以及一盞茶湯,被打開了。但他們之間仍然有巨大的隔閡,而現如今,在探討了一番養生之道,加上一句趙無恤的暗諷,以及老子的坦誠自述後,環繞在他身上的那一層神秘煙雲終於散盡,一老一壯,四目相對,他們都想要看穿對方的內心。  

    現在,也該進入正題,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趙無恤避席施禮:「我有個問題一直想問翁。」

    老子頷首:「請說。」

    「老子之道,我聽很多人說起過。世人感興趣的是頤養天年之道,姑布子卿相信的是君王南面之道,任章遵循的是清靜無為之道,計然熱衷的是遵循自然規則,從中取利之道。可老子真正的道究竟是什麼?」

    老子笑而不語:「眾人都曾在老朽這裡受學,所領悟的道也各不相同,君侯覺得呢?」

    趙無恤拍了拍手,讓侍從將一份鄴城印刷出來《老子五千言》送上來,指著它說道:「此乃姑布子卿依翁之言傳身教所撰,我將其印刷出來,帶於身邊,時常翻閱,看過之後,真是覺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看上去極其宏大玄妙,究其一生都無法領悟……」

    「胡言亂語而已,君侯有心了。」

    「但是!」

    趙無恤卻又道:「或許是無恤眼拙,總覺得翁一直是以王者師的身份口吻來講述這些大道理,所以我從中看出的,是翁這數十年來沉澱於心,隱喻於言的那份治國治世的大道!」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96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