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頁
「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最後,兩人已經道不同不相為謀了,任章也看完了工程,便氣呼呼地告辭,他打算回去就寫一篇諫言,請求趙無恤明年休兵,勿動干戈。
而魯班則白了一眼任章遠去的背影,只覺得此人食古不化,為何上卿如此器重他。
他看著眼前轉動的巨大筒車,惱怒任章之餘,也猶如電光火石,腦中砰然閃過一個念頭。
「上卿說過,人不單可以依靠自己和牲畜的力量,還要想辦法利用自然的其他力量,比如風、比如水、比如太陽,還有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存在,名為『重力』的東西。我制出了水磨、筒車,算是在農事上利用了水力,其基礎都是在水流沖刷下自行轉動的水輪。」
「那任章的食古不化倒是提醒了我,水輪不但可以安裝在水磨和筒車上,也可以試一試,利用於冶鐵中……」
時間進入這一年,趙氏的冶鐵技術,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上,都進入了一個瓶頸期,隨著熔爐越來越大,鼓風器也越做越大,一座爐子用好幾個橐,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或「排橐」。
排橐單靠人力已經無法鼓動,必須許多頭牲畜一起拉動輪軸,帶動它上下鼓風,才能讓熔爐具有更高的溫度,冶煉出更好更多的鐵。
魯班突然想到:若是將帶動輪軸的力量,從牲畜換成水流呢?
若能如此,不知有多少人力會從工坊里被解放出來,而且趙氏每年的鐵和鐵兵器產量,也會翻倍增長!
趙上卿一直夢寐以求的鐵甲鐵盔,或者全身銅甲,在水力帶動的鍛錘敲擊下,或許便能變為現實。
一時間,魯班開始手舞足蹈,恨不得回去以後立刻著手試驗,眼前轉動的水輪在他眼裡也變了樣。
這也是時代的巨輪,以鄴城為中心,悄然轉動,潤澤的不僅是萬畝農田,還將帶動整個天下,帶著他們通向未來……
歷史被徹底改變後,撲朔迷離的未來……
舊制度崩塌,新秩序鑄就的未來……
也是戰火紛飛,由鐵與血構成主題的未來!
第905章 平準均輸
與之前相比,趙氏的官職可謂面目全非。
趙無恤在主管農業經濟的「治粟內史」之下,設置了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五令丞,以及鹽、鐵兩長史。
七人爵為下大夫,其中籍田令丞又被稱為「大農丞」,由魯國人樊遲兼任,鐵官則乾脆是個女人:越女莫邪。去年,她從魯國桃丘來到了趙氏邯鄲,因為那裡發現了一處大鐵礦,無論鐵礦的質量還是數量,都遠優於魯地。
女人做官,而且一來就是大夫,這是前所未聞的事情,但眾人也沒有反對的藉口,因為趙氏的冶鐵鍛鐵體系,幾乎是莫邪一個人撐起來了。她帶來了先進的技術,並將其不斷改進,這才有了今日鐵官遍布郡縣,趙氏之鐵已經和南方金錫並列的局面。
除了吸引眾人目光的鐵官長史外,太倉和均輸、平準三令丞,則是低調上任的。
所謂「均輸」,就是調節各地物資,趙氏的稅賦依然以實物稅為主,除此以外,各郡縣的特產也會作為貢品運入鄴城。這種做法是封建時代的遺留習慣,正所謂「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領民自然對領主要有所貢獻,被視為天經地義。
但此舉有很多弊端:須役使大批農民運輸特產,民戶不堪其苦;長途運輸,貢品難免受損變質,而且運費常超過原價很多;各地貢品在本地屬珍品,但運抵鄴城後可能屬下品,這樣既不能供官府使用,又造成貢物的積壓浪費,得不償失。
於是計然建議,不如在各郡設置均輸官,統籌物資。一般貢品不再運送,轉而讓官商運往需要此物的地區售賣。比如上郡白翟特產的牛羊駿馬,就不必千里入鄴,在太原、魏氏處售賣便可以獲得不菲的價格了。這樣,既可減少以往貢品運送造成的損失,又可相對減輕民戶負擔,同時還增加了財政收入。此外,均輸官也要負責各地糧食的調撥和輸送。
所謂「平準」,主要目的是要使趙氏各地物價保持常態,防止私商操縱市場,牟取暴利,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手段。計然美其名曰:「制萬物低昂,常操郡縣贏資」,主要調節的,是糧食、鹽、酒的價格。
這兩個機構,無不是計然經濟理論的直接體現,暫時試行於鄴地十二鄉,一年後若行之有效,再推向趙氏七郡,以及東方的魯、莒、泗上諸國,實現這片區域的經濟一體化。
至於現在,均輸、平準二丞上任後面臨的第一件挑戰,就是要和太倉合作,完成計然「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平糴計劃。
太倉令丞一如其名,是管倉稟府庫的官名,趙氏在各郡和交通衝要設置了「常平倉」,其用處是儲存均輸官從各地調撥的糧食,正所謂「豐年則糴,歲儉則糶」。
時間進入八月份,各地陸續完成收穫,均輸、平準、太倉三令丞新官上任,他們基本上都出身計吏,已經系統學習過計然的經濟理論,以及計僑的實用數學,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收購和儲存。
平準官掌握各地糧食價格,對河內、鄴、邯鄲等糧價偏低的地方,均輸官以官方的姿態介入,大舉平價收糧。
因為今歲趙氏水利工程效果明顯,加上龍骨水車、堆肥的推廣,各郡差不多都得到了豐收,所以當官府來收購糧食時,民眾還是歡迎的。更何況收購的價格是超出市肆商賈的,民眾頓時趨之若鶩,不過均輸官的屬吏也囑咐各家都要有餘糧,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