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1頁

    「他是如何說的,速速稟來。」

    「計吏說,書科一項,小君子篆字已認得大半,但經常傳抄錯誤改寫,而且筆法極其糟糕,若是外放做一邑宰,撰寫的文書非得找人代筆不可。」

    趙無恤最初聽了計僑驗證割圓術的可憐模樣正好笑著,可現在心裡那個恨啊。如此說來,自己最差勁的就是書科了,計僑你就不能說得婉轉點麼?活該你花上幾天幾夜,割出三四千多邊形來!

    殿上眾臣適才對趙無恤的那句雖然不存在於詩三百中,卻猶如神來之筆的「一弦一柱思華年」讚嘆不已,視之為早慧的神童。這會又悄悄掩面偷笑,一個完美的君子,遠不如一個有缺點的凡人可親,而現在的趙無恤,他的優點有多少,缺點也有一籮筐。

    趙鞅也有些無語,這庶子的六藝表現,竟然如此起伏不定。

    用後世的話說,就是偏科嚴重啊!

    但說實話,決定一個邑宰能力的,並不算字寫的好不好,通不通音律,而是能不能把封邑的帳目算清楚,規劃好一年上計,不要被皂隸小人和在地方紮根了數代的強宗大族蒙蔽架空。

    這才是現在迫切希望整合領地的趙鞅,最重視的一項!

    「那無恤的數科呢?」  

    殿內眾人也豎起了耳朵,等待這最後一項的答案。

    豎寬大汗淋漓,咬了咬牙,決定豁出去了。

    「計吏還說,在數科上,他已經當不了無恤小君子的老師了,若是主上同意,他倒是想師事小君子。只求小君子不要嫌棄他不夠聰慧,並將那種神奇的算法傳授於他!」

    說到這裡,滿殿再次陷入了可怕的沉默,伯仲叔三兄弟掏了掏耳朵,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他們回憶起被計僑教授數科的經歷,都覺得這太不真實了。

    要知道,計僑可是趙氏十多個封邑里的首席計吏啊!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他九項全能!算陣擺的又快又準確,放眼整個晉國,乃至諸夏,都沒多少人能與之相比。

    可今天,一向以數科自傲的計僑,卻說這孺子的水準已經超過他了?還要反過來拜師?那伯仲叔三兄弟成什麼了,成這庶子的徒孫嘍?連老實的伯魯都有些接受不能。

    第21章 四子分封

    說到這裡,那豎寬哭喪著臉,突然連連稽首道:「仆臣也覺得計吏這話說的有點糊塗,但仆臣確信沒有聽錯啊,求主上切勿責怪,要不仆臣再去問問?」  

    「不必了,你下去吧……」

    趙鞅不為人察覺地嘆了口氣,經過冬狩獲麋的事件後,他以為無恤也就是騎射出眾,想把他培養成一員猛將,誰想,這孺子在文韜上竟也屢屢能給人以驚喜。

    也罷也罷,或許將他束縛在趙氏之宮,放在身邊,反倒會扼殺了他的才能。更何況,過去這十三年間,趙鞅自問從未起到過君父的職責,這孩子不就在他的執意忽略下,獨自成長為如今的……怪才?

    趙鞅又想起了姑布子卿的預言,「此子當為真將軍!」自從那一夜後,那個神秘相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不過看來,他並沒有將那天相面的情形告知任何人,所以趙鞅才能夠隱秘地對兒子們做進一步的考驗。

    他發誓,一定要為趙氏的將來磨練出一個完美的世子,在六卿之爭中拔得頭籌。

    「也好,我便將剩下這一處鄉邑封給你!讓你去做臨時的鄉宰!」或許讓無恤放開腳步去治理一方土地,他就能給趙鞅以更大的驚喜……

    於是,那案几上最後一枚鎏金虎符,終於由趙鞅親自剖為兩半,將左半部分遞給了趙無恤。

    虎符硬木製成,通體漆成烏黑色,上刻錯金篆書,古樸而輕巧,但捏在趙無恤手中,卻沉甸甸的。  

    這一刻,他感受到了權力的重量!

    無恤小聲念出了虎符上面的細微篆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成鄉(無恤作為鄉宰的地名)。凡興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烽燧之事,雖毋會符,行殹!」

    大概意思就是,當主君需要調遣成鄉的兵員五十員以上時,調兵的使者必須出示虎符合對,但如遇下宮燃起烽火緊急召喚,那麼不用合符,也可以發兵馳援。

    同樣,當鄉宰自己對鄉外用兵超過五十人次時,也需要派人向趙鞅請示,否則就是違反家法,罪當死!

    趙無恤鬆了口氣,終於,他緊緊捏著拳頭,他得到了最想要的,邁出了改變歷史的第一步!

    我的封地,我做主!這是多麼令人嚮往的生活,雖然,只是個小小的鄉邑,雖然還是假鄉宰,也就是臨時任命,受到種種家法束縛,要是一年內做不出成績,或許就得乖乖滾回來了。

    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作為知道歷史進程的穿越者,他的野心可不止於此,百戶之鄉、千室之邑、萬戶之縣、乃至整個趙氏,晉國!天下!

    在趙無恤這心馳神往的間隙,趙鞅卻再次宣布了一項對趙氏四兄弟的考驗。

    「你們兄弟四人現在各有一處鄉邑,帶去邑里的人手、農具、兵員、種子等,各自前往府庫補充,三日內便去上任!在一年之內,你們可以放開手來治理,我絕不出手干涉,當然,也不會再提供任何幫助!」

    趙鞅話頭一轉道:「但一年後的冬至日,我要你們回來述職,交上這一年的上計,我也會差人考察你們的政績,看誰能得最佳!」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