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6頁
君子之交淡如水,二人本就不是話多的人,若是無事常常一天無話,各自看各自的書。曾參雖然知道今日趙操被趙侯喚去,肯定是有大事,但既然他不說,他也不問。趙操也從侍從手裡接過魚杆,坐在不遠處陪著曾參垂釣。
可因為心裡有事,趙操無法集中注意力,魚剛咬餌他就提釣杆,總釣不到魚,頓時有些氣不過,又因屁股坐疼了,手腳動了動,有小石子踢落水中,水裡的魚都被趕跑了。
「不釣了!」趙操發現今天的那些事情一直在胸里到處亂撞,自己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遂扔了魚竿,讓侍從走遠些別讓人過來。
他則坐到曾參旁邊,正色對他說道:「子輿,有件事我要問問你,希望你能替我分憂。」
曾參道:「君子請說。」
趙操想了想,不知道應該從何說起,最後終於嘆了口氣:「我的魯國大將軍之印,被父親收走了!」
……
「什麼!?」
此言一出,曉是曾參這穩重的性子,也不由大驚。
自從十多年前趙無恤竊了魯國的國政後,為了方便他的一言堂,便撇開魯侯,設立幕府,自任攘夷大將軍,成了實權的執政者。之後趙氏將重心移回晉國,又放不下魯國,便讓長子趙操接任了魯國大將軍之位,由張孟談輔政。這種模式十年來一直很穩當,眼看趙操沒幾年就要成年親政,為何趙侯又要剝奪這位置呢?
莫非是想讓嫡子或者幼子來做?對趙操而言,這也未免太不公平了吧!難怪他如此心神不寧。
「那魯國由誰任大將軍?」
但趙操臉上卻沒有受委屈的不忿,只是說道:「這是有原因的,父親宣稱,魯國將撤銷幕府,取消大將軍一職,魯國將不再有卿,改由闞止任魯相,任期五年,到期輪換……」
曾參若有所悟,但還有個問題,那就是趙侯會把長子放到哪裡去?若只是剝奪而不給予,依然是有些過分了,休說趙操,只怕趙國、魯國也會有不少人為他抱不平。
「那君子呢?」
趙操無奈地笑了笑:「父親要我去琅琊。」
原來,就在早上的朝會上,趙無恤和董安於、張孟談商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趙國十二等爵之上,又增設一高爵,稱之為「封君」。
封君乃趙國之臣,地位相當於郡守,在地方上可行主君之事,建立自己的幕府,擁有較為獨立的經濟職權。但其領地也是趙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鄴城可以授予領地,也可收回領地,撤銷封君。
而趙操,就被封為琅琊君,去治理之前的莒國。其領地北到介根,南到羽山,西界渠丘,東臨大海,以琅琊為首府,大抵是之前的莒國沿海一帶,而莒國在渠丘以西的丘陵地區,則劃歸魯國管轄。
除了趙操以外,還有三位封君。
兩年前被征服的淮北地一分為二,泗水以西為徐郡,趙偃為徐君,其領地東起泗水,西至蔡國,北臨邳縣,南邊跨過淮水,鍾離、善道兩處要塞也歸徐管轄。不過趙偃才三歲,等他成年就封,還有十多年時間。雖然只是趙國內部的一個封君而非獨立諸侯,但這也足以讓徐人歡欣鼓舞了,因為徐承打了一場大敗仗,徐國遺老遺少在趙國的話語權變輕了不少。
泗水以東則為東海郡,趙廣德為東海君,首府在鍾吾,之前他在鎮壓淮夷的軍事行動中出力甚多,在當地也有些威望。自然,和趙操一樣,趙廣德也卸任了鄒國執政之位,交出三邾。
而隨著衛國併入趙國,趙伊也不再是衛國的卿,趙侯讓他去西面的上洛,填補韓氏離開後的軍事空缺,因為上洛也叫做商於之地,所以稱之為「商君」。其領地最為狹小,僅僅相當於兩個縣,東臨三川郡,北到太華山,西邊是秦,南邊是楚。不過,這也是最有希望拓土開疆的一位封君。
這就是趙國的四位大封君,都是趙氏子弟,因為趙侯立法宣布,封君只授予同姓子弟,異姓而為封君者,趙臣共擊之!
對於董、郵兩家,趙侯也有分封,但他們只是縣君,而非郡君,郵無正封在太原郡仇由縣,臨中山國,董安於封在濟北郡無棣縣,臨燕國。
曾參聽完之後,略一沉吟後說道:「當年周公封建子弟,以屏蔽周,今日趙國也行封建之事,但不論是封君還是縣君,都只安排在邊陲之地啊……」
見趙操依然面帶憂慮,曾參知道他在擔心什麼,便出言安慰道:「君子,這是喜事啊。」
「喜從何來?」趙操不解。
千乘之國的卿,和海濱荒涼之地的小小封君,孰輕孰重?趙操不會不知道。
他倒不是眷戀那些他從未實際掌握的權勢,只是在曲阜長大成人,對那裡也有感情了,本以為自己會一直呆在魯國,父親卻突然將自己換到了陌生海濱去,是人都會有些不樂意。
而且他也有些摸不透父親的用意,這是因為對自己不滿麼?想到自己的性格、愛好總是不能讓父親滿意,趙操不免有些黯然神傷,他其實是很羨慕兩個弟弟的。
曾參卻笑道:「參雖然愚笨,但也看得出來,這是趙侯想將魯國從外國變為郡縣的前奏啊!不出十年……不,不出五年,魯國和三邾必然被趙國合併,夷為郡縣!以封建之名,行收國之實,伯主的手段實在是高明。自此以後,整個中原幾乎連成一片,這對於趙國而言,不是喜事麼?而君子也能從外國的卿,重新成為趙國的臣,父子有親,君臣有義,不是遠勝於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