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42頁

    眼看決戰在既,他心中豪氣油然而生,對王孫勝說道:

    「兩年前,我是以一隅敵天下,現如今,我的敵人也陷入了同樣的境地。」

    封凜在後笑著應和道:「晉國三分,將軍也已得其二。」

    王孫勝也道:「然,如今只等韓軍將帶著最後一批兵卒和糧食抵達,我軍便萬事俱備,只等敵人一頭撞上來了。」韓不信已死,如今韓虎成了韓氏的家主,為了勝利後趙無恤許諾的土地,他也只能咬著牙榨乾韓氏最後一點戰爭潛力,加入進來。說起來,歷史上的長平之戰,與韓國也脫不了干係了,只可惜另一個主角秦國正處於秦哀公死後的混亂和沉寂中,在這場晉國內戰里像沒事人似的旁觀了全程。

    這倒是提醒了趙無恤,他回頭對封凜道:「備好紙墨筆硯,我要寫一封信,給我的結義兄弟,我需要他的援助!」

    兩五十年後的長平之戰是趙國衰亡的喪鐘,這一次,卻是趙氏宣告崛起,一統晉國並最終化家為國的號角,而且趙無恤發誓,長平之戰,只會有這唯一的一次!哪怕不擇手段,他也要贏得勝利!

    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

    丹水以西十四里,光狼城。

    由百戶小邑改造而成的晉軍大本營並不寬敞,各家的代表和將吏一擁而入後,便將大帳站得滿滿當當的,都在等待主帥知瑤下令。  

    戰爭已經進行到第四個年頭,晉國人才凋零,無能戰的大將,於是知瑤便漸漸從一個偏師統帥脫穎而出。滅仇由之戰,少水之戰,破銅鞮、拔上黨之戰,台谷之戰,重新奪長子之戰,但凡晉軍取得的勝利,基本都是由他指揮的。

    他的兄長知宵,卻打了一場敗仗,歸來後一蹶不振,兄弟二人高下立判。

    所以祖父知伯躒便響應輿情,將他卓拔為上大夫、中軍司馬,代國君和執政統帥三軍!

    可知瑤心中卻沒有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的喜悅,這兩年裡,趙氏放緩了攻勢,晉國各家有了喘息的機會,但周邊的大網卻一絲絲的被收緊:中行滅亡了,中山國成為新的敵人;懼怕強權的周室反覆,收回了伐趙的號召;鄭國在奪取陰地後,也匆匆脫離了晉國這艘要翻的大船,和趙氏請平,與宋國舉行邊界談判。

    結果就是趙氏在消化新征服的領地,知氏卻未能得到休息,太行天險已經是雙方共有,敵人隨時可能會發動進攻,戰爭的主動權,已經完全落入了他們手中!

    果不其然,今年入秋後,府庫里再度積滿糧食的趙氏終於忍不住了,他們明攻幾經易手的長子,實際卻調兵直插泫氏邑,打算抄晉軍後路,但知瑤反應很快,他判斷出了趙氏的打算,立刻集結了上黨的軍隊,將趙氏先鋒擊退。  

    但長子還是重歸趙氏,趙軍達到了初期戰略目的,不單光復長子,在上黨山地邊緣站穩了腳跟,田賁部如同釘子一般,成功進入丹水盆地,有利於大部隊充分展開作戰。

    到這時候,知瑤已經意識到了,這次試探不同於以往小打小鬧的牽制性進攻,而是大張旗鼓的進攻!

    警訊越來越多,而且都來自丹水以東的不同地方,斥候報來的趙軍旗號足足有二十個師之多。對於趙氏手下的兵力,知瑤平日還是做過一些功課的,趙無恤已經非同日而語,全職當兵的武卒超過了一萬人,更有分別從河內、邯鄲、魯國徵召的三軍近四萬人,外加韓氏可以提供的一軍,機動兵力足足有六萬之多!這還不包括較弱的地方駐戍部隊。

    這次,趙氏至少帶了五萬,外加一萬民夫,幾乎傾盡治下所有兵馬而來。

    知瑤算是正式領教了趙軍全力以赴的厲害,他開始以主帥的身份調遣各家力量。總的來說,知氏有兩軍,魏氏有兩軍,公室有一軍,范氏殘黨有半軍,其餘大夫之家也能湊個半軍,明明上不輸於趙氏,可他們還得留人防守,所以集中在上黨地區的人數較趙軍略少,僅有不到五萬。

    既然兵力不如對方,士氣也不如,以守為主是較明智的決定。知瑤便以大營所在的光狼城為中心,以丹水為天然屏障,還利用當地的山石夯土,沿著丹水修築了一條長達二十里的壁壘,只要趙軍敢渡河攻擊,就立刻半渡而擊之。  

    依託於一條河水和一條山脈的防線,終於擋住了趙軍的步伐,趙軍一個月內多次進攻也無法前進,數次挑戰,知瑤都不予理睬,於是雙方進入兩個月的對峙期。

    可隨著時間慢慢流逝,知瑤赫然發現自己上當了,趙無恤這次進攻,打的是一手連環子,叫人防不勝防。在他注意力被吸引在名為「長平」的這塊彈丸之地時,北方卻出了大簍子!

    ……

    收到晉陽的報警是七天前的事情,七天來陸續又有三撥信使來到軍前,原來,仇由已被中山國奪回,趙軍通過那裡進入太原盆地,晉陽地區的代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被擊敗,晉國的北邊,重新插上趙氏旗幟。

    對於這些信使,知瑤痛下狠手,無一例外地將其斬殺,因為他要穩定軍心封鎖消息,這點小事也還難不倒他。

    因為他知道,知氏家臣還好說,若帳下的大夫們得知這一消息,只怕就一鬨而散了……

    局勢雖然已經風雨飄搖,但好歹新絳晉侯的旗幟還在,知氏魏氏主力尚存。梁嬰父等大夫與趙氏積怨太深,只怕自己投降後像魯國的大夫一樣失去一切,故而還存著將趙氏趕到太行以東,劃太行而治的想法。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4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