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23頁

    朱瞻基再一次交待,也讓李慶真的記住了。朱瞻基很怕他這個二愣子為了查案,鬧的天下大亂,查案可以,卻不能影響大明的穩定與發展,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留李慶吃了午飯,王彥也已打發了信使前往林州傳令。

    朱瞻基一刻都沒有休息,直接讓人安排了船,準備前往新江口水師。

    今年的南信風來的晚一些,一直到了五月,風勢才穩了下來。主要是因為山東糧食大案,導致了朝廷調糧又重新安排,所以第二艦隊出海探尋東洲,一直拖延到了現在。

    美洲是必須要去了,沒有橡膠,就沒有橡膠車輪,這讓如今大明的運輸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

    木製車輪的承載量有限,六個車輪的重型馬車,只能載重四千斤左右。就這,車輪還經常損壞。

    如今的驛道,國道線上,隔一段距離就是一個馬車修理鋪,不設置還不行。

    有了橡膠車輪,運力立即可以提升十倍,這種生產力的利用,能解放大量人手。

    在船上小憩了一會兒,朱瞻基抵達新江口水師的時候,又變的精力充沛了。

    新江口水師這裡,孟瑛已經率領船隊前往南洲了。新江口水師就以指揮使牛壯為主,目前正在積極的訓練之中。  

    除了新江口水師,在京城朱瞻基還設置了夾江水師,幕府山水師,上游的江寧水師,下游的鎮江水師,揚州水師。

    這六大水師共計三萬多人,加上三個水師還下管的地方運河水兵,總人數達到了五萬人。

    在新幼軍還沒有被訓練出來之前,這股力量是除了羽林衛之外,最讓朱瞻基放心的。

    前往東洲的第一水師人員並不多,主要是以第二水師人員為主。而且曾經隨朱瞻基一起前往歐洲的人員,這一次基本上都不會調用,挑選沒有出過海的人員前往。

    艦隊的兩大主帥以候顯為主,易信為輔,隨同艦隊出海的內監人員這次也少了許多,因為在美洲,能跟大明做生意的部落並不多。

    而且這次大明艦隊出征的目的,是以搶掠和征服為主。

    王景弘其實很想出去,但是朱瞻基沒有放他出去。鄭和現在管理海軍,離不開他。目前能有管理一個大艦隊的能力的大將,就只有王景弘了。

    朱棣西征,如果一切順利還好,要是戰事不利,能讓朱瞻基放心的大將就只有他。

    從大明到波斯灣,這幾萬里的海路安全,必須要有一個完全信賴的人才能放心。  

    所以王景弘必須要留在大明,朱棣的安全,可要比探尋東洲更重要。

    候顯如今已經駐紮在了新江口水師,跟他一樣,易信這幾個月也是老老實實在京城籌備艦隊出海,不敢再分心到他的中聯伯府。

    這也是聰明之舉,要不然,他這個中聯伯還沒有當熱乎,朱瞻基就會直接削了他。

    蘇南因為在出海過程中的數次小功,回來之後已經晉升了守備。而走了狗屎運的段仁志,在南洲的時候發現了一座大金礦,加上幾次小功,回來也被晉升了千總。

    馬德鐘沒有段仁志的運氣,也沒有蘇南的穩重,因為沒有經歷大的戰事,立功不多,職銜沒有晉升。

    但是因為孔家的案子,朱瞻基因為他這件案子在逼的孔府低頭的過程中比較重要,所以記住了他的功勞,特意提拔他升了千總。

    如今他們都已經是牛壯手下的大將,因為牛壯知道朱瞻基對他們三人另眼相待,這次特意帶上他們一起迎接了朱瞻基。

    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

    如今的大航海,在朱瞻基已經拿出世界地圖之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天氣了。

    如今的木質帆船,受到季風的嚴重影響,更害怕遇到狂風暴雨。  

    一場大風過來,桅杆折斷,風帆受損,甚至直接觸礁沉沒,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次前往東洲,在朱瞻基的心裡,遠比南洲(澳大利亞)和西洲(非洲)以及歐羅巴更重要。

    南洲因為孤懸海外,距離中洲更近,能成為大明重要的資源地。

    西洲雖然也資源豐富,但是那裡卻是病毒的發源地,以中和子為首的瘴氣研究團隊現在雖然已經能有效克服中南半島的瘴氣,但是對非洲中部的瘴氣,病毒依舊無能為力。

    而美洲就不一樣了,那裡的資源更多,從最北部阿拉斯加,一直到最南端的火地島,蘊藏著無數的資源。

    黃金,白銀,鋼鐵,銅礦,煤炭,鋁礬土,石油,這裡的儲量幾乎都是世界上最多的。

    除了礦產資源,這裡還有世界上最大面積的耕地,能提供無數的糧食。

    更重要的是,如果大明獲得了美洲,就直接斷了歐洲人殖民的先機。

    沒有了美洲的資源,歐洲人就只能窩在他們那旮旯,就過他們苦哈哈的日子。

    歐洲的發展,離不開美洲的資源,只靠歐洲的資源,他們根本不可能發展起來。  

    這是大明成為世界霸主最重要的一步。

    當然,這些朱瞻基還不會跟候顯他們說。對於大明來說,那裡的辣椒,玉米,土豆,紅薯都還不是最緊迫的,最緊迫的就是橡膠。

    在美洲的橡膠流傳出來之前,世界工業的發展都會受到嚴重的制約。

    車輪就不說了,光是現在大明生產出來的各種機械,因為沒有橡膠密封,配件的損壞率就一直居高不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2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